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用例编写思路 (使用pytest编写一个测试脚本)

目录

一,明确测试对象

二,编写测试用例

构造请求数据

封装测试代码

断言设置

三,执行脚本获取测试结果

四,总结


经过之前的学习铺垫,我们尝试着利用pytest框架编写一条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来厘清接口自动化用例编写的思路。

我们在百度搜索天气查询,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结果:

接下来,我们以该天气查询接口为例,编写接口测试用例脚本。

一,明确测试对象

针对某个功能做接口测试,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实现这个功能调用的是哪个接口,这个接口的具体信息(如功能、协议、URL、请求方法、请求参数说明、响应参数说明等等)可以通过查看开发提供的接口文档获取,也可以通过抓包(在没有接口文档的情况下)获取。找到对应的接口也就是测试对象之后,才能有目的的进行下一步。

1,这里显然是没有接口文档提供接口相关的信息的,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请求url,那么先Fiddler抓包获取接口信息。

通过抓包我们抓取到了该接口的信息如下:

请求url: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请求方式:GET

请求参数:

2,抓取到以上这些接口信息后,我们先编写简单的脚本请求该接口,如下:

复制代码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params = {
	"query": "浙江杭州天气",
	"srcid": 4982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print(res.status_code)
print(res.text)

运行代码,接口调试通过,能获取到结果,如下:

3,明确需求,确定用例。

我们在针对某个接口做自动化测试时,需要先明确用例需要验证的测试点。有些接口既要进行正向的校验,也要进行异常的校验,而有些接口可能在自动化时只需要进行正向校验就够了,无需做异常校验。

我们来分析一下示例的这个天气查询接口,主要有两个测试点:

  • 正向请求:输入存在的城市,能查找对应城市的天气
  • 异常请求:输入不存在的城市,提示错误

二,编写测试用例

编写测试用例时,我们需要将代码进行封装,可以封装成测试类/方法、测试函数。pytest中对用例封装的命名方式有要求,详细请参考我之前的文章pytest测试命名规则。

至于封装成类还是函数,其实没什么特定的要求,一般同一个场景或同一个测试点相关的接口可以定义成一个类。

同时用例还需要设置断言,用于校验返回内容是否为期望的内容。测试用例一定要进行断言,否则毫无意义。

构造请求数据

正向请求,数据如下:

复制代码
params = {
	"query": "浙江杭州天气",
    "srcid": 4982
}

异常请求,数据如下:

复制代码
params = {
	"query": "微信公众号:测试上分之路",
    "srcid": 4982
}

正向请求的结果我们在上面调试请求该接口的时候已经拿到了,如上面的截图。

我们来看下异常请求的结果,为后续设置断言做准备,结果如下:

发送异常请求后,返回的code也是200,结果中会出现暂未开通此城市查询,且没有出现正向请求中的window.tplData内容。

封装测试代码

这里是针对同一个接口的两条不同的测试用例,我们直接封装一个测试类,专门用于测试该接口。示例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class TestWeather:
    '''
    校验百度天气查询接口: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

    def test_get_weather_normal(self):
        '''正向校验-查询存在的城市的天气'''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params = {
            "query": "浙江杭州天气",
            "srcid": 4982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def test_get_weather_error(self):
        '''异常校验-查询不存在的城市的天气'''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params = {
            "query": "微信公众号:测试上分之路",
            "srcid": 4982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注意,代码里还没有进行断言,不能算是完整的用例。这里我只是为了说明流程而把断言放到下一步,分析后再写断言。

断言设置

断言,即校验结果是否是我们期望的内容。pytest怎么进行断言请参考文章pytest-断言。

设置断言时,我们需要先明确校验哪些字段。一般而言,接口响应的code都需要断言,status_code == 200则说明接口请求通了。然后再去断言其他必要字段,从而校验接口功能是否实现。

由上面的结果可知,正向请求可以进行如下断言:

复制代码
# 断言code是否等于200,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assert res.status_code == 200

# 断言结果中是否存在"window.tplData",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assert "window.tplData" in res.text

由上面的结果可知,异常请求可以进行如下断言:

复制代码
# 断言code是否等于200,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assert res.status_code == 200

# 断言结果中是否存在"window.tplData",注意这里是不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assert "window.tplData" not in res.text

# 断言结果中是否存在"暂未开通此城市查询",存在则该断言通过
assert "暂未开通此城市查询" in res.text

三,执行脚本获取测试结果

使用pytest框架管理执行用例时,需要先安装pytest,并在模块中import,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我的pytest系列文章,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完整示例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 @time: 2022-03-20
# @author: 给你一页白纸
# 微信公众号:测试上分之路

import requests
import pytest


class TestWeather:
    '''
    校验百度天气查询接口: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

    def test_get_weather_normal(self):
        '''正向校验-查询存在的城市的天气'''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params = {
            "query": "浙江杭州天气",
            "srcid": 4982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 print(res.status_code)
        # print(res.text)
        assert res.status_code == 200
        assert "window.tplData" in res.text


    def test_get_weather_error(self):
        '''异常校验-查询不存在的城市的天气'''
        url = "https://weathernew.pae.baidu.com/weathernew/pc"
        params = {
            "query": "微信公众号:测试上分之路",
            "srcid": 4982
        }
        res = requests.get(url=url, params=params)
        print(res.status_code)
        print(res.text)
        assert res.status_code == 200
        assert "window.tplData" not in res.text
        assert "暂未开通此城市查询" in res.text

        
if __name__ == '__main__':
    # 使用pytest执行用例
    pytest.main()

当然,这里因为url是共用的,我们最好是将它提取出来,而不是每个测试方法都去定义一次这个变量,如下图所示:

执行结果如下:

四,总结

单个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我们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来进行,即 明确测试对象-->编写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脚本-->执行脚本、获取测试结果。通过这些步骤,我们便对自动化用例的编写有了基本的思路(这一点对于我们自动化测试思维的形成很重要),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实践打下基础。

事实上使用编程语言对项目进行自动化测试时,几乎不可能只存在一条测试用例,那么在有多条测试用例的情况下,需要怎样管理用例、执行用例、获取测试结果?这就是单元测试框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推荐
ALex_zry几秒前
跨Linux发行版CPU指令集兼容性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南
linux·运维·服务器
橘猫云计算机设计5 分钟前
net+MySQL中小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源码+lw+部署文档+讲解),源码可白嫖!
数据库·后端·爬虫·python·mysql·django·毕业设计
Y1nhl6 分钟前
力扣hot100_链表(3)_python版本
python·算法·leetcode·链表·职场和发展
sduwcgg33 分钟前
kaggle配置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
__lost1 小时前
Python图像变清晰与锐化,调整对比度,高斯滤波除躁,卷积锐化,中值滤波钝化,神经网络变清晰
python·opencv·计算机视觉
Harbor Lau1 小时前
Linux常用中间件命令大全
linux·运维·中间件
海绵波波1071 小时前
玉米产量遥感估产系统的开发实践(持续迭代与更新)
python·flask
漫谈网络1 小时前
基于 Netmiko 的网络设备自动化操作
运维·自动化·netdevops·netmiko
逢生博客2 小时前
使用 Python 项目管理工具 uv 快速创建 MCP 服务(Cherry Studio、Trae 添加 MCP 服务)
python·sqlite·uv·deepseek·trae·cherry studio·mcp服务
꧁坚持很酷꧂2 小时前
Linux Ubuntu18.04下安装Qt Craeator 5.12.9(图文详解)
linux·运维·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