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教父 Hinton 末日警告!你必须失业,AI 万亿泡沫豪赌才能「赢」

「【新智元导读】AI 万亿赌局, 「马斯克们正越来越富,但」人类在集体失业?Hinton 最新末日警告,科技巨头不裁员,根本赚不到钱。」

「这场 AI 万亿美元豪赌,只有裁员才能盈利」。

这是 AI 教父 Hinton,最新发出的末日警告。

最近,Hinton 在接受彭博采访时,直言不讳地预警:超级智能 AI 即将到来,它不仅会取代人类、引发大规模失业,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科技巨头们正在亲手制造「外星入侵者」,却仍在沉迷于商业竞赛。

如今,AI 的终极泡沫,近在眼前。

预计明年,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这四大巨头在 AI 领域支出高达 4200 亿美元(今年 3600 亿美元)。

然而,仅 OpenAI 就已签署了超 1.4 万亿美元的算力合同。这笔大单将硅谷 AI 巨头紧紧绑定,买 GPU 训模型再盈利。

真正坐拥这场 AI 盛宴,背后最大的赢家是------英伟达。

GTC 2025 大会后,其市值一路狂飙至 5 万亿美元,Loop 资本最新预测,未来有望突破 8.5 万亿美元。

主持人问及 Hinton 一个沉重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万亿美元投资能否在不摧毁就业的情况下获得回报?

Hinton 回答简短有力,「要想赚钱,就必须取代人类劳动」。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沉醉在 AI 竞赛中的人们。在短短十分钟对谈中,Hinton 说出了许多肺腑之言。

「人类生存不重要,硅谷巨头只想赢」

离职谷歌之后的 Hinton,并没有再研发 AI,而是一直警告人们 AI 的风险。

四个月前,一场浏览破千万的采访中,他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揭露了无人能应对的 AI 危险。

他表示,人们对风险的认识确实比以前更深了,但仅仅知道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行动。

Hinton 将 AI 比作一场迟到的「外星入侵」:

假设望远镜发现一支外星入侵舰队,十年内抵达地球,我们一定会惊慌失措、全力应对。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正在亲手「制造」这些外星人(AI),它将比我们更聪明。

人类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与它们共存?「共存」和「控制」,这两件事正是 Hinton 反复思考的问题。

谈及 AI 安全时,他对行业巨头进行了逐一点评------

  • 谷歌和 Anthropic 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要高得多。Dario Amodei、Demis Hassabis 和 Jeff Dean 认真对待安全,但也都卷入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 Meta 就是不负责任的典型代表。
  • OpenAI 本来是为「负责任地发展 AI」而成立的,但现在却越来越背离这个目标,最优秀安全研究员纷纷离职。

Hinton 对此批评道,许多公司口头承诺安全,却将资源倾注于商业竞争。

他们常说,「别担心,我们有顶尖科学家在盯着。真正的危险还早,我们的专家会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但真相是,他们更在乎的是在这场竞赛中拔得头筹。 这就是问题所在。

他们更关心「赢」,而不是人类能否活下来,社会能否承受得住。

「AI 投资万亿,只为取代人类」

过去一年,AI 投资规模爆炸式增长,到如今,总额已突破万亿美元级别。

甚至,Gartner 预测,2026 年全球 AI 领域投资高达 2 万亿美金。

无论谁成为 AI 竞赛的领头羊,Hinton 都认为过去一年中,所有人被取代的风险都在上升,尤其是普通劳动者。

一项分析显示,自 OpenAI 推出 ChatGPT 以来,招聘职位空缺数量骤降约 30%,股市上涨了 70%。

上周,亚马逊宣布裁员 4%,14000 名员工一夜失业,正是 AI 投资推动的冰山一角。

主持人问道,「那么,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将流向何处?最终谁能受益?」

Hinton 直言,科技巨头们显然不会盲目投资,显然认为会有回报。

当然,也会有一些自负的因素存在------他们都想成为第一个实现 ASI 的那个人,即便这可能会害死所有人。

至于盈利,除了收取聊天机器人费用之外,赚钱的主要方式是用 AI 替代人工。

这才是让公司赚取最高利润,背后真正的动力所在。仅此一点。

这岂不是造成了赢者通吃的局面?

