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经委与浦东新区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的"2025浦东新区产业智能化创新发展年度活动"在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隆重举行,大会聚焦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创新方向。
深兰科技作为浦东重点AI企业受邀参会。创始人兼董事长陈海波发表题为《视觉大模型赋能具身智能:行动智能技术商业化探索》的主旨演讲,与来自政产学研的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与未来产业变革方向。

大会背景,聚焦"人工智能+"战略与产业机遇
本次大会以"智融无界·浦绘未来"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展开研讨,重点就政策导向、技术路径、产业升级与应用场景进行深入交流。浦东新区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前沿产业的重要承载区,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在产业数字化、城市治理与未来场景试点等方面持续深化探索。本次大会的举办,为人工智能与产业界之间搭建起高能级交流平台,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区域创新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视觉大模型赋能具身智能,行动智能技术商业化探索
在主题演讲中,陈海波分享了深兰科技在视觉大模型、具身智能与机器人行动智能方向的技术进展。

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从以语言理解与文本生成能力为核心的模型阶段,逐步迈向以真实环境感知、推理决策与稳定执行能力为核心的具身智能阶段,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在从"会说"走向"会做"。他强调,未来衡量人工智能价值的重要标准,不再仅是模型规模或单项指标的优劣,而是系统能否在复杂开放的真实场景中持续、稳定、闭环地完成任务。
陈海波介绍,深兰科技长期在视觉大模型与多模态感知方向深度投入,通过自研视觉大模型构建了支持机器人环境理解与语义表达的认知基础。与此同时,深兰科技还基于自监督学习与端到端视觉导航技术打造"具身视觉导航大脑",通过弱传感器方案实现对传统高成本定位方式的突破,使智能体能够在开放环境中自主规划、动态避障并完成跨场景任务。他表示,随着从模型智能向行动智能的不断演进,机器人将逐步具备从"会走"迈向"会干"的能力,在抓取、协作和任务执行等方向实现可验证、可复制、可规模化的工程落地。
技术路径,以工程化验证推动行动智能落地
陈海波在演讲中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真正的价值必须体现在工程化能力与产业化可行性上。深兰科技正在围绕园区自治设备、公共空间智能维护、医院多模态辅助机器人及未来家用视觉跟随机器人等方向推进落地验证,通过场景驱动技术迭代、数据驱动能力提升与硬件体系重构,使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可量产的产品形态。

他强调,真正能够构成产业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必须经得起稳定性、可复制性、规模化成本与交付周期的检验,而这也将成为未来行动智能时代最重要的技术门槛。
展望未来,扎根浦东、面向未来的AI技术创新
作为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的重要成员企业,深兰科技表示将继续扎根张江,坚持全栈自研、工程化验证与场景化落地的技术路线,在视觉大模型、医疗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方向持续加大投入。同时,深兰科技也将积极参与浦东"人工智能+"行动示范工程,与政府机构、产业伙伴和科研院所携手探索更多真实应用场景,为区域产业智能化转型与中国AI技术的长周期价值释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