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四章(4)——网络层《ARP协议》

一、回顾数据链路层MAC帧协议

  • 网络层有两种数据结构格式,一个是【IP数据报】、一个是【ARP分组】
  • 而使用不同的协议,数据链路层的【数据部分】就不同、【类型】字段也不同
  • 另外,数据链路层MAC帧的广播帧也是全1,只不过6个字节(48bit):FF:FF:FF:FF:FF:FF
  • (网络层IP向往所有节点发的广播帧是4字节(32bit)的全1、本网络的广播帧是主机号全1)

二、ARP协议

王道讲得太乱了,这里给另外一个视频作为参考

ARP知识点来源视频:交换机的核心工作原理 | 集线器、2层交换机和3层交换机的主要区别_哔哩哔哩_bilibili

1、ARP流程

现在【源发送方A】想发给【目的接收方B】

1)学习模式

发送方会构造一个【ARP请求分组】,内容是:

  • 已知的信息:(封装在网络层ARP分组)
    • 【源发送方A】的【IP地址 + MAC地址】
    • 【目的接收方B】的【IP地址】
  • 未知需要补齐的信息:(封装在数据链路层MAC帧)
    • 【目的接收方MAC】
      • 因为不知道是啥,所以补成默认的【全1广播帧(FF:FF:FF:FF:FF:FF)】
    • 还有【源发送方的MAC端口】,这个视频里漏了,王道那有讲,这个是已知的
      • (MAC地址也有端口的)

2)学习模式

然后经过路由器就会把这个【ARP分组】的【发送方信息】记录到转发表

(注意视频里没有显示IP记录表,实际是把【ARP分组】的【发送方的 IP 和 MAC 地址】)

3)泛洪模式

然后路由器检测到【目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广播帧】,直接其他所有接口发出信息

各个主机自己用ARP分组里的【目的IP地址】检测【自己IP地址】,是自己的就收,不是就扔

确认收到信息的【目的接收方B】,会返回【ARP响应数据】,里面就包含自己明确的【目的接收方的信息】和【发送方信息】:

  • 网络层ARP分组放:【源IP + 源MAC】
  • 数据链路层MAC放:【目的MAC地址 + 源MAC地址】

然后路由转发表又会把这些信息更新在表里

4)转发模式

现在路由表里A、B的IP、MAC地址都有了,那就直接点对点发过去就行了,不用再泛洪

三、总结

相关推荐
VernonJsn34 分钟前
使用C++99语言开发ModbusTCP通讯
网络
Tony Bai1 小时前
【Go 网络编程全解】12 本地高速公路:Unix 域套接字与网络设备信息
开发语言·网络·后端·golang·unix
-曾牛1 小时前
深入浅出 SQL 注入
网络·sql·安全·网络安全·渗透测试·sql注入·盲注
报错小能手1 小时前
项目——基于C/S架构的预约系统平台 (1)
开发语言·c++·笔记·学习·架构
想学全栈的菜鸟阿董1 小时前
LangGraph智能体架构核心概念
网络·架构
乐大师1 小时前
手动安装联想打印机2268w驱动
网络·打印机
NewCarRen1 小时前
针对汽车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的新型重放同步攻击的缓解策略
运维·网络·安全
神的孩子都在歌唱1 小时前
VLAN 是什么?如何用 VLAN 提高网络安全与效率?
网络·安全·web安全
LRX_1989272 小时前
网络管理员教程(初级)第六版--第5章网络安全及管理
网络·安全·web安全
初学小白...2 小时前
TCP实现聊天
网络·网络协议·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