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以下部分内容含AI生成
这两个词是当前直播电商和MCN领域的核心战略,理解了它们就理解了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一、如何理解"去头部化"?
"去头部化" 指的是平台或MCN机构有意识地减少对超头部主播(如曾经的李佳琦、薇娅)的流量和资源依赖,转而将资源分散给中腰部主播、品牌自播等其他渠道的策略。
为什么必须"去头部化"?
这就像一个王国不能只依赖一位功高震主的将军。风险太大:
-
风险控制(对平台/MCN):
-
抗风险能力差 :头部主播一旦出现负面(如税务问题、言论不当、健康问题),整个平台或机构的业绩都会地震。薇娅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消失后,淘宝直播的流量一度找不到同等体量的承接人。
-
议价能力过强 :头部主播拥有巨大的流量话语权,会反过来向平台和品牌方索要巨额优惠和佣金,压缩各方的利润空间。平台和MCN实际上是在"为头部主播打工"。
-
-
生态健康(对平台):
-
流量垄断 :流量过度集中在几个超头部直播间,会导致中小主播和新主播难以成长,生态失去活力。
-
抑制品牌方:品牌方不赚钱,只是"赔本赚吆喝",长期来看会损害平台的商家生态。
-
-
商业可持续性:
- 培养一个超头部主播的成本和运气成分极高,不可复制。而扶持大量中腰部主播,虽然单个影响力小,但**"蚂蚁雄兵"集合起来的力量更稳定、更可控**,商业模式也更健康。
所以,"去头部化"不是要干掉头部主播,而是要建立一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更健康、更抗风险的生态系统。
二、如何理解"培养矩阵号"?
"矩阵号" 是指同一个主体(个人、MCN或品牌)建立多个账号,这些账号定位不同、内容风格不同,但相互关联、相互导流,共同形成一个像矩阵一样的账号网络体系。
"培养矩阵号"是实现"去头部化"最核心的具体手段。
为什么"矩阵号"策略如此有效?
它解决了单一账号的天花板问题:
-
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 :一个美妆大号可能吸引的是20-30岁的女性。但同一个MCN可以再做一个号,专门测评妈妈辈的护肤品,吸引40+的用户;再做另一个号,专门做男士护肤,吸引男性用户。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覆盖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的用户矩阵。
-
分摊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 :如果一个账号因为违规、算法调整或用户审美疲劳导致流量下降,其他账号依然可以正常运营,保证整体业务不受毁灭性打击。
-
内容协同,相互赋能:
-
互相引流:大号可以在直播或视频中@小号,为小号导流。
-
内容联动:不同账号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同一个产品,形成话题效应。
-
分工合作 :账号A专门做剧情搞笑吸粉,账号B专门做专业测评树立信任,账号C专门直播带货变现。每个账号专注一个环节,效率更高。
-
-
测试市场,降低试错成本:
- 可以用一个小号来测试一种新的内容风格或一个新的货品品类,如果数据好,再投入更多资源;如果失败,也不会影响主号的品牌形象。
一个经典的例子:"交个朋友"和"东方甄选"
这两家公司是"去头部化"和"矩阵号"策略的完美典范。
-
交个朋友 :最初极度依赖罗永浩 一个人。现在,他们成功地"去头部化",建立了"交个朋友"这个品牌。你现在去看他们的直播间,虽然老罗偶尔还会来,但更多的是不同垂类的主播团队 :美妆号、酒水号、服装号、母婴号等等。消费者认的是"交个朋友"这个品牌,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主播。这样,即使老罗离开,公司也能照常运转。
-
东方甄选 :最初爆火靠的是董宇辉 。但他们立刻意识到不能只依赖一个人,迅速搭建了主播矩阵 :Yoyo、顿顿、明明等各具特色的主播纷纷登场。同时,他们疯狂建设 "垂类矩阵号" :东方甄选美丽生活(美妆个护)、东方甄选看世界(文旅)、东方甄选将进酒(酒水)等。这样,既降低了董宇辉的个人依赖,又通过矩阵号覆盖了全方位的消费需求。
总结与比喻
-
"去头部化" :就像一个国家从 "军阀割据" (几个超头部主播垄断资源)转向 "中央集权" (平台/MCN掌控流量分配)和 "百花齐放" (中腰部生态繁荣)的健康状态。
-
"培养矩阵号" :就像一家公司从 "开一家超级大超市" (所有货品塞进一个直播间)转变为 "开设一个购物中心" (里面有珠宝店、服装店、超市、电影院等不同门店),每家店针对特定客户,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商业地产,共享客流,协同作战。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构建一个更稳定、更可持续、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商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