在 Hinton 看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未知的领域。我们从未面对过几乎和人类一样聪明、甚至更聪明的存在。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虽然强大,但人类始终可以掌控它。而 AI 时代,一切都不一样了。

如果过去,你被机器人取代还可以去做客服,而现在连客服也被 AI 取代。那这些人还能去哪?

经济学家们乐观地认为,每次技术革命到来,都会创造新的岗位。

但 Hinton 反驳道,这次不同,AI 将引发大规模的失业------

要赚钱,就得用 AI 替代人类劳动。

更讽刺的是,AI 红利将会集中于少数人。Hinton 打了一个比方,「马斯克只会越来越有钱,人们会失业」。

不过,这并不是 AI 的错,而是社会组织的缺陷。

如果 AI 真的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唯一的好消息是,各国在一点上立场一致------都不希望 AI 接管人类工作。

「控制超级智能,人类要做「婴儿」」

Hinton 认为,现在各大公司都用错了模型。高管们幻想自己是「老板」,AI 是「超级智能助理」。

老板说一句「执行」,AI 就替他搞定一切,然后老板拿功劳。

这听起来不错,但当它比我们聪明、比我们强大时,根本不可能继续运作。

环顾四周,是否有一种模型,可以让较不智能的事物控制更智能的事物?

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这样的模型。

访谈中,Hinton 提出了一个与超级智能「共存」可行的模型,那就是------婴儿控制母亲。

我们得接受,人类是婴儿,AI 是母亲。因为进化,让婴儿学会控制母亲,同时人类母亲也常常优先关怀婴儿。

面对 AI 对工人、经济乃至整个人类的威胁,人们难免会问------Hinton 是否后悔自己曾经的贡献?

主持人询问 ChatGPT,看看它会如何描述与「AI 之父」的关系。

它说,「如果我是一片茂密的雨林,Hinton 就是那个播下第一颗种子并教人如何浇灌的人。」

不过,当被问到是否「值得」时,Hinton 犹豫了。

如果你能重新选择,你会阻止 AI 的诞生吗?

他表示,「我不确定」。因为 AI 不像核武器那样,只能带来坏事。

它也能做很多好事,比如医疗、教育、生产效率提升等等,问题在于社会组织结构的优化。

「AI 终极泡沫,正在酝酿中」

万亿资本涌向 AI 之际,Hinton 却选择站出来发出「取代人类」最刺耳的警报。

这场技术盛宴,也可能孕育着一个巨大的 AI 泡沫。

据哈佛经济学家 Jason Furman 的说法,数据中心和 AI 领域的投资,在美国 2025 年上半年的 GDP 中,贡献了约 92% 增长份额。

若是将它们剔除了,GDP 增长仅为 0.1%。

近两个月,OpenAI 频频与云服务巨头、GPU 巨头签下大单,而这背后的一切早已被人看穿。

一年营收约 130 亿美金,IPO 估值约 1 万亿美金,OpenAI 制造的泡沫,要比以往任何领域的泡沫还要大。

这不,今天 OpenAI 和云计算一哥 AWS 签下了 380 亿美元的订单。

甲骨文、英伟达、亚马逊、微软、AMD、CoreWeave、博通等大厂,皆与 OpenAI 深度绑定,牵一发而动全身。

剖开这一切繁荣景象的背后,真正的支点在于------英伟达 GPU。

GTC 2025 大会上,老黄再一次向市场注入了强劲的信心------Blackwell 芯片已全面量产,下一代超级 Vera Rubin 将在明年 10 月投产。

这句话的分量,一举将英伟达市值推过 5 万亿美元大关。

不仅如此,AI 的泡沫,还进入了「炸鸡」阶段。GTC 会后,老黄与三星 CEO 李在镕、现代 CEO 郑义宣约饭走红全网。

老黄对此信心满满,我不认为存在 AI 泡沫。

上周,Meta 财报公开,720 亿美元投资 AI 相关的基础设施,远超预期。

若以太空视角望向整个地球,一大片农田上,数据中心矗立而起。甚至,还有房产开发商买下鬼屋建超算。

Morgan Stanley 预测,未来三年(2025-2028),大厂会在 AI 和数据中心上斥资 2.9 万亿美金。

现实呢,来自 MIT 八月份研究报告称,全球 95% 企业应用 GenAI 都失败了。

一方面,科技领域玩家们、资本 VC 们不断加码 AI;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找到真正应用的「最佳模式」。

万亿巨额资金,还在数据中心中流转。

若要盈利,就正如 Hinton 所言,便是用廉价的 AI 取代人类。

「AI 没干掉程序员,却把这几个饭碗砸了」

这种趋势已初见端倪。

基于对全球近 1.8 亿条招聘信息(2023.01 - 2025.10)的深入分析,Revealera 与 Bloomberry 的 CTO Henley Wing Chiu 发现,一场由 AI 驱动的就业市场变革已在悄然发生。

博客地址:bloomberry.com/blog/i-anal...

