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明确:HTTP是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就像"快递包装"必须用"货车"运输,而TCP就是那个"货车"。
所谓"纯正的TCP",指的是直接基于TCP协议来收发原始字节数据,而不借助HTTP、MQTT这类上层协议,是更底层的通信方式。
纯正TCP的通信流程(举个简单例子)
-
建立连接:你的设备(比如STM32+4G)主动向目标服务器的指定IP和端口发起TCP"三次握手",确认双方能正常通信。
-
收发原始数据:
◦ 你不需要按HTTP的GET/POST格式打包,直接发任意字节数据(比如直接发12345或者{"temp":25}这种没有HTTP头的内容)。
◦ 服务器也会直接返回原始字节数据,没有HTTP的状态码、响应头这些额外内容。
- 关闭连接:数据发完后,双方通过"四次挥手"断开TCP连接。
对比HTTP和纯正TCP
• HTTP:是"带格式的TCP"------必须按照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的固定格式发数据,服务器也必须按固定格式返回,相当于"快递必须用标准纸箱打包"。
• 纯正TCP:是"裸的TCP"------数据想发什么格式就发什么,没有上层规则限制,相当于"直接把东西扔上货车,不用包装"。
面试时可以这样说:"HTTP本质是在TCP的基础上,给数据加了一层固定的格式规范;而纯正的TCP是直接传输原始数据,没有这些上层的格式要求,比如我们可以直接通过TCP把一段二进制数据发给服务器,不用加HTTP的请求头这些内容。"
没错,MQTT确实是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和HTTP属于同一类别的"上层协议",只是设计目标不一样。
可以这么理解:
• TCP是底层的"通信公路",负责把数据可靠地从A送到B,不管数据是什么内容、什么格式。
• MQTT就是在这条公路上跑的"专用物流车"------它有自己的规则(比如固定的报文格式:CONNECT、PUBLISH、SUBSCRIBE这些消息类型),专门为物联网设备设计,特点是轻量、省流量,适合传感器这类小数据、低功耗的场景。
和HTTP对比的话,MQTT更像"物联网版的通信协议",而HTTP更偏向网页、API这类通用场景,但它们的底层都依赖TCP来建立可靠连接。
调取天气API接口的过程确实用到了TCP,这是最常见的网络通信方式之一。
简单来说,天气API一般是基于HTTP/HTTPS协议的,而HTTP/HTTPS的底层传输依赖的就是TCP协议:
-
你的设备(比如STM32+4G模块)会先通过TCP和天气API的服务器建立可靠连接(先完成"三次握手"确认通信通路)。
-
连接建立后,才会发送HTTP请求(比如GET /api/weather?city=beijing这类请求内容)。
-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通过同一个TCP连接返回天气数据,之后连接会按规则关闭(或保持复用)。
你说的"绑定IP和端口号",其实就是TCP连接的必要步骤------IP确定服务器地址,端口号(比如HTTP默认80、HTTPS默认443)确定服务器上的天气API服务进程,这是TCP建立连接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