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回暖:两笔融资点燃"寒冬里的热浪"
不到一个月,AI 视频赛道连续传出两笔大额融资:
- 10 月 23 日 ,AI 创作平台 Liblib AI 宣布完成 1.3 亿美元 B 轮融资 ,由红杉中国、CMC 资本及某战略投资方联合领投,顺为、源码、明势、策源等老股东跟投。
有媒体称该战略投资方疑似蚂蚁集团,Liblib 回应称"与蚂蚁没有披露关系"。 - 一周前,爱诗科技(PixVerse、拍我 AI 母公司) 宣布完成 1 亿元 人民币 B+ 轮融资 ,由复星锐正、同创伟业、顺禧基金等投资。
公司披露用户规模已突破 1 亿 ,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超 4000 万美元。
这距离其上轮 6000 万美元 B 轮仅 40 天,两轮累计融资超 5.2 亿元。
两家公司几乎同时公布融资,被视为对外界"AI 视频创业是否还有机会"的集体回应。毕竟,国庆期间 OpenAI Sora 2 的发布刚刚掀起新一轮震荡。
国内开发者可通过中转平台(如 小镜 AI 开放平台)快速体验。
该平台已同步接入 Sora 2 API,支持注册即用:

二、Sora 2:「GPT 3.5 时刻」的到来
9 月 30 日 ,OpenAI 正式发布视频生成模型 Sora 2 及其社交应用 Sora App 。
Sora 2 在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 物理模拟更精准
- 画面逼真度提升至影视级
- 支持语音、音效与口型同步
而 Sora App 则让用户能客串入镜、Remix 他人作品,甚至与名人"同框"。
假期中,"数字 奥特曼"视频在全球社交平台刷屏,奥特曼本人成为流量担当。
这一轮发布,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作"视频版 GPT 时刻 "。
应用分析机构 AppFigures 数据显示,Sora App 首周 iOS 下载量 62.7 万,超过 ChatGPT 首周的 60.6 万。
OpenAI 的野心已不再掩饰:它不只是生成视频,而是在重构视频的社交形态。
三、模型 VS 应用:机会属于谁?
在上一波 Sora 热潮时,投资人普遍观望,认为文生图、文生视频容易被 OpenAI "降维打击"。
但一年后,头部国产 AI 视频公司陆续跑出,单笔融资过亿,"模型赛道结束论"显然过早。
Sand.ai 合伙人 Chris 指出:
"Sora 2 的视频是模型直出,不是拼接,也不是 Agent 协作。它展示的'讲故事能力',与 GPT 的智能本质一脉相承。
模型能力正在吞噬产品设计本身------它既是内容生成器,也是导演。"
他引用了马可·安德森的名言扩展道:
"软件吞噬世界之后,如今模型正在吞噬软件。"
这意味着创业公司的竞争核心,正在从"产品功能"转向"模型能力 + 业务认知"的结合。
产品只是桥梁,模型本身正在成为价值交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