首先,AI 虽未引发大规模失业潮,但它确实重创了一些创意执行工作。

其次,那些需要同理心、战略思维或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岗位,如软件工程、创意总监和客户服务,则表现出惊人的韧性。

与此同时,「分化」无处不在:

  • 创意工作正在分裂为战略岗(稳定)和执行岗(下降)。
  • 营销领域正在分裂为传统营销岗(萎缩)和网红营销岗(增长)。
  • 高层领导岗位保持稳定,中层管理者稍差,而一线员工情况最糟。
  • 后端的复杂性依然被看重,而前端工作的商品化程度则有所提高。

「1. 2025 年招聘岗位总量下降 8%」

我们来确定一个基准:与 2024 年同期相比,2025 年的招聘岗位数量下降了 8%。

根据知名招聘网站 Indeed 近期的报告,美国就业岗位同比下降 7.3%,数据基本吻合。

现在,我们从同比降幅最大的岗位开始:

「2. 创意执行下滑,领导岗坚挺」

在降幅最大的前 10 个岗位中,有 3 个是创意类职位:

  • 计算机图形艺术家(-33%)
  • 摄影师(-28%)
  • 作家(-28%)

计算机图形艺术家包括技术美术、3D 美术师和视觉特效师等;作家则包括文案、文案编辑和技术文档撰写人。

紧随其后的是记者 / 报道员(-22%),同样在经历需求下滑。

不过,相对于 - 8% 的市场基准,并非所有创意岗位都遭受了重创:

涉及创意指导 / 策略的岗位对 AI 的冲击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

因此,像创意总监、创意经理和创意制作人这类岗位的表现要好于纯执行类岗位。

同样,涉及更复杂决策和客户互动的岗位表现也更好:

  • 平面设计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解读客户反馈并进行迭代。
  • 产品设计师的工作涉及用户研究,并需要就「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做出战略决策。

所以,这里的核心趋势并非「创意工作岗位」在减少,而是「创意执行岗」在减少,而「战略性创意领导岗」则表现尚可。

「3. AI 可能正在取代医疗记录员」

2025 年,医疗记录员的岗位需求下降了 20%。

最可能的原因或许是 AI 文档工具的兴起,这些工具现在能够听取医患对话并自动生成临床记录。

医疗记录员的工作很有价值,但恰好属于 AI 越来越擅长的结构化文档处理任务。

现在,我们来看看增幅最大的岗位:

「4. 机器学习工程师增长最快」

从 2024 年到 2025 年,机器学习工程师的招聘岗位飙升了 40%,是所有岗位中增幅最大的。

而这还是建立在 2024 年增长 78% 的基础之上。

不仅如此,整个 AI 基础设施技术栈都在蓬勃发展:

  • 机器人工程师:+11%(AI 正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 科技领域的研究 / 应用科学家:+11%(企业开始构建自有模型,而不仅仅是调用 OpenAI 的 API)
  • 数据中心工程师:+9%(所有 AI 推理都需要庞大的计算基础设施)

企业需要研究人员来开发模型,机器学习工程师来部署模型,机器人工程师将其应用于仓库和工厂,还需要数据中心工程师为整个运营提供动力。

「5. 高层领导需求依然强劲」

最出人意料的是,尽管整体就业市场萎缩了 8%,但高层领导岗位的招聘几乎没有减少。

  • 高层领导:-1.7%(总监、副总裁和 C 级高管合并,跑赢市场 6.3 个百分点)
  • 经理岗位:-5.7%(跑赢市场 2.3 个百分点,但仍不及高层领导)
  • 一线员工岗位:-9%

高层领导与中层管理者之间存在 4 个百分点的差距。两者都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职位越高,表现越好。

在增长最快的前 10 个职位中,有 5 个是总监及以上级别:

