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处理基础】傅立叶级数、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

主包感觉每个学期初都要重新看一下这几个变换的概念与联系。因此在这个学期初总结一下。

四种变换以及连续离散周期非周期的对应

  • 一、四种变换
    • [1. 傅立叶级数 (Fourier Series) - 分析周期信号的利器](#1. 傅立叶级数 (Fourier Series) - 分析周期信号的利器)
    • [2. 傅立叶变换 (Fourier Transform) - 从周期扩展到非周期](#2. 傅立叶变换 (Fourier Transform) - 从周期扩展到非周期)
    • [3. 拉普拉斯变换 (Laplace Transform) - 解决"不存在"的问题,并引入系统视角](#3. 拉普拉斯变换 (Laplace Transform) - 解决“不存在”的问题,并引入系统视角)
    • [4. Z变换 (Z-Transform) - 离散世界的拉普拉斯](#4. Z变换 (Z-Transform) - 离散世界的拉普拉斯)
    • 5.总结
  • 二、时域-频域对称关系
    • [1. 第1象限:时域连续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1. 第1象限:时域连续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 [2. 第2象限: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周期](#2. 第2象限: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周期)
    • [3. 第3象限:时域离散周期,频域离散周期](#3. 第3象限:时域离散周期,频域离散周期)
    • [4. 第4象限:时域连续周期,频域离散非周期](#4. 第4象限:时域连续周期,频域离散非周期)
    • [5. 核心总结与比喻](#5. 核心总结与比喻)
  • 三、时域-频域对称关系的理解
    • [1. 时域离散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周期性](#1. 时域离散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周期性)
    • [2. 时域周期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离散性](#2. 时域周期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离散性)
    • [3. 时域连续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非周期性](#3. 时域连续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非周期性)
    • [4. 时域非周期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连续性](#4. 时域非周期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连续性)
  • 四、总结

一、四种变换

1. 傅立叶级数 (Fourier Series) - 分析周期信号的利器

  • 它是什么? 傅立叶级数是这一切的起点。它专门用于分析周期性的连续时间信号
  • 核心思想: 任何复杂的周期函数 ,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和余弦波(或者复指数函数)的叠加。
  • 数学表达:
    f ( t ) = a 0 + ∑ n = 1 ∞ [ a n cos ⁡ ( n ω 0 t ) + b n sin ⁡ ( n ω 0 t ) ] f(t) = a_0 + \sum_{n=1}^{\infty} [a_n \cos(n\omega_0 t) + b_n \sin(n\omega_0 t)] f(t)=a0+n=1∑∞[ancos(nω0t)+bnsin(nω0t)]
    或者用复指数形式:
    f ( t ) = ∑ n = − ∞ ∞ c n e j n ω 0 t f(t) = \sum_{n=-\infty}^{\infty} c_n e^{j n \omega_0 t} f(t)=n=−∞∑∞cnejnω0t
    其中, ω 0 \omega_0 ω0 是基波频率(与原信号周期相关)。
  • 关键局限:
    1. 只能处理周期信号。
    2. 分解出的频率是离散的 (只有 n ω 0 n\omega_0 nω0 这些频率分量),所以它的频谱是离散谱

可以把它想象成: 给你一首循环播放的歌曲(周期信号),傅立叶级数能告诉你这首歌曲是由哪几个特定频率的音符(基波、二次谐波等)组成的。


2. 傅立叶变换 (Fourier Transform) - 从周期扩展到非周期

  • 它是什么? 傅立叶变换是傅立叶级数的推广,用于分析非周期的连续时间信号
  • 核心思想: 将一个非周期信号看作周期无穷大的周期信号。当周期趋向于无穷大时,傅立叶级数中离散的频率分量就会变得无限密集,最终形成连续的频率分布
  • 数学表达:
    F ( ω ) = ∫ − ∞ ∞ f ( t ) e − j ω t d t F(\omega) = \int_{-\infty}^{\infty} f(t) e^{-j\omega t} dt F(ω)=∫−∞∞f(t)e−jωtdt
    f ( t ) = 1 2 π ∫ − ∞ ∞ F ( ω ) e j ω t d ω f(t) = \frac{1}{2\pi} \int_{-\infty}^{\infty} F(\omega) e^{j\omega t} d\omega f(t)=2π1∫−∞∞F(ω)ejωtdω
  • 关键突破:
    1. 解决了非周期信号的分析问题。
    2. 得到的频谱是连续谱,表示信号在所有频率上的"密度"。
  • 重大局限(也是后续变换的动机):
    • 收敛条件苛刻 ,要求信号绝对可积( ∫ − ∞ ∞ ∣ f ( t ) ∣ d t < ∞ \int_{-\infty}^{\infty} |f(t)| dt < \infty ∫−∞∞∣f(t)∣dt<∞)。这意味着很多重要信号,如阶跃信号、指数增长信号等,其傅立叶变换不存在。

