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实验3——CentOS中storm的安装

本文是对"云计算"课程学习中 storm安装实验 的实验步骤记录。若有错误,欢迎交流指正。

实验环境:3台CentOS 7虚拟机,均已配置Java 1.7.0_79、zookeeper

目录

  • [1 解压与安装](#1 解压与安装)
  • [2 修改环境变量](#2 修改环境变量)
  • [3 修改storm配置文件](#3 修改storm配置文件)
  • [4 分发配置](#4 分发配置)
  • [5 启动storm](#5 启动storm)
  • [6 验证启动](#6 验证启动)

1 解压与安装

准备apache-storm-0.10.0.tar.gz压缩包,在/usr目录中使用命令解压

bash 复制代码
tar -zxvf apache-storm-0.10.0.tar.gz

然后在解压后的目录中新建一个logs文件夹,存放运行日志

bash 复制代码
cd /usr/apache-storm-0.10.0
mkdir logs

2 修改环境变量

bash 复制代码
vi /etc/profile

添加以下内容

复制代码
export STORM_HOME=/usr/apache-storm-0.10.0
export PATH=$PATH:$STORM_HOME/bin

执行命令,使配置文件生效

bash 复制代码
source /etc/profile

3 修改storm配置文件

首先进入storm目录

bash 复制代码
cd /usr/apache-storm-0.10.0/conf

编辑配置文件

bash 复制代码
vi storm.yaml

添加或修改为以下内容

复制代码
#指定storm使用的zk集群
storm.zookeeper.servers:
     - "node1"
     - "node2"
     - "node3"
#指定storm集群中的nimbus节点所在的服务器
nimbus.host: "node1"
#指定nimbus启动JVM最大可用内存大小
nimbus.childopts: "-Xmx1024m"
#指定supervisor启动JVM最大可用内存大小
supervisor.childopts: "-Xmx1024m"
#指定supervisor节点上,每个worker启动JVM最大可用内存大小
worker.childopts: "-Xmx768m"
#指定ui启动JVM最大可用内存大小,ui服务一般与nimbus同在一个节点上。
ui.childopts: "-Xmx768m"
#指定supervisor节点上,启动worker时对应的端口号,每个端口对应槽,每个槽位对应一个worker
supervisor.slots.ports:
    - 6700
    - 6701
    - 6702
    - 6703

4 分发配置

将配置好的storm分发到另外两台机器中。

在node1中执行下列命令,复制到其他机器。

bash 复制代码
scp -r /usr/apache-storm-0.10.0 root@node2:/usr/
scp -r /usr/apache-storm-0.10.0 root@node3:/usr/

然后通过ssh登录node2和node3,分别进行环境变量的配置。

在node2和node3中均执行下面命令

bash 复制代码
vi /etc/profile

添加以下内容

复制代码
export STORM_HOME=/usr/apache-storm-0.10.0
export PATH=$PATH:$STORM_HOME/bin

执行命令,使配置文件生效

bash 复制代码
source /etc/profile

5 启动storm

在所有节点中启动zookeeper,执行命令

bash 复制代码
zkServer.sh start

在node1中执行下面命令,启动storm

bash 复制代码
cd /usr/apache-storm-0.10.0
storm nimbus >> logs/nimbus.out 2>&1 &
storm ui >> logs/ui.out 2>&1 &

node2和node3中,执行下面的命令

bash 复制代码
cd /usr/apache-storm-0.10.0
storm supervisor >> logs/supervisor.out 2>&1 &

6 验证启动

在各节点中执行命令jps

node1中应该看到nimbus进程

node2和node3中应该看到supervisor进程

在node1中启动浏览器,访问node1:8080,可看到以下网页

可以看到node2和node3,实验结束


实验至此结束,感谢阅读本文。

文中所有图片均添加水印,严禁任何方式盗用或转载本文及文中图片

相关推荐
Micro麦可乐3 小时前
Centos Stream 9 中Docker安装出现 download.docker.com:443 的问题解决
linux·docker·centos·podman
weixin_307779133 小时前
在 Microsoft Azure 上部署 ClickHouse 数据仓库:托管服务与自行部署的全面指南
开发语言·数据库·数据仓库·云计算·azure
爱学习饼6 小时前
CentOS下安装配置JDK24和tomcat11
linux·运维·centos
weixin_307779137 小时前
AWS Redshift 数据仓库完整配置与自动化管理指南
开发语言·数据仓库·python·云计算·aws
hi_link8 小时前
centos系统将/home分区的空间分配给/
linux·运维·centos
javpy11 小时前
docker部署nacos报错 ‘env NACOS_AUTH_TOKEN must be set with Base64 String.‘
linux·docker·centos
阿巴~阿巴~11 小时前
Redis重大版本演进全解析:从2.6到7.0
服务器·数据库·redis·ubuntu·缓存·centos
AKAMAI13 小时前
直播监控的生死时速:深夜告警引发的系统崩溃危机
人工智能·云计算·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