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结构图:

📚 第一部分:函数
1.1 集合与邻域
集合 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事物的总体。在高等数学中,我们经常使用邻域的概念来描述一点附近的范围。
- 邻域:设a为实数,δ > 0,则点a的δ邻域定义为U(a, δ) = {x | |x - a| < δ},即所有与a的距离小于δ的x的集合
- 去心邻域:U°(a, δ) = {x | 0 < |x - a| < δ},不包含a点本身
1.2 函数的概念
函数是两个集合之间的一种特殊对应关系。
定义:设D是一个非空实数集,如果存在一个对应法则f,使得对于D中的每一个x,按照f都有唯一确定的y与之对应,则称f为定义在D上的函数,记作y = f(x),x ∈ D。
构成函数的要素:
- 定义域:D,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 值域:函数值y的集合{y | y = f(x), x ∈ D}
- 对应法则:f,表示x与y之间的关系
判断关系是否为函数 :关系必须满足单值性 (每个x对应唯一的y)和定义域完整性(Dom(f) = A)。
📌 例题1 :判断下列关系是否构成函数:
(1) A = {1,2,3,4,5}, B = {6,7,8,9,10}, f = {<1,8>,❤️,9>,<4,10>,<2,6>,<5,9>}
(2) A = {1,2,3,4,5}, B = {6,7,8,9,10}, f = {<1,7>,<2,6>,<4,5>,<1,9>,<5,10>}
解 :
(1) 能构成函数,因为每个x ∈ A都有唯一的y ∈ B与之对应。但它不是单射(因为f(3)=f(5)=9),也不是满射(因为7不在值域中)。
(2) 不能构成函数,因为x=1对应两个不同的y值(7和9),违反单值性。
📌 例题2 :判断分段关系是否为函数:
f(x) = \\begin{cases} x\^2, \& 0 \\leq x \\leq 3 \\ 3x, \& 3 \\leq x \\leq 10 \\end{cases}
g(x) = \\begin{cases} x\^2, \& 0 \\leq x \\leq 2 \\ 3x, \& 2 \\leq x \\leq 10 \\end{cases}
解:f是函数,因为在x=3处,f(3)=3²=9且f(3)=3×3=9,值相同;g不是函数,因为在x=2处,g(2)=2²=4且g(2)=3×2=6,一个x对应两个y值。
1.3 函数的特性
- 有界性:存在M>0,使|f(x)|≤M对所有x∈D成立
- 单调性:对于任意x₁,x₂∈D,若x₁<x₂则f(x₁)<f(x₂)(递增)或f(x₁)>f(x₂)(递减)
- 奇偶性 :
- 奇函数:f(-x) = -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 偶函数:f(-x) = f(x),图像关于y轴对称
- 周期性:存在T≠0,使f(x+T)=f(x)对所有x∈D成立
📌 例题3 :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
解 :首先求定义域:
,解得x<-1或x>1,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计算
所以f(-x) = -f(x),f(x)为奇函数。
1.4 函数的运算与分类
- 四则运算:若f(x)和g(x)定义域分别为D₁和D₂,则它们的和、差、积、商在D₁∩D₂上有定义
- 反函数:若f是双射,则存在反函数f⁻¹,满足f(f⁻¹(x)) = x
- 复合函数:若y=f(u),u=g(x),则y=f(g(x))是复合函数
📌 例题4 :设
,
,求
和
。
解 :


- 分段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区间上用不同解析式表示的函数
- 基本初等函数 :
- 常数函数:y = C
- 幂函数:y = x^α
- 指数函数:y = a^x
- 对数函数:y = log_a x
- 三角函数:sin x, cos x, tan x等
- 反三角函数:arcsin x, arccos x, arctan x等
- 初等函数: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和复合运算得到的函数
🔢 第二部分:极限
2.1 极限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数列极限 :
表示当n无限增大时,a_n无限接近A
函数极限 :
表示当x无限接近x₀时,f(x)无限接近A
几何意义:极限描述了函数在某个点附近的变化趋势,而不关心函数在该点的实际取值。
2.2 极限的性质
- 唯一性:若极限存在,则必唯一
- 局部有界性 :若
存在,则f(x)在x₀的某去心邻域内有界 - 局部保号性 :若
,则在x₀的某去心邻域内f(x) > 0
2.3 单侧极限
- 左极限 :
,x从左侧趋近于x₀ - 右极限 :
,x从右侧趋近于x₀
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左右极限存在且相等。
2.4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 无穷小量 :极限为0的量,

