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窗帘的工作逻辑是 "指令输入→MCU 解析→驱动电机→位置反馈→状态保持",核心架构需支持电机正反转控制、行程定位及多模交互,由四部分组成:
主控 MCU 单元作为控制中枢,负责处理各类指令、驱动电机并实现安全保护,需具备:
丰富的外设接口(PWM 输出、编码器接口、UART/I2C/SPI 通信);
定时器 / 计数器(精准控制电机转速与行程);
中断响应能力(处理限位开关、紧急停止信号);
低功耗特性(待机电流≤10mA,适配市电 / 锂电池供电)。
电机驱动模块根据窗帘重量与运行需求选择驱动方案:
直流电机驱动:通过 H 桥芯片控制正反转,PWM 调节转速(适配轻量窗帘,重量≤5kg);
步进电机驱动:采用 驱动芯片,通过脉冲信号控制步距角(适配中重量窗帘,5-10kg,定位精度 ±1cm);
管状电机驱动:专用电机驱动板配合 MCU 实现正反转与刹车,适配重型窗帘(>10kg)。
传感与输入模块
行程检测:限位开关(机械 / 光电)确定全开 / 全关位置,编码器(如霍尔传感器)实时反馈电机转速与位移;
控制输入:射频遥控器(433MHz/2.4G)、触摸按键、语音模块、手机 APP(通过蓝牙 / Wi-Fi 模块);
环境传感:光照传感器、雨滴传感器,实现 "光控自动开合""雨天关窗" 等场景联动。
通信与电源模块
通信接口:集成 BLE(如 BLE5.0 模块)、Wi-Fi或 Zigbee,支持接入米家、华为等智能家居平台;
电源管理:市电机型采用 AC-DC 模块(220V 转 12V/24V),内置过流保护(5A 保险丝);电池款用锂电池(12V)+ 充电管理芯片,支持太阳能充电扩展。
方案选型:
基础遥控型:
核心需求:电机正反转、限位保护
国产8 位 MCU,2 路 PWM 驱动电机,支持 433MHz 遥控,限位开关中断保护。
场景联动型:
核心需求:光控 / 定时、蓝牙 / Wi-Fi
国产32 位 MCU,编码器接口测行程,集成 UART 驱动通信模块,支持定时任务
全屋智能型
需求:多协议联动、精准定位
核心需求:国产32 位高性能 MCU,集成 BLE5.2+Wi-Fi,支持 Matter 协议,闭环控制精度 ±0.5cm
选型决策指南
入门级产品:选择 国产8 位 MCU+ 直流电机方案,满足基础遥控和限位保护,成本控制在 30 元内(不含电机);
中端场景型:选用 国产32 位 MCU+ 步进电机,重点关注行程精度和 Wi-Fi 联动,适配家庭日常场景;
高端智能型:选择多协议集成 MCU+ 无刷电机,支持 Matter 协议和精准定位,融入全屋智能生态;
智能窗帘 MCU 方案的核心是 "精准驱动 + 场景适配",需在保证电机平稳运行与定位精度的基础上,通过通信模块与传感器扩展实现多样化智能场景,同时强化安全保护机制(防夹、过流)提升用户信任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