继续用比喻: 傅立叶变换就像是一个高级的音频分析仪,不仅可以分析循环的歌曲(周期信号),还能分析一段不重复的演讲(非周期信号),并给出一个从低到高所有频率的连续能量分布图。


3. 拉普拉斯变换 (Laplace Transform) - 解决"不存在"的问题,并引入系统视角

  • 它是什么? 拉普拉斯变换是傅立叶变换的"通用化"版本,主要用于分析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
  • 核心思想: 为了解决傅立叶变换无法处理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的信号的问题,拉普拉斯变换给信号乘上一个指数衰减因子 e − σ t e^{-\sigma t} e−σt,强行让信号"衰减"到满足绝对可积条件。
  • 数学表达:
    F ( s ) = ∫ 0 ∞ f ( t ) e − s t d t F(s) = \int_{0}^{\infty} f(t) e^{-s t} dt F(s)=∫0∞f(t)e−stdt
    其中 s = σ + j ω s = \sigma + j\omega s=σ+jω 是一个复数
  • 与傅立叶变换的关系:
    • 拉普拉斯变换可以看作是 "广义的傅立叶变换"
    • 当拉普拉斯变换的复变量 s s s 的实部 σ = 0 \sigma = 0 σ=0 时,即 s = j ω s = j\omega s=jω,拉普拉斯变换就退化成了傅立叶变换。
    • 因此,傅立叶变换是拉普拉斯变换在 s s s平面虚轴上的特例
  • 额外优势:
    • 非常适合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极点在s平面上的位置判断)。
    • 将微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极大简化了系统求解过程。

比喻: 傅立叶变换就像一台标准显微镜,只能看清特定的样本。拉普拉斯变换则是一台功能更强的显微镜,通过调节"衰减旋钮"(实部 σ \sigma σ),可以让那些在标准显微镜下看不清的样本(不收敛的信号)变得清晰可见。同时,它还能直接分析显微镜本身(系统)的稳定性。


4. Z变换 (Z-Transform) - 离散世界的拉普拉斯

  • 它是什么? Z变换是拉普拉斯变换的离散时间版本 ,用于分析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的系统)。
  • 核心思想: 现代信号处理多是数字的,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Z变换应运而生,它是处理离散序列的强大工具。
  • 数学表达:
    F ( z ) = ∑ n = − ∞ ∞ f [ n ] z − n F(z) = \sum_{n=-\infty}^{\infty} f[n] z^{-n} F(z)=n=−∞∑∞f[n]z−n
    其中 z z z 是一个复数
  • 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 通过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可以从拉普拉斯变换的自然推导中得到Z变换。关系式为 z = e\^{sT} ( ( (T是采样间隔)。
    • 这个映射将拉普拉斯变换中的s平面(直角坐标)映射到Z变换中的z平面(极坐标)。
    • s平面的虚轴( s = j ω s=j\omega s=jω,对应傅立叶变换)映射到z平面的单位圆上( z = e j ω T z = e^{j\omega T} z=ejωT, ∣ z ∣ = 1 |z|=1 ∣z∣=1)。
  • 地位: Z变换在离散系统中的地位,完全等同于拉普拉斯变换在连续系统中的地位。它用于分析数字滤波器的稳定性、求解差分方程等。

比喻: 如果说拉普拉斯变换是分析连续模拟世界的"瑞士军刀",那么Z变换就是分析数字离散世界的"数字瑞士军刀"。它们功能对应,但适用的领域(连续/离散)完全不同。


5.总结

傅立叶级数 (FS)

↓ (将周期 T → ∞ T \to \infty T→∞,离散频率 -> 连续频率)
傅立叶变换 (FT)

↓ (引入衰减因子 e − σ t e^{-\sigma t} e−σt,将 j ω j\omega jω扩展为复数 s = σ + j ω s=\sigma+j\omega s=σ+jω)
拉普拉斯变换 (LT)

↓ (对连续时间进行采样,通过映射 z = e s T z = e^{sT} z=esT )
Z变换 (ZT)

核心关系梳理:

变换名称 处理信号类型 核心变量 与其他的关系 主要应用
傅立叶级数 (FS) 连续、周期 离散频率 n ω 0 n\omega_0 nω0 基础 周期信号分解
傅立叶变换 (FT) 连续、非周期 连续频率 j ω j\omega jω FS的推广( T → ∞ T \to \infty T→∞) 频谱分析
拉普拉斯变换 (LT) 连续 复频率 s = σ + j ω s = \sigma + j\omega s=σ+jω FT的推广(加衰减因子) 系统分析、稳定性、解微分方程
Z变换 (ZT) 离散 复数 z z z LT的离散版本( z = e s T z = e^{sT} z=esT) 数字滤波器、系统分析、解差分方程