- 无穷大量 :绝对值无限增大的量,

- 关系:若f(x)为无穷大,则1/f(x)为无穷小;若f(x)为无穷小且f(x)≠0,则1/f(x)为无穷大
2.5 无穷小量的比较
设
,
:
| 比较情况 | 表达式 | 记号 |
|---|---|---|
| 高阶无穷小 | ![]() |
![]() |
| 低阶无穷小 | ![]() |
- |
| 同阶无穷小 | ![]() |
![]() |
| 等价无穷小 | ![]() |
![]() |
常用的等价无穷小(当x→0时):
2.6 极限的计算
- 四则运算法则 :若
和
存在,则其和、差、积、商的极限等于极限的和、差、积、商(分母极限不为0) - 极限存在准则 :
- 夹逼准则 :若在x₀的某去心邻域内,g(x) ≤ f(x) ≤ h(x),且
,则
- 单调有界准则: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 夹逼准则 :若在x₀的某去心邻域内,g(x) ≤ f(x) ≤ h(x),且
- 两个重要极限 :
- 洛必达法则 :对于
型或
型极限,若
存在,则
📌 例题5 :求
解:需要分类讨论:
- 当0 < a < 2时,分子分母同除以
,原式 = 
- 当a = 2时,原式 =

- 当a > 2时,分子分母同除以
,原式 = 
综上:原式 = 
📌 例题6 :求
解 :在x=1附近(x≠1),x²+3x-4 = (x+4)(x-1) > 0(因为当x接近1时,x²+3x-3>0),所以|x²+3x-4| = x²+3x-4
原式 = 
📈 第三部分:连续
3.1 函数连续性的概念
定义 :设函数f(x)在点x₀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
,则称f(x)在x₀处连续。
连续的三个条件:
- f(x)在x₀处有定义
存在
单侧连续:
- 左连续:

- 右连续:

函数在x₀处连续 ⇔ 既左连续又右连续。
3.2 函数的间断点及类型
间断点:函数f(x)在x₀处不连续,则x₀为间断点。
分类:
- 第一类间断点 :左右极限都存在
- 可去间断点:左右极限相等但不等于函数值(或函数无定义)
- 跳跃间断点:左右极限存在但不相等
- 第二类间断点 :左右极限至少有一个不存在
- 无穷间断点:至少有一侧极限为∞
- 振荡间断点:函数值振荡而不趋于确定值
📌 例题7 :讨论函数
的连续性并指出间断点类型。
解 :f(x)在x=1处无定义,所以x=1为间断点。
当x>1时,
当x<1时,
左极限:
右极限:
左右极限存在但不相等,所以x=1是第一类间断点中的跳跃间断点。
📌 例题8 :求函数
的间断点并指出类型。
解 :f(x)在x=0处无定义,所以x=0为间断点。
左极限:
(因为
)
右极限:
(因为
)
左右极限存在但不相等,所以x=0是第一类间断点中的跳跃间断点。
3.3 连续函数的运算与性质
- 四则运算: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分母不为零)仍为连续函数
- 复合函数连续性:连续函数的复合函数仍为连续函数
- 反函数连续性:连续函数的反函数(若存在)仍为连续函数
- 初等函数连续性 :所有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都是连续的
3.4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 有界性定理: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在该区间上有界
- 最值定理: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在该区间上必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 零点定理:设f(x)在[a,b]上连续,且f(a)·f(b) < 0,则至少存在一点c ∈ (a,b),使f© = 0
- 介值定理:设f(x)在[a,b]上连续,M和m分别是最大最小值,则对任意μ ∈ [m,M],存在ξ ∈ [a,b],使f(ξ) = μ
📌 例题9 :证明方程
在(0,1)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证明 :设
,f(x)在[0,1]上连续。
f(0) = 1 > 0,f(1) = -1 < 0
由零点定理,存在c ∈ (0,1),使f© = 0,即方程在(0,1)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 总结
这一章的重点和常见考点:
| 模块 | 重点内容 | 常见考点 |
|---|---|---|
| 函数 | 函数概念、特性、复合函数、反函数 | 判断关系是否为函数,求复合函数,判断奇偶性 |
| 极限 | 极限计算、无穷小比较、两个重要极限 | 分类讨论求极限,等价无穷小替换,洛必达法则 |
| 连续 | 连续性概念、间断点分类、闭区间连续函数性质 | 判断间断点类型,零点定理证明根的存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