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外,我国在智能汽车与电动汽车领域已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政策体系。根据搜索结果,主要战略文件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顶层产业规划类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印发)
- 提出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商业化应用,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
- 明确突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等核心技术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 将自动驾驶列为智慧交通核心技术,提出加强研发与产业化
-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7年,国务院)
- 将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先行落地的重点应用领域
二、中长期科技与创新规划类
-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 (交通运输部、科技部)
- 聚焦融合感知、车路信息交互、智能计算平台等关键技术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统筹推进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三、标准与规范体系类
-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工信部、国家标准委)
- 系统修订100余项标准,推动与国际规则衔接
-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国家标准)
- 为L2-L5级自动驾驶提供官方分级依据
四、准入试点与应用推广类
-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3年,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
- 对L3、L4级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准入管理和上路通行试点
-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4年)
- 推动城市级规模化运营探索
-
《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 (2020年,交通运输部)
- 明确测试、示范应用及产业化路径
-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 (2018年)
- 指导地方有序开展公开道路测试
五、配套与区域协同类
-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2024年,中办、国办)
- 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2024年)
-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政策
- 2021年确定北京、上海、广州等6个首批试点城市
六、新兴领域指导文件
- 《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 (2025年,科技部)
- 明确L2-L5级自动驾驶责任主体划分
这些文件共同构成"战略引领-技术攻关-标准支撑-试点验证-区域推广"的政策闭环,推动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