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E SOLO中国版终于来了,完全免费!

这是苍何的第 454 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还没秃顶的苍何。

昨晚听了 TRAE SOLO 国内版上线的发布会。

时隔 4 个月,它终于来了。

我也第一时间做了下体验,做了几个 case,录了个视频给大家看看。

追溯到 7 月份,那时候国际版刚开 Beta 测试,全网爆火,激活码真是一码难求。我当时废了很大劲,第一时间抢鲜体验了一把,手感确实惊艳,为此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分享。

也是从那时起,我和 Trae 算是「杠」上了,关系变得相当微妙。

后来我还成了武汉的 Trae Fellow,在武汉搞了一场黑客松。看着大家在现场用它从 0 到 1 构建项目,我是真切感受到了工具带来的变化。

至于为啥我一直盯着 Trae 不放,又为啥觉得这次国内版 SOLO 模式的发布意义非凡?

理由其实很简单。

虽然 Cursor 很强,但网络问题把太多人挡在门外了。我们太缺一款能真正对标甚至超越 Cursor,同时又没有任何网络门槛的 AI IDE 了。

AI 编程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

要想让这种强大的生产力真正铺开,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它的强大,就得把门槛踩碎。

这正是 Trae 这段时间一直在默默做的事。

11 月 25 日发布的这个版本,直接同步了国际版最核心的 SOLO Coder 功能,甚至包括 Plan 模式、多任务并行这些硬核能力。

最最关键的是,它目前完全免费

可以实时跟随,还会自动打开浏览器页面预览,非常方便。

这就很有意思了。以前我们用 AI 写代码,总感觉像是在「开盲盒」。你给个指令,AI 闷头写,写出来能跑算运气好,不能跑你就得在那对着一堆代码干瞪眼,完全不知道它中间经历了什么心路历程。

但 TRAE SOLO 主打的概念叫「Responsive Coding Agent」。

别被这个英文吓到,我自己上手盘了一下,觉得用大白话解释就是:它不再是个只会执行命令的死板工具,而是一个能和你「有商有量」的智能队友。

具体强在哪?我挑几个咱们写代码时最感同身受的点聊聊。

第一,它懂得「先思考,再动手」。

以前的 AI 是急性子,你需求还没说完,它代码可能就生成了一半。结果往往是方向错了,还得推倒重来。

TRAE SOLO 有个 Plan 模式。当你抛出一个复杂需求时,它不会急着写代码,而是先给你列一个 To-Do List,告诉你它准备分几步走。

这就很像带徒弟了。

你看了计划,觉得没问题,它再开工;觉得逻辑不对,直接在计划阶段就指出来。把错误扼杀在写代码之前,这才是正经的工程思维。

第二,告别黑盒,代码改了哪一目了然。

这次新增的代码变更( DiffView )功能我个人非常喜欢。

以前 AI 改代码,经常把好的逻辑也给改坏了。现在,它做了哪些新增、改了哪些逻辑,都在界面上清清楚楚地展示出来。

你可以实时审查(Code Review),就像看同事提交的代码一样。你没点头,它就不敢乱合并。这种「随时可掌控」的感觉,才是我们敢在实际项目里用 AI 的底气。

第三,脑子好使,还懂得「断舍离」。

做大项目最怕 AI 聊着聊着就「失忆」,或者因为上下文太长开始胡言乱语。

TRAE SOLO 在这块做得比较聪明。它能支持检索海量的代码文件(据说能扛住 10 万个文件),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套自动的上下文压缩机制。

当对话太长时,它会自动触发压缩,保留核心信息;你也可以手动点一下压缩,让它把没用的废话清掉。这样既保留了关键记忆,又不会让模型跑偏。

除此,它还能「分身」。

这玩意儿支持多任务并行 sub agent。你可以开一个线程让它去修 Bug,同时开另一个线程让它去写新功能的接口。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这回真不是说说而已。

这些智能体也是可以自己创建的,点「创建智能体」就能创建了。

创建好后就能看到自己拥有的智能体了。

目前国内版支持了国内顶尖的代码模型,比如 Doubao-Seed-Code、Kimi K2、GLM 4.6 等。

也支持自定义模型。

同样内置不少 MCP。

广场能搜素到非常多好用的 MCP,配置也很简单相对 Cursor 来说。

体验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顺滑」。没有网络延迟的焦虑,加上这种透明的协作模式,确实能让人专注于创造本身。

说实话,Trae SOLO 给我的感觉是「瑕不掩瑜」。

如果要吹毛求疵,国内底层的代码模型在处理极度复杂的深层逻辑时,距离国外最顶尖的模型确实还有一些提升空间。这点咱们得认,模型能力的打磨还需要时间。

但 Trae 团队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们用极致的产品细节弥补了这一点。

那种行云流水的交互感,DiffView 带来的掌控感,以及 Plan 模式下的「商量着来」,让你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掉模型本身的一点小瑕疵。

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那堵把无数人挡在 AI 编程门外的「墙」。

不用折腾网络,不用担心账单,打开就能用。对于大多数想尝试 AI 编程的朋友来说,这就够了。

国产 IDE 能做到这个细腻程度,值得给点掌声。

去试试吧,也许它就是你期待已久的那个「编程搭子」。

相关推荐
苍何29 分钟前
爆肝2天万字总结,飞书多维表格保姆级教程来了【建议收藏】
人工智能
非著名架构师31 分钟前
极端天气下的供应链韧性:制造企业如何构建气象风险防御体系
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制造·疾风气象大模型·风光功率预测
柳暗花再明32 分钟前
Visio 中设置文本框背景透明的方法
人工智能·windows
lisw0537 分钟前
原子级制造的现状与未来!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制造
东南门吹雪1 小时前
AI芯片-LLM算子-CPU-Cache
人工智能·cache·昇腾·npu·一致性协议
maray1 小时前
Chroma 的设计哲学
数据库·人工智能
IT_陈寒1 小时前
Vite 3.0 重磅升级:5个你必须掌握的优化技巧和实战应用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Lethehong1 小时前
简历优化大师:基于React与AI技术的智能简历优化系统开发实践
前端·人工智能·react.js·kimi k2·蓝耘元生代·蓝耘maas
大千AI助手1 小时前
Box-Cox变换:机器学习中的正态分布“整形师“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假设检验·正态分布·大千ai助手·box-cox变换·数据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