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树,b+树,红黑树

一、B树

视频

1.特点

平衡,有序,多路

2. 查找

访问节点在硬盘上进行,节点内查找在内存上进行,树高就是读取硬盘的次数。

每个节点里的数据是有序的(查找时可以顺序查找或者二分查找)

3. 插入

先查找到插入的位置进行插入,如果没有上溢出,无需调整

如果有,则否则中间元素 ⌈ m 2 ⌉ \left\lceil \frac{m}{2} \right\rceil ⌈2m⌉上移,左右两边分裂

(直到没有上溢出为止)

  • 插入,无上溢出:
    例子插入20:


  • 有上溢出则中间节点上移到父亲节点,两边节点往两边分裂:
    例子插入53:

4. 构建

1,5,7,4,16,35,24,42,21,17 ,18构造的B树如下:

5. 删除

删除时可能出现下溢出,即节点内数据少于最小个数 ⌈ m 2 ⌉ − 1 \left\lceil \frac{m}{2} \right\rceil-1 ⌈2m⌉−1

  • 删除非叶子节点

    例子:删除45


  • 叶子节点:直接删除

  • 删除非叶子节点出现下溢出

    例子:删除68后下溢出,则看兄弟是否够够借

    假如借左兄弟的,则父下来,兄上去

  • 如果删除后,兄弟不够借的情况:

    例子:删除86,只剩下83了,左右两边不够借

合并,父下移左,然后右并过来 ,结果如下:

二、B+树

视频

1.特点:

  1. m个分支m个元素
  2. 非叶子节点对应孩子节点的对大值,存储的都是叶子节点的关键字,相当于是索引的索引,所以是多级索引结构

2. B+树的叶子节点:

  • 叶子包含了所有元素

  • 叶子从小到大排列,节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成链表结构,可以通过头指针快速对节点顺序遍历,不用像B树那样通过中序顺序遍历

  • B+树常用作数据库的索引

    • InnoDB 引擎(聚簇索引 为主):叶子节点存储的是直接存储整行数据,即该索引键对应的完整记录。二级索引(如普通索引、唯一索引)的叶子节点:不存整行数据,只存储对应的主键值,查询时需通过主键值回表(到聚簇索引)获取完整数据。
    • MyISAM 引擎(非聚簇索引
      无论主键索引还是二级索引,叶子节点都不存整行数据,只存储数据在物理文件中的地址(偏移量) ,查询时需通过地址去数据文件中读取完整记录

叶子内的元素叫作关键字

数据库中的某个记录 (就是表中的每一行)。

b+树和数据库表都存在硬盘
MySQL中:
存储介质 :表结构和索引的 B + 树均持久化在磁盘中(以文件形式存在),是数据长期存储的基础。
操作方式:通过索引查询时,会先将 B + 树的相关节点(页)从磁盘加载到内存(缓冲池),再在内存中通过关键字遍历(如二分法)快速定位目标,最终获取数据。这一过程通过 "内存中高效处理 + 减少磁盘 IO" 实现了索引的快速查询。

3. 解释MyISAM中的索引(非聚簇索引)

MyISAM 引擎的索引与 InnoDB 有本质区别:数据和索引完全分离存储 (数据存在.MYD文件,索引存在.MYI文件),且无论主键索引还是二级索引,叶子节点都只存储数据在物理文件中的地址 (偏移量),而非完整数据或主键值。
特点:

  • 所有索引(主键索引、二级索引)都是 "非聚簇索引",索引与数据分开存储;
  • 索引的叶子节点不存数据本身,只存数据记录在.MYD文件中的物理地址(类似指针,指向数据的具体位置);
  • 主键索引和二级索引的结构逻辑一致,区别仅在于 "索引关键字" 不同(主键字段 vs 二级索引字段)。
    如下图:

    举例子解释:


    二级索引与主键索引的查找逻辑一摸一样,只是存储的是二级索引的关键字和地址

4. 解释InnoDB中的索引(MySQL):




5. MyISAM和InnoDB的索引区别

6. 查找

B+树的查找最终都落在叶子节点上,因为只有叶子节点存储的才是记录。

  1. 顺序查找:直接顺序遍历叶子的链表
  2. 随机查找:通过root指针逐层对比大小向下查找,对比过程是先和节点内的第一个比较(最小值),比它大则在节点内继续比较,比它小则往下面的左子树比较,log级别的复杂度
  3. 范围查找
    比如查找1-0~50,先找最小值10,发现不存在,最小值就是14,然后从14开始顺序遍历链表,直到找到45

三、B树和B+树的对比

四、红黑树

视频

红黑树是一个二叉搜索树,它和AVL树一样,都是对二叉搜索树进行了平衡,只是平衡的策略不同。

1. 特点


2. 插入


插入规则:

例子:插入节点叔叔是红色

插入后:

例子2:插入节点叔叔是黑色

插入前:

插入后:

构建例子:

注意:插入顺序不同,构造的红黑树通常不一样

3. 与AVL树对比

**查询:**时间复杂度都是O(logN),红黑树小于AVL树(因为AVL树高度差不超过1,红黑树不超过两倍,即AVL树平衡要求更严格,所以红黑树查询效率更慢)
插入删除:红黑树更好(因为AVL平衡性更严格,所以旋转次数更多)

红黑树和AVL树都是自平衡二叉搜索树(即满足"左子树值≤根节点值≤右子树值"的特性,同时通过旋转维持平衡),但两者的平衡策略和适用场景有显著差异。以下先明确红黑树的核心特性,再从多个维度对比两者的区别。

对比维度 红黑树 AVL树
平衡策略 通过"颜色规则+黑高一致"维持近似平衡(最长路径≤最短路径×2) 通过"平衡因子"维持严格平衡(左右子树高度差≤1)
旋转操作频率 插入最多需2次旋转,删除最多需3次旋转(旋转少) 插入/删除可能需要多次旋转(因需严格维持高度差)
空间开销 只需存储一个"颜色"标记(额外空间少) 需要存储"平衡因子"或"高度"(额外空间更多)
查找效率 略低(树高略大,最坏O(log n),但常数因子小) 更高(树高更矮,严格平衡,最坏O(log n))
插入/删除效率 更高(旋转少,维护成本低) 更低(旋转频繁,维护成本高)
适用场景 插入/删除频繁的场景,如Java中HashMap,TreeMap,TreeSet 查询操作远多于插入/删除的场景(如静态数据索引)
相关推荐
liebe1*16 小时前
C语言程序代码(四)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进击的圆儿6 小时前
递归专题4 - 网格DFS与回溯
数据结构·算法·递归回溯
寂静山林8 小时前
UVa 1597 Searching the Web
数据结构·算法
952368 小时前
数据结构-顺序表
java·数据结构·学习
haofafa9 小时前
高精度加减法
java·数据结构·算法
QQ129584550411 小时前
ThingsBoard部件数据结构解析
数据结构·数据库·物联网·iot
chian-ocean11 小时前
双向链表的“链”与“殇”——Rust LinkedList 的深度剖析、实战与再思考
数据结构·链表·rust
岑梓铭12 小时前
《考研408数据结构》第七章(6.1~6.3图的概念、存储方式、深/广度遍历)复习笔记
数据结构·笔记·考研·算法·图论·408·ds
qq_4335545412 小时前
C++ 单调栈
数据结构·c++·算法
向前阿、12 小时前
数据结构从基础到实战——排序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程序人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