经常看到网友吐槽:Cursor 的套餐额度根本不够用啊!就算是买最贵的套餐,也经常撑不到月底就见底了。
作为一枚写了多年代码的老程序员,这半年一直在搞一个多端项目------手机端(Android+iOS)、H5 和 PWA、Web 端,还有后台管理系统,绝对算得上是 Cursor 的重度用户了。
但你们敢信吗?我一直用的都是最低档的 20 美元套餐,而且每个月居然还能有结余。
这期间我攒了一堆实用小技巧,今天就跟大家唠一唠,希望能帮到大家!
⚠️注意:下面这些方法不只适用于 Cursor,像 Claude Code、Trae、Kiro 等等其他 AI 编程工具也通通适用!
最最核心的一点,其实就是五个字:控制上下文。
因为 AI 在处理请求的时候,上下文越长,Token 消耗可不是慢慢增加,而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太多的上下文不仅会让反应变慢,还会让你的套餐额度嗖嗖地往下掉......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该省则省,该给则给------减少不必要的上下文,但在关键时候精准投喂!
一、减少不必要的上下文
1. 能拆就拆:把组件拆得明明白白
以前手动拆组件总觉得麻烦,担心过度设计。但现在有了 AI 帮手,这事儿就轻松多啦!我的经验是:能拆就拆,别客气。
哪怕是一个看起来简单的页面,也尽量做成组件拼接,把具体业务逻辑下放到各个子组件里。比如像下面的登录页面的手机表单和邮箱表单,我都会果断拆成一个页面两个组件。

也可以简单的使用超过 300 行就拆组件的规则,具体的阈值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设定。
总之记住:小即是美!
2. 专事专聊:别让 AI 一心多用
千万不要指望在一个对话里解决所有问题!这就好比修 bug------一个 bug 一个 commit,互不干扰。
用 AI 也是这个理:一个对话只处理一个功能或一类问题,顶多把高度相关的问题放一起。
现在 Cursor 新版界面会显示上下文使用比例,我自己的对话很少超过 50%,始终保持在一个清爽的范围内。

3. 批量任务:先攒一波再处理
像多语言 这种需求,初期完全可以只做中英文两种。没必要每次写代码都让 AI 生成多语言键值对,那样太烧 Token 了!
等主体功能完成后,再统一交给 AI 做多语言适配,或者写个脚本批量提取替换。
其他批量任务也是同理------先集中精力搞定核心功能,杂七杂八的后期再处理。
二、提供更精准的上下文
1. 开始时精雕细琢:做好一个"样板间"
万事开头难,但开头做得好,后面事半功倍!我的经验是:刚开始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打造一个完美的"样板间"。
比如前端对接后端 API 时,先精心封装好 axios 拦截器,写好一个完整的 api 模块,规划好所有 TypeScript 类型定义。这样后面再写其他接口时,直接让 AI 参考这个样板就行啦!
实用示例:
txt
"请参考 @/api/user.ts 的封装方式,帮我对接首页的数据接口,返回类型参照 User 类型定义"
这样 AI 就能精准理解你的代码规范和风格,不会自己瞎发挥。一个优质的样板间,能让你后面的开发像复制粘贴一样轻松,而且风格统一、bug 还少。
2. 精准@文件:别让AI大海捞针
现在很多AI编程工具都支持@文件功能,这简直就是省Token神器!
即使项目开始时,AI 已经遍历了整个文件夹,写好了文档,但是还是需要消耗 token 去查找的。如果你用的还是中文,更需要 AI 去猜是那个文件了。
所以,与其让AI在整个项目里盲目搜索,不如直接告诉它该看哪个文件。
比如你想让AI参考某个组件的样式:
正确示例:
txt
"请参照 @/components/UserCard.tsx 的卡片样式,为当前组件添加阴影效果和圆角"
错误示例:
txt
- "参考其他卡片组件的样式改一下"(太模糊了!)
- "参考用户卡片组件的样式改一下"(还需要 AI 去找用户卡片)
3. 报错时要给足信息:别让 AI 猜谜
遇到 bug 的时候,千万别只扔个错误信息给 AI 就完事了。最好把调用栈、相关代码段、甚至可能的数据状态都喂给它。信息越完整,AI 定位问题的准确率就越高。
示例:
java
Uncaught Error: xxx. // 仅提供这一行错误信息是不够的
at ei (xxx.js:329:80666)
at Go (xxx.js:329:79164)
at Ai (xxx.js:329:121368)
at Is (xxx.js:329:111153)
at Ds (user-center.tsx:329:111081) // 追踪到你的页面的具体行数
4. 用更精准的术语
还有个小技巧:尽量使用清晰、一致的名词描述问题。
你是要一个"浮层"、"模态框",还是"Toast 提示"?术语越精确,AI 生成的结果就越符合你的预期,省得来回折腾。

三、善用代码补全,不必事事询问 AI
最后,别忘了,除了聊天对话,AI 工具还有超好用的代码补全功能呢!
对于一些极其简单的修改------比如更改文字、调整 1 个像素的间距、修改颜色值------完全不需要专门开对话问 AI。作为有经验的程序员,直接定位到代码位置手动修改就行啦!
而且一旦改过一处,AI 的补全机制往往能自动帮你完成其他相似位置的修改,特别省事儿。这样既节省了 Token,又提高了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
说到底,控制上下文就是玩转 AI 编程工具的核心秘诀~
既要学会"做减法",减少无关代码和冗余对话对上下文的占用;也要懂得"做加法",在关键处提供清晰、具体的背景信息。
掌握了这些小技巧,你就能在有限的 Token 额度内,不仅开发效率蹭蹭往上涨,还能像我一样------准时下班,享受生活!
省到就是赚到,试试看,你也能成为 AI 编程的"低消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