一句话总结:
傅立叶级数和变换致力于信号的频率分析;而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更复杂的域(复平面),将重点扩展到了对 整个系统(包括稳定性和瞬态响应)的分析上,并分别统治了连续和离散两大领域。

好的,这是您要求的关于傅立叶分析四象限关系的 Markdown 源码格式。


二、时域-频域对称关系

当我们进入离散时间信号处理时,有相应的对称规则:

  • 时域离散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周期性
  • 时域周期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离散性
  • 时域连续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非周期性
  • 时域非周期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连续性

四种情况,对应四个象限,时域与频域特性的四象限关系可以用以下表格清晰展示:

时域特性 频域特性 对应的数学工具
连续、非周期 连续、非周期 傅立叶变换 (FT)
离散、非周期 连续、周期 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DTFT)
离散、周期 离散、周期 离散傅立叶变换 (DFT)
连续、周期 离散、非周期 傅立叶级数 (FS)

现在,我们来逐一解读每个象限:

1. 第1象限:时域连续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 描述 :这是最"自然"的状态,对应我们最开始讨论的傅立叶变换
  • 例子:一个单次的脉冲信号,一个短暂的音频片段。
  • 工具傅立叶变换 (FT)

2. 第2象限: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周期

  • 描述 :这是对第1象限的时域信号进行采样后得到的结果。时域变离散了,根据对称性,频域变成了周期的。注意,虽然频域是连续的,但它以采样频率为周期重复。
  • 例子:对一个单次脉冲信号进行采样后得到的离散序列。
  • 工具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DTFT)
    • DTFT 的频谱是连续的,并且是周期的,周期为 2 π 2\pi 2π(归一化角频率)或 f s f_s fs(实际频率)。

3. 第3象限:时域离散周期,频域离散周期

  • 描述 :这是数字信号处理中最实用、最重要 的情况。我们处理的实际信号总是有限长的(非周期),但我们可以通过周期延拓 ,把它当成一个周期信号来处理。时域既是离散的,又是周期的。根据两条对称规则,频域也必然是离散且周期的
  • 例子:对一段1秒钟的音频进行采样,得到N个点,然后将这N个点无限重复,构成一个周期序列。
  • 工具离散傅立叶变换 (DFT)
    • 这就是著名的FFT(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所计算的对象。
    • 为什么如此重要? 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长、离散的数据。DFT的输出也是有限长、离散的,完美适合计算机处理。时域的N个离散点,对应频域的N个离散频率分量(也是周期重复的)。

4. 第4象限:时域连续周期,频域离散非周期

  • 描述 :这是我们最开始讨论的傅立叶级数
  • 例子:任何连续的周期波形,如方波、三角波。
  • 工具傅立叶级数 (FS)

5. 核心总结与比喻

变换 时域特性 频域特性 应用场景/比喻
FS 连续、周期 离散、非周期 分析模拟电路中的周期信号
FT 连续、非周期 连续、非周期 理论分析,分析单个脉冲
DTFT 离散、非周期 连续、周期 理论分析离散系统(如数字滤波器频率响应)
DFT (FFT) 离散周期 离散周期 实际计算的王者,所有数字频谱分析的基础(音频、图像、通信等)

这四象限关系完美地展现了时域与频域之间的深刻对称性,是理解所有傅立叶相关变换的基石。

三、时域-频域对称关系的理解

其中的核心思想:信息守恒与对偶性。

首先要理解一个基本前提:时域和频域只是观察同一信号的两种不同视角。无论怎么变换,信号包含的"信息量"是守恒的。

这四条关系实际上是两组完美的对偶关系

  1. 离散性 ↔ \leftrightarrow ↔ 周期性(核心对偶)
  2. 连续性 ↔ \leftrightarrow ↔ 非周期性(另一组对偶)

1. 时域离散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周期性

数学证明:

时域采样在数学上等于原信号乘以冲激串:
x s ( t ) = x ( t ) ⋅ ∑ n = − ∞ ∞ δ ( t − n T s ) x_s(t) = x(t) \cdot \sum_{n=-\infty}^{\infty} \delta(t - nT_s) xs(t)=x(t)⋅n=−∞∑∞δ(t−nTs)

根据傅立叶变换的频域卷积定理:
X s ( f ) = X ( f ) ∗ 1 T s ∑ k = − ∞ ∞ δ ( f − k f s ) X_s(f) = X(f) * \frac{1}{T_s} \sum_{k=-\infty}^{\infty} \delta(f - kf_s) Xs(f)=X(f)∗Ts1k=−∞∑∞δ(f−kfs)

结果是:
X s ( f ) = 1 T s ∑ k = − ∞ ∞ X ( f − k f s ) X_s(f) = \frac{1}{T_s} \sum_{k=-\infty}^{\infty} X(f - kf_s) Xs(f)=Ts1k=−∞∑∞X(f−kfs)

这就证明了频谱会以 f s f_s fs 为周期重复!

