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 + Claude 用了快一年,实话说,真香。但他们最近的骚操作太多,我只能寻找 AI 编程的替代方案了。
这两天看到 CodeBuddy CLI
又发布了,实在按捺不住,先来试试吧。
今天,我们先尝试下 CodeBuddy
的 IDE,下次再体验下 CodeBuddy CLI
。
整个测试下来,有点惊喜哟~
实战背景
依然是我们的协同平台,今天为项目增加一个"事记"功能,主要记录项目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项,最终形成一个类似时间轴的效果,方便后期查阅各个项目整个进程。
实操记录
由于整个过程步骤较多,我们先来看下我完整的对话历史。

下面是详细的操作记录,如果想直接了解使用感受,也可以快进到下一章节。
初版生成
指令
帮我实现项目下的事记模块,主要记录项目下发生的各类事情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里程碑、会议、交流、演示等。
包括以下字段:
内容、时间、类型(字典管理,包括上述里程碑、会议等)、所属项目、所属话题。
过程
开始生成后,很快就给我个惊喜,它竟然做了生成结果的美化,显式区分了分析、技术、设计、计划等技能结果。

由于是初版生成,各种步骤比较全,后续的过程则是根据需要只调用了相应的技能。

这里提一个小地方。
CodeBuddy 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在没有任何提示词的情况下,帮我沿用原有数据库迁移脚本的产品了。
其他产品总是给我创建一个以任务命名的sql,还需要我复制一次。
然后就是最后的总结了,这里 CodeBuddy 又做了一点微创新,由我们选择任务执行的顺序。

我选择了"继续开发前端页面"。
这里,不知道是算一次新的对话,还是类似其他友商出现的"继续"。
我就先当做开启一次新对话了。
结果
这一步生成了完整的后端代码,没有语法错误。
前端生成
前端生成过程比较常规,我们就不多说了。

比较好玩的是最后提示我是否进行企业微信对接,也不知道是真的分析出来的,还是夹带了私货~
测试现有功能
这一步主要是自动进行了后端的测试。
CodeBuddy 自己发现了 2 个问题,下面是其中一个。

自己发现,自己修复,感觉我就是个观众。

部署测试
自动启动前后端,并给出测试清单。

修复一个后端传参错误
手动测试系统,中间发现了一个问题。

可以直接在"预览"界面发送到"对话",还是非常便捷的。

优化录入界面风格
再次测试,发现录入界面采用了"若依"默认的弹窗,而不是我们系统内的规范。

我们简单写个指令,修改下。
事记管理的录入页面和查看页面没有与其他模块保持一致,请参考已有模块,实现相同效果
主观感受
整体来说,我感觉 CodeBuddy 的产品完成度还是挺高的,甚至可以说远超我的预期。
由于只用了今天这一回,我们先简单聊聊使用到的部分。
1、生成结果美化。
虽然这一点不会给 AI 带来任何益处,但我人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其他产品的结果经常会让我们看的疲劳,不自觉的跳过审查。

2、计划任务(todo-list)的完成度比较高。
我第 1 次对话生成的计划,在第 3 次对话依然准确保持。
当然,计划保持不变有时候也不全是好事,后续还需要验证下该变的时候是否会更新。
3、人工调整任务顺序
每次对话结束后会给出多个后续的任务以供选择,灵活度更大一点。
其它,比如 IDE 内预览
(包括选择元素),右键加入对话
,这些 TRAE 有的特性,也差不多都支持了。
另外,我专门尝试了一下自动补全的响应性能
,TRAE 这点上比较慢,体验不是很好,CodeBuddy
用起来比 Cursor 稍慢一点,但比 TRAE 快。
生成速度也还可以,不知道是现在人少,还是本来就挺快的。今天实测过程,全算进去,也就半个小时左右,这还包括我第一次使用,熟悉软件的时间在内。
当然,中间也碰到了问题,修复缺陷之后需要重启应用,AI 无法自动关闭已经存在的后端服务,导致卡死了。
结语
今天,我是第一次使用 CodeBuddy
,所以,没有挑选特别复杂的任务,怕浪费太多时间,结果算是比较惊喜吧。
但我一直开启的"计划模式",准确的说,今天的测试场景,应该对标 SOLO
或者 Qoder
才对。
下次,我得给他上点强度,万一还有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