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rless 架构下的大模型框架落地实践

📚大模型框架系列文章

大模型工程框架生态全览

深入 LangChain:大模型工程框架架构全解析

手把手带你使用LangChain框架从0实现RAG

深入 vLLM:高性能大模型推理框架解析

知识管理与 RAG 框架全景:从 LlamaIndex 到多框架集成

大模型微调框架之TRL

大模型框架之PEFT

大模型微调框架之LLaMA Factory

认识 Unsloth 框架:大模型高效微调的利器

大模型框架性能优化策略:延迟、吞吐量与成本权衡

随着大模型在企业场景中广泛应用,Serverless 架构因其按需弹性伸缩、免运维管理和成本优化的特点,成为大模型落地的理想选择。在 Serverless 环境中,可以实现大模型推理的高并发处理,同时降低资源浪费和运维成本。

本篇文章将系统介绍Serverless 架构与大模型框架的结合方式、高性能推理与动态扩缩容实践和多模型协作与知识增强生成(RAG)在 Serverless 下的应用。

所有相关源码示例、流程图、模型配置与知识库构建技巧,我也将持续更新在Github:LLMHub,欢迎关注收藏!

希望大家带着下面的问题来学习,我会在文末给出答案:

  1. Serverless 架构如何支撑大模型推理?
  2. 如何在 Serverless 环境下实现高性能和弹性伸缩?
  3. Serverless 下的多模型协作与 RAG 实践有哪些经验?

1. Serverless 架构概述

Serverless 是一种无需管理服务器的计算模式,云厂商按需分配计算资源。关键特点:

  • 按需计费:只为实际使用的计算量付费
  • 弹性伸缩:自动根据请求量扩展实例
  • 免运维管理:无需关注底层服务器部署与监控

在大模型落地中,Serverless 可以:

  • 将推理任务拆分为独立函数
  • 弹性调度 GPU/CPU 资源
  • 与微服务架构结合,实现多模型协作

2. Serverless 大模型框架落地

vLLM + LangChain + 向量数据库 为例,实现 Serverless 架构下的高性能推理。

2.1 函数化推理

将每个模型调用封装为一个 Serverless 函数(Function-as-a-Service,FaaS)。

示例代码(Python + AWS Lambda):

python 复制代码
# lambda_function.py
import json
from vllm import LLM, SamplingParams
# 每个推理请求触发 Lambda 函数,实现按需弹性计算。
llm = LLM(model="huggingface/gpt-j-6B")

def lambda_handler(event, context):
    prompt = event.get("prompt", "")
    result = llm.generate([prompt], sampling_params=SamplingParams(max_output_tokens=100))
    return {
        "statusCode": 200,
        "body": json.dumps({"text": result[0].text})
    }

2.2 弹性伸缩与高并发

Serverless 平台(如 AWS Lambda、Azure Functions、FunctionGraph)自动根据请求量扩容,无需人工干预。

  • 批量处理:多个请求合并为批次,提高 GPU 利用率
  • 异步触发:支持消息队列(SQS、Kafka)异步调度
  • 冷启动优化:预热实例或使用容器复用策略

示例代码(异步批量处理):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asyncio
from vllm import LLM, SamplingParams
# 异步批量执行充分利用弹性资源,同时降低延迟。
model = LLM(model="huggingface/gpt-j-6B")

prompts = ["Hello!", "How are you?", "Tell me a joke."]

async def async_generate(prompt):
    return await model.agenerate([prompt], sampling_params=SamplingParams(max_output_tokens=50))

results = asyncio.run(asyncio.gather(*(async_generate(p) for p in prompts)))
for res in results:
    print(res[0].text)

2.3 多模型协作与路由

在 Serverless 下,可通过 LangChain Agent 动态路由不同模型处理任务:

  • 高优先级或复杂任务分配大模型
  • 简单任务分配轻量模型
  • 同时支持检索增强生成(RAG)

示例代码(多模型路由):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initialize_agent, Tool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 Serverless 下,每个工具可独立部署,支持高并发和多模型协作。
# 定义不同模型工具
tools = [
    Tool(name="LargeModel", func=lambda q: OpenAI(model_name="text-davinci-003")(q), description="Complex tasks"),
    Tool(name="SmallModel", func=lambda q: OpenAI(model_name="gpt-3.5-turbo")(q), description="Simple tasks")
]

agent = initialize_agent(tools, llm=None, agent="zero-shot-react-description", verbose=True)

# 动态路由任务
agent.run("Explain quantum physics in simple terms")
agent.run("Write a funny joke")

2.4 知识增强生成(RAG)实践

Serverless 架构结合 LlamaIndex 或 Haystack,实现向量数据库检索增强生成:

  • 用户请求触发函数
  • 检索向量数据库返回相关文档
  • 生成函数结合上下文输出答案

示例代码(Serverless + RAG):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llama_index import GPTVectorStoreIndex, SimpleDirectoryReader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 Serverless + RAG 实现知识增强生成,保证生成内容准确、实时。
# 构建向量索引
documents = SimpleDirectoryReader("docs/").load_data()
index = GPTVectorStoreIndex.from_documents(documents)

def handler(event, context):
    query = event.get("query")
    context_text = index.query(query).response
    llm = OpenAI()
    answer = llm(f"Answer using context: {context_text}\nQuestion: {query}")
    return {"answer": answer}

3. Serverless 架构下的优化策略

  • 延迟优化:异步执行、批量推理、冷启动预热
  • 吞吐量提升:多函数并行、流水线化推理、异构硬件调度
  • 成本控制:按需计费、轻量模型优先、动态资源调度

结合这些策略,Serverless 架构可实现高并发、低延迟和成本可控的大模型应用。


最后,我们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

  1. Serverless 架构如何支撑大模型推理?
    将模型调用封装为函数(FaaS),平台按需分配计算资源,实现弹性伸缩和高并发。
  2. 如何在 Serverless 环境下实现高性能?
    通过异步批量处理、多模型并行、流水线化推理以及硬件异构调度。
  3. Serverless 下多模型协作与 RAG 实践有哪些经验?
    利用 LangChain Agent 动态路由任务,结合向量数据库实现知识增强生成,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

关于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相关的知识和前沿技术更新,请关注公众号 coting

以上内容参考 LangChain、vLLM、LlamaIndex 以及 Serverless 平台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moonlifesudo1 小时前
半开区间和开区间的两个二分模版
算法
moonlifesudo1 小时前
300:最长递增子序列
算法
brzhang2 小时前
为什么说低代码谎言的破灭,是AI原生开发的起点?
前端·后端·架构
kfyty7253 小时前
loveqq-bootstrap 和 springcloud-bootstrap 有什么区别
后端·架构
brzhang3 小时前
干翻 Docker?WebAssembly 3.0 的野心,远不止浏览器,来一起看看吧
前端·后端·架构
数据智能老司机5 小时前
精通 Python 设计模式——分布式系统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架构
IT小番茄6 小时前
Docker容器间互联的Zabbix监控项目知识整理[十一]
架构
小刘大王6 小时前
while循环与死循环
架构·前端框架
数据智能老司机6 小时前
精通 Python 设计模式——测试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