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 RAGFlow 构建个人知识库,解决AI胡说八道

本文较长,建议点赞收藏。更多AI大模型应用开发学习视频及资料,在智泊AI

一、前言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当你向大模型提问一些内部技术细节或特定领域的问题时,比如:

  • "Zebra中间件(公司自研)如何使用?"
  • "上海市2025年警务技术类人民警察的报名条件是什么?"

大模型一本正经地给出了看似合理、实则完全错误的答案。这就是所谓的「模型幻觉」。当大模型面对非公开、个性化或训练数据之外的知识时,常常会"编造"答案------不知道的就靠猜。

二、为什么模型会「胡说八道」?

简单来说,大模型博览群书,它学习过海量公共知识,但对你的私人知识一无所知,例如:

  • 你公司的内部文档
  • 你的个人笔记和日记
  • 你的私有代码库

这些内容并不在 DeepSeek、OpenAI 等模型的训练数据中。因此,当你提出这类问题时,模型只能靠"推测"来回应------这正是幻觉的根源。

三、如何解决模型幻觉问题?

解决幻觉问题通常有两种方式:

  1. 微调模型(Fine-tuning):让模型重新学习你的知识
  2. RAG技术:在不改变模型的情况下增强知识

微调可以解决模型幻觉问题,但部署并微调一个大模型,对企业和个人来说成本非常高,如果退而求其次,微调一个小一点的模型,大概率效果又不好。

四、什么是RAG

RAG(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的核心流程分为三步:

  • 检索(Retrieval):当用户提问时,系统会从外部的知识库中检索出跟用户输入相关的内容
  • 增强(Augmented):系统将检索到的信息与用户的输入结合,扩展模型的上下文,然后再传给生成模型(如DeepSeek、ChatGPT)
  • 生成(Generation):生成模型基于增强后的输入生成最终的回答,由于这一回答参考了知识库中的内容,因此更加准确。

五、Embedding:为什么需要Embedding模型?

Embedding的作用是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机器可以理解的高维向量,并通过这一过程捕获到文本背后的语义信息,进而理解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似度关系。

在RAG执行检索流程时,

① 通过Embedding模型,对知识库文件进行解析,生成一个高维向量;

② 同时通过Embedding模型,对用户提问进行处理,生成一个高维向量;

③ 拿用户的提问去匹配本地知识库,系统利用某些相似度度量(如余弦相似度 cosin similarity)去判断相似度。

比如,"汉语"和"英语" Embedding后,会映射到非常相近的向量空间中;深度学习会被映射到比较远的向量空间中。

六、实战搭建:DeepSeek + RAGFlow构建个人知识库

  • DeepSeek:国产大模型,性能强劲
  • RAGFlow:基于深度文档理解的RAG引擎,开源且易用

📌 搭建步骤:

  1. 准备知识文档
  • 年度旅行日记(Markdown)
  • 个人技术笔记(PDF)
  • 项目文档(Word)
  1. 部署 RAGFlow(基于docker) RAGFlow 提供详细 GitHub文档(github.com/infiniflow/...):

    ① 下载RAGFlow源代码

    shell 复制代码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infiniflow/ragflow.git

    ② 配置自带 Embedding 模型的RAGFlow image tag

    RAGFlow 提供了两种版本选择:一种内置了 embedding 模型,另一种则不内置。

    如果本地有可用 embedding 模型,建议选择不内置模型的版本以节省资源;若本地没有可用模型,只需在配置文件(ragflow/docker/.envi)中指定使用内置模型版本即可。

    ③进入 docker 文件夹,利用提前编译好的 Docker 镜像启动服务器:

    shell 复制代码
    $cd ragflow/docker

    首次启动拉镜像的时间有点长,

    可以看到,RAGFlow 需要ES、Redis等环境,文档解析后需要存储,docker 的集装箱环境帮我们省去了繁琐的环境配置。

    启动成功

  2. 访问与配置

  • 访问 http://localhost:80(默认端口80,首次登录先注册)

  • 在设置中配置 Chat 模型(如 DeepSeek API 或本地 Ollama)和 Embedding 模型(RAGFlow自带)。

  1. 创建知识库与上传文档
  • 新建知识库,解析方法建议选"General",还可以选择专门解析书籍、简历、论文的其他模式

  • 上传文档后点击"解析",Embedding 模型将自动提取文本块

  1. 提问测试
  • 关联知识库并设置 System Prompt

  • 现在你可以提问了!模型将基于你的文档返回准确答案

七、温馨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议 Docker 内存至少 12GB、Swap 建议 2GB

✅ 若操作卡顿或失败,可查看日志:

vbscript 复制代码
docker logs -f ragflow-server

✨ 总结

使用 DeepSeek + RAGFlow,你可以在不到一小时内(如果顺利的话)搭建起一个真正"懂你"的个人知识库助手。无需训练大模型,也能高效、低成本地解决幻觉问题。

如果你也希望大模型能真正理解你的"私有知识",不妨试试这个方案!

学习资源推荐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学习大模型,以下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将帮助你从不同角度学习大模型,提升你的实践能力。

本文较长,建议点赞收藏。更多AI大模型应用开发学习视频及资料,在智泊AI

相关推荐
大模型真好玩11 小时前
低代码Agent开发框架使用指南(四)—Coze大模型和插件参数配置最佳实践
人工智能·agent·coze
小杨互联网14 小时前
构建推理缓存以节省高流量 LLM 应用程序的成本
缓存·llm·大型语言模型
大模型教程14 小时前
一文搞懂RAG:凭啥阿里70K算法岗都在用它?
程序员·llm·agent
大模型教程14 小时前
告别传统 RAG,用智能 Agent 方法构建 AI 知识库
程序员·llm·agent
智泊AI14 小时前
Vibe Coding是什么?Vibe Coding的原理是什么?
llm
AI大模型16 小时前
从原理到落地:RAG 技术全解析,手把手教你搭建专属知识库
程序员·llm·agent
AI大模型17 小时前
RAG:企业数智化的“知识引擎”,让AI真正读懂你的业务
程序员·llm·agent
ezl1fe17 小时前
第零篇:把 Agent 跑起来的最小闭环
人工智能·后端·agent
嚴寒18 小时前
被10个终端窗口逼疯后,我用Rust写了个零依赖跨平台终端Agent启动神器
rust·agent
Baihai_IDP19 小时前
驳“AI 泡沫论”:一场被误读的、正在进行中的产业结构性调整
人工智能·llm·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