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我的 AI 开发团队(三):bmad 如何实现规划与开发闭环

上一篇中,我们初步了解了 bmad 的"开箱即用 " ------ 它预置了产品经理、架构师、开发者、测试等角色,让我们免于手动配置 sub-agent 的繁琐。

打造我的 AI 开发团队(一):sub-agent 初探 - 掘金

打造我的 AI 开发团队(二):bmad,开箱即用的敏捷开发智能体 - 掘金

今天,我们就深入了解下 bmad如何组织 AI 团队进行高质量的前期规划,并将规划无缝转化为可执行代码

简单回顾下 bmad 的两大核心阶段:

  • 规划阶段(Planning Workflow) :在 Web UI 中,由多角色代理协作,生成结构化产品文档。
  • 开发阶段(Core Development Cycle) :在 IDE 中,基于结构化产品文档驱动代码生成。

规划阶段

bmad 一直在强调"规划先行",这个和我在实际 AI 编程过程中的体验是一致的。

AI 编程,并不是一上来就开始生成代码,这种效果往往不会好的。

准确地描述功能和非功能需求,清晰地列举验收标准,才能保证 AI 输出结果符合预期。

这个也是 Vibe Coding 的继承者 Spec Coding 的核心思想。

流程提炼

上图是完整流程,下面是根据完整流程提炼的流程阶段。

  • Analyst(可选)
    • 进行市场调研、竞品分析;
    • 输出 Project Brief(项目简报)。
  • Product Manager(PM)
    • 基于 Brief 或直接对话,生成 PRD(产品需求文档);
    • 包含功能需求(FRs)、非功能需求(NFRs)、用户故事、验收标准。
  • UX Expert(可选)
    • 输出前端交互规范;
    • 生成 UI 设计提示(可用于 Lovable/v0)。
  • Architect
    • 基于 PRD + UX,设计系统架构;
    • 明确技术栈、模块划分、API 草案、数据模型。
  • QA(可选,高风险项目推荐)
    • 提前识别技术/安全风险;
    • 输出早期测试策略。
  • Product Owner(PO)
    • 运行 Master Checklist,验证所有文档是否对齐;
    • 若不一致,返回更新 Epics/Stories,形成闭环;
    • 若一致,标记 "Planning Complete"。

产出物

规划阶段会产出如下成果。

bash 复制代码
# 规划阶段标准输出目录结构
docs/
├── prd.md             # 产品需求文档
├── architecture.md    # 系统架构设计
├── epics/             # 史诗(Epic)
├── stories/           # 用户故事(Story)
└── qa/
    ├── assessments/   # QA 评估报告
    └── gates/         # 质量门禁状态

质量门禁(Quality Gate):决定是否允许进入下一阶段的自动化检查点。

头两个文档在几乎所有的 AI IDE 中都有体现,也足以证明该思路的广泛应用。

切换

PO 确认文档后,我们就可以从 Web UI 切换到 IDE,开启实际的开发工作流程了。

  1. 将产出物复制到项目中,确保 docs/prd.mddocs/architecture.md 位于你项目的文档文件夹中。
  2. 使用 IDE(Cursor、TRAE)打开项目。
  3. 使用 PO 代理对文档(包括产品需求文档、架构设计文档等)进行分片。
  4. 开始开发,也即进入后续的"开发阶段"。

分片是 bmad 的关键设计,相当于"任务分解",不要期望目前的 AI 可以一次性处理复杂问题,这样做只会增加我们的开发成本(时间和token)。

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是一个 Scrum Master 主导、多代理协作的敏捷迭代过程

本质上,就是一个循环处理的过程,bmad 会根据前面的分片一个个进行开发迭代。

流程提炼

和规划流程一样,我提炼了上述完整的流程。

  • Scrum Master(SM)回顾上一故事
    • 查看前一个 Story 的开发与 QA 记录;
    • 避免重复问题。
  • SM 起草下一个 Story
    • 从分片后的 Epic 中提取 Story;
    • 结合架构文档,生成详细开发任务。
  • 高风险 Story? → QA 提前介入
    • 若标记为高风险,QA 会执行:risk:风险评估;design:测试策略设计。
  • Product Owner(可选)验证 Story 草案
    • 确保任务与原始需求一致。
  • Developer 执行任务
    • 顺序执行子任务;
    • 同步编写单元测试;
    • 中途可触发 trace(验证测试覆盖)或 nfr(检查非功能需求)。
  • Dev 标记"就绪",请求 Review
    • 运行所有验证(lint、test、build);
    • 添加开发注释。
  • QA 全面审查 + 质量门禁
    • review:执行完整测试架构分析;
    • 输出质量门禁状态(PASS / CONCERNS / FAIL);
    • 若通过,必须提交代码("COMMIT YOUR CHANGES" 是硬性要求);
    • 更新门禁状态:gate
    • 审查未通过? → 返回"Developer 执行任务",Dev 修复问题,循环继续。

结语

以上就是 bmad 在软件开发中的完整工作流程,希望能为你搭建 AI 团队提供清晰路径。

通过对 bmad 的深入了解,我感觉 bmad 就是在将我们软件工程的敏捷开发理论,通过 AI agent 方式进行了落地

这种"熟悉又高效"的思想,正是我选择 bmad 搭建 AI 开发团队的关键。

下一次,我将通过实战案例给大家分享下:从Web UIIDE 开发,从"规划阶段"到"开发阶段"全流程记录。

相关推荐
哈泽尔都2 小时前
运动控制教学——5分钟学会样条曲线算法!(三次样条曲线,B样条曲线)
c++·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matlab·贪心算法·机器人
Python极客之家2 小时前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贫血分析预测系统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毕业设计·数据可视化分析
yaocheng的ai分身3 小时前
找到一个好用的Claude Code命令集合:CC Plugins
ai编程·claude
yaocheng的ai分身3 小时前
BMad Method(Breakthrough Method for Agile AI-Driven Development)
ai编程
yaocheng的ai分身3 小时前
尝试复刻 Cursor 的 @codebase 功能 —— 基于代码库的 RAG
ai编程·cursor
yaocheng的ai分身3 小时前
Cursor 如何快速索引代码库
ai编程·cursor
yaocheng的ai分身3 小时前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 Vibe Coding:像专业人士一样利用 AI 编码
ai编程·claude·cursor
lisw053 小时前
编程语言top5对比分析!
大数据·人工智能·程序人生·机器学习·软件工程
打码人的日常分享3 小时前
信息化系统安全建设方案
大数据·数据库·人工智能·安全·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