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市占率的持续提升,以及在智能化层面的加速普及落地,带动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强势突围。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952.4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为598.6万辆,同比增长22.4%,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3.1%。
此外,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L2(含L2+)交付新车324.35万辆,同比增长37.65%;前装标配搭载率为34.90%,同比上年同期提升约8个百分点。
其中,新能源汽车前装标配搭载L2(含L2+)交付新车147.13万辆,同比增长75.55%,前装标配搭载率为50.38%,同比上年同期提升约10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增速状态。
在供应商方面,今年1-6月,自主品牌标配L2(含L2+)级辅助驾驶交付新车155.34万辆,其中,搭载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含车企自研)系统占比首次突破30%,达到31.43%。
包括经纬恒润、东软睿驰、知行科技、Momenta、宏景智驾、大疆车载等多家第三方本土智驾系统方案商持续发力。这些企业借助成本优势、灵活可扩展的方案以及全本土化的计算方案,优势凸显。
其中,大疆车载在今年初上线新版官网,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更新为主动安全、行车辅助、泊车辅助、记忆泊车、记忆行车、跨层记忆泊车、领航高速、领航城区八大功能(模块)产品,这是中国供应商首次体系化定义智驾主流功能。
按照该公司的说法,这一覆盖全场景的产品矩阵有助于合作伙伴设计开发智能驾驶车型时灵活配置智能驾驶功能及必要的硬件构架。
同时,大疆车载继续以「价格杀手」的角色,推动智驾系统的市场下沉。就在本月初,宝骏汽车宣布,搭载大疆智驾方案的云朵灵犀版将在9月26日上市,号称"高阶智驾将进入15万级主流市场并全国普及"。
云朵灵犀版首发搭载800万像素惯导双目摄像头,配合4颗环视摄像头、1 枚后单目摄像头组成核心感知硬件,并选择"全域无图"模式,抛弃高精地图,实现高阶智驾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
经纬恒润、知行科技则是作为Mobileye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合作伙伴,两家公司均在吉利体系内有不少定点和量产车型。同时,本土供应商在计算平台选型上,采取了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路线。
比如,经纬恒润目前有三条产品路线:(1)基于Mobileye EyeQ芯片的不同级别辅助驾驶方案;同时,基于EyeQ6方案的项目预计在明年交付。(2)TI的TDA4,中低算力芯片方案;(3)高算力国产芯片方案。
东软睿驰则是率先构建了全国首个"全国产化"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平台(配置地平线J5及芯驰X9系列芯片),并打造了高性能行泊一体域控制器X-Box 4.0。
此外,8月19日,全新升级的新岚图FREE正式上市,智驾系统由之前的博世方案升级为百度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支持领航辅助驾驶功能(NOA)及行泊一体功能。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不少自主品牌的改款车型都在进行智驾系统供应商的本土化替换及升级,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同时,在关键的核心计算方案部分,本土供应商也在强势突围;其中,黑芝麻智能也在今年开始正式交付搭载双A1000芯片的智驾方案(领克08)。
公开信息显示,这套高阶行泊一体智能驾驶方案,将在城市领航 (City pilot)、高速领航 (NOA)、智能泊车 (AVP) 等功能上落地实现。而规模化的背后,除了车型的销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智驾系统的性价比。
在黑芝麻科技联合创始人、COO刘卫红看来,"国内电动车市场还是个比较年轻市场,自主品牌想要有比较高的溢价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短期内,我们的解决方式就是提供快速的降本增效解决方案。"
目前,黑芝麻智能能够实现支持10V(摄像头)NOA功能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BOM成本控制在3000元人民币以内,支持100T以上的物理算力,帮助车企解决成本压力。
同时,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同时也是首个量产的符合车规、单芯片(非分时复用)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国产芯片平台。
此外,爱芯元智也在今年对外亮相了一系列自研车载芯片、开发套件和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L0-L2级、L2+级以及L2++级等全系列智能驾驶参考方案,以及CMS/DMS等其他智能化方案。
其中,M76系列芯片通过提供高性能NPU,实现单芯片行泊一体域控方案,可替代市面已有的多芯片方案,支持客户快速验证开发。并且,高效支持BEV/Transformer模型,并可实现被动散热。
背后是爱芯智眸AI-ISP的六大技术亮点:黑光全彩、AI HDR成像、AI多光谱融合、AI防抖、AI场景增强、AI多传感器融合,在暗黑道路、隧道出口、颠簸路段等多个行车场景下均可全面提高画质。
此外,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混合精度NPU,也在今年正式启用中文名称"爱芯通元®"。作为异构多核系统,内置多核硬件调度机制减少对CPU的占用,并针对Transformer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认为,随着自主品牌在智能电动细分市场的领跑优势,围绕本土智能驾驶系统方案商(以及部分全栈系统自研车企)为中心的本土芯片、传感器、软件算法等全产业链都将持续收益。
预测数据显示,到今年底,自主品牌车型搭载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含车企自研)系统占比将有机会突破50%,同时,合资品牌的市场渗透也将进入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