直观理解(采样模糊性):

  • 当时域离散(采样)后,我们失去了采样点之间的信息
  • 这就产生了频率模糊 :一个频率为 f f f 的信号和频率为 f + k f s f + kf_s f+kfs 的信号在采样点上看起来完全一样
  • 这种模糊性在频域表现为频谱周期性重复

比喻: 就像电影帧率不够时,车轮旋转看起来会变慢甚至倒转(频域周期性体现为频率混叠)

2. 时域周期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离散性

数学证明:

周期信号可以表示为:
x T ( t ) = ∑ n = − ∞ ∞ x 0 ( t − n T ) x_T(t) = \sum_{n=-\infty}^{\infty} x_0(t - nT) xT(t)=n=−∞∑∞x0(t−nT)

其傅立叶变换为:
X T ( f ) = 1 T ∑ k = − ∞ ∞ X 0 ( k T ) δ ( f − k T ) X_T(f) = \frac{1}{T} \sum_{k=-\infty}^{\infty} X_0\left(\frac{k}{T}\right) \delta\left(f - \frac{k}{T}\right) XT(f)=T1k=−∞∑∞X0(Tk)δ(f−Tk)

频谱变成了在谐波频率处的离散冲激!

直观理解(谐波分解):

  • 周期信号不断重复自身,只需要那些能"契合"这个周期的频率成分
  • 这些就是基频 f 0 = 1 / T f_0 = 1/T f0=1/T 及其整数倍谐波
  • 非谐波频率会破坏周期性,因此不被需要

比喻: 周期信号就像节拍器,只需要与节拍同步的"音符"(离散频率)

3. 时域连续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非周期性

数学角度:

  • 连续性意味着信号在任意时间点都有定义
  • 在傅立叶分析中,时域连续对应的是积分变换(而不是求和)
  • 积分会产生连续的频谱分布

物理角度:

  • 连续时间信号可以包含任意时间尺度的变化
  • 这对应于频域中可能包含任意频率成分
  • 没有周期性约束,频谱可以自由变化(非周期)

例子: 一个单次的光脉冲(时域连续非周期)有很宽的光谱(频域连续非周期)

4. 时域非周期性 ↔ \leftrightarrow ↔ 频域连续性

数学角度:

  • 非周期信号可以看作周期 T → ∞ T \to \infty T→∞ 的极限情况
  • 当 T → ∞ T \to \infty T→∞ 时,频域中的谐波间隔 Δ f = 1 / T → 0 \Delta f = 1/T \to 0 Δf=1/T→0
  • 离散的谐波谱就变成了连续的频谱

物理角度:

  • 非周期信号是"一次性"的,不重复的
  • 为了准确表示这种独特形状,需要"动员"所有频率成分
  • 频谱因此变得连续

例子: 说话时发出的"啊"声(非周期)包含连续的频率分布

四、总结

这四大变换构成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完整理论体系,而时域-频域的对称性则是理解这一体系的核心钥匙。掌握这些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论学习,更为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控制理论等应用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
时域频域是对偶世界,约束与自由在此消彼长中保持完美平衡。​

相关推荐
XINVRY-FPGA1 天前
XC7A100T-2CSG324I 赛灵思 Xilinx AMD Artix-7 FPGA
arm开发·嵌入式硬件·fpga开发·硬件工程·信号处理·dsp开发·fpga
没头脑的男大2 天前
信号处理与系统设计,第二节课笔记
笔记·信号处理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3 天前
[硬件电路-324]:芯片根据功能、信号类型、应用场景、制造工艺、集成度及设计理念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系统架构·信号处理
贝塔实验室4 天前
ADMM 算法的基本概念
算法·数学建模·设计模式·矩阵·动态规划·软件构建·傅立叶分析
文大于24 天前
信号处理学习——随机共振与广义随机共振(上)
学习·信号处理
天一生水water4 天前
信号处理方法概述
信号处理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5 天前
[硬件电路-271]: RS-232 电平转换芯片MAX232AESE 功能概述与管脚定义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系统架构·信号处理·跨学科融合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5 天前
[硬件电路-320]: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两者均使用晶体管(如BJT、MOSFET),但模拟电路利用其线性区,数字电路利用其开关特性。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数学建模·fpga开发·系统架构·信号处理
北京青翼科技6 天前
【TES600G】基于JFM7K325T FPGA+FT-M6678 DSP的全国产化信号处理平台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fpga开发·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