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四章(4)——网络层《ARP协议》

一、回顾数据链路层MAC帧协议

  • 网络层有两种数据结构格式,一个是【IP数据报】、一个是【ARP分组】
  • 而使用不同的协议,数据链路层的【数据部分】就不同、【类型】字段也不同
  • 另外,数据链路层MAC帧的广播帧也是全1,只不过6个字节(48bit):FF:FF:FF:FF:FF:FF
  • (网络层IP向往所有节点发的广播帧是4字节(32bit)的全1、本网络的广播帧是主机号全1)

二、ARP协议

王道讲得太乱了,这里给另外一个视频作为参考

ARP知识点来源视频:交换机的核心工作原理 | 集线器、2层交换机和3层交换机的主要区别_哔哩哔哩_bilibili

1、ARP流程

现在【源发送方A】想发给【目的接收方B】

1)学习模式

发送方会构造一个【ARP请求分组】,内容是:

  • 已知的信息:(封装在网络层ARP分组)
    • 【源发送方A】的【IP地址 + MAC地址】
    • 【目的接收方B】的【IP地址】
  • 未知需要补齐的信息:(封装在数据链路层MAC帧)
    • 【目的接收方MAC】
      • 因为不知道是啥,所以补成默认的【全1广播帧(FF:FF:FF:FF:FF:FF)】
    • 还有【源发送方的MAC端口】,这个视频里漏了,王道那有讲,这个是已知的
      • (MAC地址也有端口的)

2)学习模式

然后经过路由器就会把这个【ARP分组】的【发送方信息】记录到转发表

(注意视频里没有显示IP记录表,实际是把【ARP分组】的【发送方的 IP 和 MAC 地址】)

3)泛洪模式

然后路由器检测到【目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广播帧】,直接其他所有接口发出信息

各个主机自己用ARP分组里的【目的IP地址】检测【自己IP地址】,是自己的就收,不是就扔

确认收到信息的【目的接收方B】,会返回【ARP响应数据】,里面就包含自己明确的【目的接收方的信息】和【发送方信息】:

  • 网络层ARP分组放:【源IP + 源MAC】
  • 数据链路层MAC放:【目的MAC地址 + 源MAC地址】

然后路由转发表又会把这些信息更新在表里

4)转发模式

现在路由表里A、B的IP、MAC地址都有了,那就直接点对点发过去就行了,不用再泛洪

三、总结

相关推荐
johnny23316 分钟前
编辑器和笔记软件汇总(三):NotebookLM、note-gen、MiaoYan、LetsMarkdown、DocFlow
笔记
侯小啾28 分钟前
Ubuntu NAT模式设置静态 IP 地址
tcp/ip·ubuntu·php·静态ip
虫洞没有虫1 小时前
Go语言学习笔记(一)
笔记·go·区块链
捷米研发三部1 小时前
新能源激光焊接工作站西门子1500系列PLC通过Profinet转CANopen智能网关和机器人进行通讯案例
网络·自动化
开开心心就好1 小时前
无需函数:Excel数据筛选工具推荐
xml·网络·pdf·华为云·word·excel·音视频
小马爱打代码1 小时前
RabbitMQ:系统学习笔记
笔记·学习·rabbitmq
YJlio1 小时前
进程和诊断工具速查手册(8.13):VMMap / DebugView / LiveKd / Handle / ListDLLs 一页式现场排障清单
数据库·笔记·学习
liebe1*11 小时前
第四章 防火墙设备管理
网络·防火墙
元亓亓亓2 小时前
考研408--数据结构--day2--顺序表及其增删改查
数据结构·考研·顺序表·408
冰糖拌麻子2 小时前
Metasploitable2靶场全部漏洞超详细讲解(含Metasploitable2靶场下载)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网络攻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