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 多谈成就,少谈荣誉

不知何时起,我们谈论荣誉的兴趣远多过成就:拿了第几名,得了什么奖。仿佛这就是人生的全部。可是鲜有人追问荣誉背后的成就:带来了哪些创新,产生了什么价值。

最近圈子里看到好几个新晋GDE(Google Developer Expert)都在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似乎这已经成为国内GDE的传统。可是每个人写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主体思路都是:我在圈子里很有影响力,经过某某的引荐获得了GDE的面试资格,面试前突击练了练口语,几轮面试后成功拿下,GDE有哪些优待,以及我是国内第几位GDE。为了避免引战,特此声明:我对各位GDE没有任何不满,也十分欣赏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的能力,今天这篇文章纯粹是此事引发的后续思考。

我个人有这样的习惯,总是急于向别人展示获得的荣誉。可是仔细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想,荣誉实质上是一种权威的认可,这种权威可以影响周围人对我们的看法,从而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实际点说,这种权威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收益,譬如更容易跳槽或者开圈子卖课;甚至赋予我们某些权力,在专业领域成为意见领袖。

既然荣誉这么好,那凭什么不多谈谈?因为我怕那膨胀的虚荣心会吞噬一切。成就是客观的事实,而荣誉是主观的评价。主客观的差异,造成了前者被限定在专业领域,而后者可以无限膨胀,吞噬所有理性的思考和质疑。这就好比,当一个人成为院士后,即便他在其他领域内胡说八道,也不会有人质疑,甚至他自己也觉得理所应当。要知道人是一个极易被情绪左右的生物,不信你看,短视频平台每天都在上演情绪主导下的舆论战。多谈荣誉的结果就是身边的人不停跟你重复"你很棒",于是慢慢的,你开始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种心态会让自己迷失,甚至犯下常识性的错误。少谈荣誉,就是提醒自己不要为虚名所累,弄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短短一句话,想要做到该有多难。

除了自己的荣誉,别人的荣誉也要少谈。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见到一个久负盛名的大家时,心里常常会发怵,有一种莫名的疏离和害怕。这种害怕正是因为我们把荣誉看得太重,在情绪的作用下神化了他人。然而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神,纵使他有补天之功。历史也一再告诉我们,所有的神化最终都会走向荒诞。所以放平心态,礼貌大方才是交流该有的态度,不论对面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贩夫走卒。不卑不亢,知易行难。少谈荣誉的另一层原因是荣誉属于过去,而我们总拿着它去预测未来。一个年少成名的作家可能晚年的作品完全不值一读,就像幼时成名的方仲永。

不过少谈荣誉并非意味着遗忘,相反,我们应该多谈谈藏身荣誉背后的成就。透过成就,我们可以看到他人一路走来的痕迹,从而知道哪些节点充满艰辛,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如此这般,才能有见贤思齐焉的效果。

幼时,我们渴望小红花和三道杠,成人后又开始在意称谓和证书。时光流转,一切都在变,一切似乎又都没变。某一天,当我们不再把荣誉当作目标,而是找回源自内心的激情和动力时,路或许可以走得更远。

相关推荐
isfox4 小时前
速学!Java 原子操作,开启并发编程新境界
后端·程序员
SelectDB4 小时前
Apache Doris & SelectDB 技术能力全面解析
大数据·数据库·程序员
37手游后端团队1 天前
李飞飞团队重磅发布《2025年AI指数报告》:一场重构人类社会的技术奇点
人工智能·后端·程序员
摆烂工程师1 天前
Grok3 API 已经全网上线了!并且 Grok3 API 可以免费使用
前端·后端·程序员
fyr897571 天前
Hexo + Github Pages 搭建个人博客2 优化篇 SEO及图床
程序员
拉丁解牛说技术1 天前
AI大模型 prompt 工程指南实战
后端·程序员·mcp
摆烂工程师2 天前
Grok3 支持 DeeperSearch 的免费可用次数的查询了
前端·后端·程序员
全宝2 天前
🧑‍💻[2025最新]用oh-my-posh打造个性化终端
程序员·操作系统·visual studio code
栩栩云生2 天前
📥 x-cmd install | bkp - 极简备份利器,让你的数据安全无忧!
python·程序员·命令行
陈随易2 天前
Bun v1.2.9发布了,内置了Redis操作
前端·后端·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