  • 数据工程总监:+23%
  • 房地产总监:+21%
  • 法务总监:+21%
  • 软件工程总监:+14%
  • 工程副总裁:+12%

可能的原因是,企业正在增加战略领导层,同时对运营管理层变得更为挑剔。

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决定「做什么」,更少的人来管理「怎么做」,以及更少的执行人员。

而那些威胁到一线员工的 AI 工具,实际上正在赋予高层领导更强的独立运作能力。

一位能够用 Cursor 快速搭建可用原型、或用 Claude 验证技术方案的产品副总裁,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下属向他汇报了。

「6. 网红营销专员大幅增长」

整体来看,营销类岗位相当有韧性,大多数都徘徊在市场基准线附近。

但有一个岗位脱颖而出:网红营销专员的招聘数量比去年跃升了 18.3%。

同样,这个岗位去年增长了 10%,已呈现出两年的增长模式。

这背后,有一个与 AI 相关的大趋势。

随着 AI 内容充斥互联网,传统渠道正在丧失其仅存的信任------搜索结果越来越多是 AI 生成的劣质内容。展示广告一直很烦人,现在还可能是 AI 设计的。

但是,一条来自同龄 TikTok 创作者的护肤视频呢?那感觉依然真实可信。

最后,我们来看看哪些岗位最具韧性:

「7. 软件工程岗整体稳定」

尽管关于 AI 将取代软件工程师的讨论甚嚣尘上,但数据却显示了相反的情况------

软件工程师的岗位数量自去年以来没有太大变化。

大多数工程岗位的需求要么在增长,要么在市场基准线附近徘徊。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 GitHub Copilot、OpenAI Codex、Claude Code 等十几种 AI 编程助手轮番称霸的年份里。

最显而易见的解释是,AI 工具正在让工程师更有效率,而非变得多余。

当你给开发者一个 Copilot,他们并不会被淘汰------他们能更快地交付功能、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在样板代码上花费更少的时间。

一个有趣的数据点是,在所有软件工程岗位中,前端工程岗位的降幅最大。

这或许是因为像 Replit、Lovable 和 Bolt.new 这类「氛围编程」工具的涌入,使得为网站或应用创建前端变得极其容易。

「8. 客服未被大规模取代」

如果说有一个岗位被普遍认为将被 AI 淘汰,那就是客户服务代表------需求仅下降了 4.0%。

的确,聊天机器人可以处理简单的查询,但一旦涉及需要判断力或同理心的事情,就完全无能为力。

尤其是当客户愤怒或困惑时,他们需要一个能理解其沮丧情绪的人,而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机器人。

优质的客户服务包含同理心和偶尔的酌情处理,比如减免费用或办理退款。

「9. 销售岗位有增有减」

整体而言,销售岗位的表现优于 - 8% 的市场基准。

大多数销售职位仅略有下降,甚至有所增长:

营收总监岗位 10.2% 的增幅,使其成为唯一一个显示出显著增长的销售职位。

相比之下,销售运营专员降幅最大,达到了 8.0%。

原因可能是,后者专注于 CRM 管理、分析和流程优化;而 AI 在处理这类结构化的、数据密集型的工作时,已经有了比较出色表现。

参考资料:

x.com/WesRothMone...

x.com/Jonhernande...

www.youtube.com/watch?v=e1H...

bloomberry.com/blog/i-anal...

相关推荐
三七互娱后端团队15 小时前
别再只用 Vector Search 了:手把手教你落地 GraphRAG(图谱增强检索)
人工智能·后端
Predestination王瀞潞15 小时前
Windows环境下Pytorch的配置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Christo316 小时前
AAAI-2024《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ith Maximizing Minimum Margin》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数据挖掘
千里飞刀客16 小时前
aruco位姿检测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浪子不回头41516 小时前
AI机考-Transformers
人工智能
BAOYUCompany16 小时前
暴雨AI服务器点燃AGI蓝海市场
人工智能
神一样的老师16 小时前
Google学术搜索实验室:自然语言检索新体验
人工智能
居然JuRan16 小时前
全量微调 vs LoRA:一篇文章彻底搞懂参数高效微调
人工智能
EQ-雪梨蛋花汤16 小时前
【AI工具】使用 Doubao-Seed-Code 优化 Unity 编辑器插件:从功能实现到界面美化的完整实践
人工智能·unity·编辑器
量子位17 小时前
马斯克开始用Grok替代员工了!最惨部门裁员90%
人工智能·gr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