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周赛】LeetCode第368场周赛

目录

  • [元素和最小的山形三元组 I](#元素和最小的山形三元组 I)
  • [元素和最小的山形三元组 II](#元素和最小的山形三元组 II)
  • 合法分组的最少组数
  • [得到 K 个半回文串的最少修改次数](#得到 K 个半回文串的最少修改次数)

元素和最小的山形三元组 I

给你一个下标从 0 开始的整数数组 nums 。

如果下标三元组 (i, j, k) 满足下述全部条件,则认为它是一个山形三元组 :

i < j < k

nums[i] < nums[j] 且 nums[k] < nums[j]

请你找出nums中元素和最小的山形三元组,并返回其 元素和 。如果不存在满足条件的三元组,返回 -1 。

示例 1:

输入:nums = [8,6,1,5,3]

输出:9

解释:三元组 (2, 3, 4) 是一个元素和等于 9 的山形三元组,因为:

  • 2 < 3 < 4
  • nums[2] < nums[3] 且 nums[4] < nums[3]

这个三元组的元素和等于 nums[2] + nums[3] + nums[4] = 9 。可以证明不存在元素和小于 9 的山形三元组。

示例 2:

输入:nums = [5,4,8,7,10,2]

输出:13 解释:三元组 (1, 3, 5) 是一个元素和等于 13 的山形三元组,因为:

  • 1 < 3 < 5
  • nums[1] < nums[3] 且 nums[5] < nums[3]

这个三元组的元素和等于 nums[1] + nums[3] + nums[5] = 13 。可以证明不存在元素和小于 13 的山形三元组。

示例 3:

输入:nums = [6,5,4,3,4,5]

输出:-1

解释:可以证明 nums 中不存在山形三元组。

提示:
3 < = n u m s . l e n g t h < = 50 3 <= nums.length <= 50 3<=nums.length<=50
1 < = n u m s [ i ] < = 50 1 <= nums[i] <= 50 1<=nums[i]<=50

分析:

因为数据范围很小,所以可以直接按照题目意思进行模拟,遍历每一个三元组,维护一个最小三元组的和即可。时间复杂度 O ( n 3 ) O(n^3) O(n3)。
代码: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imumSum(vector<int>& nums) {
        int n=nums.size();
        int ans=INT_MAX;
        for(int i=0;i<n;i++){
            for(int j=i+1;j<n;j++){
                for(int k=j+1;k<n;k++){
                    if(nums[i]<nums[j]&&nums[k]<nums[j])ans=min(ans,nums[i]+nums[j]+nums[k]);
                }
            }
        }
        if(ans==INT_MAX)ans=-1;
        return ans;
    }
};

元素和最小的山形三元组 II

给你一个下标从 0 开始的整数数组 nums 。

如果下标三元组 (i, j, k) 满足下述全部条件,则认为它是一个山形三元组 :

i < j < k

nums[i] < nums[j] 且 nums[k] < nums[j]

请你找出nums中元素和最小的山形三元组,并返回其 元素和 。如果不存在满足条件的三元组,返回 -1 。

示例 1:

输入:nums = [8,6,1,5,3]

输出:9

解释:三元组 (2, 3, 4) 是一个元素和等于 9 的山形三元组,因为:

  • 2 < 3 < 4
  • nums[2] < nums[3] 且 nums[4] < nums[3]

这个三元组的元素和等于 nums[2] + nums[3] + nums[4] = 9 。可以证明不存在元素和小于 9 的山形三元组。

示例 2:

输入:nums = [5,4,8,7,10,2]

输出:13 解释:三元组 (1, 3, 5) 是一个元素和等于 13 的山形三元组,因为:

  • 1 < 3 < 5
  • nums[1] < nums[3] 且 nums[5] < nums[3]

这个三元组的元素和等于 nums[1] + nums[3] + nums[5] = 13 。可以证明不存在元素和小于 13 的山形三元组。

示例 3:

输入:nums = [6,5,4,3,4,5]

输出:-1

解释:可以证明 nums 中不存在山形三元组。

提示:
3 < = n u m s . l e n g t h < = 1 0 5 3 <= nums.length <= 10^{5} 3<=nums.length<=105
1 < = n u m s [ i ] < = 1 0 8 1 <= nums[i] <= 10^{8} 1<=nums[i]<=108

分析:

本题为第一题的加强版,数据范围扩大,使用题一的 O ( n 3 ) O(n^3) O(n3)的方法会TLE,所以我们仔细思考题意,不难想到,要使得一个三元组的和最小,那么对于山顶i,找到i左边的最小值pre[i],和i右边的最小值suf[i] ,只要pre[i]和suf[i]同时都小于nums[i]的值,那么这就是以i为山顶的三元组的和的最小值。

所以我们可以先进行预处理,遍历一遍数组,维护一个前缀最小值和后缀最小值。时间复杂度为 O ( n ) O(n) O(n)
代码: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imumSum(vector<int>& nums) {
        //对每个数找到其前面的最小数和后面的最小数
        int n = nums.size();
        vector<int>pre(n+1),suf(n+1);
        pre[0]=nums[0];
        suf[n-1]=nums[n-1];
        for(int i=1;i<n;i++)pre[i]=min(nums[i],pre[i-1]);
        for(int i=n-2;i>=0;i--)suf[i]=min(nums[i],suf[i+1]);
        int ans=INT_MAX;
        for(int i=0;i<n;i++){
            if(nums[i]>pre[i]&&nums[i]>suf[i])ans=min(ans,pre[i]+nums[i]+suf[i]);
        }
        if(ans==INT_MAX)ans=-1;
        return ans;
    }
};

合法分组的最少组数

给你一个长度为 n 下标从 0 开始的整数数组 nums 。

我们想将下标进行分组,使得 [0, n - 1] 内所有下标 i 都 恰好 被分到其中一组。

如果以下条件成立,我们说这个分组方案是合法的:

对于每个组 g ,同一组内所有下标在 nums 中对应的数值都相等。

对于任意两个组 g1 和 g2 ,两个组中 下标数量 的 差值不超过 1 。

请你返回一个整数,表示得到一个合法分组方案的 最少 组数。

示例 1:

输入:nums = [3,2,3,2,3]

输出:2

解释:一个得到 2 个分组的方案如下,中括号内的数字都是下标:

组 1 -> [0,2,4]

组 2 -> [1,3]

所有下标都只属于一个组。 组 1 中,nums[0] == nums[2] == nums[4],所有下标对应的数值都相等。

组 2 中,nums[1] == nums[3] ,所有下标对应的数值都相等。

组 1 中下标数目为 3 ,组2 中下标数目为 2 。

两者之差不超过 1 。

无法得到一个小于 2 组的答案,因为如果只有 1 组,组内所有下标对应的数值都要相等。

所以答案为 2 。

示例 2:

输入:nums = [10,10,10,3,1,1]

输出:4

解释:一个得到 2 个分组的方案如下,中括号内的数字都是下标:

组 1 ->[0]

组 2 -> [1,2]

组 3 -> [3]

组 4 -> [4,5]

分组方案满足题目要求的两个条件。 无法得到一个小于 4组的答案。

所以答案为 4 。

提示:
1 < = n u m s . l e n g t h < = 1 0 5 1 <= nums.length <= 10^{5} 1<=nums.length<=105
1 < = n u m s [ i ] < = 1 0 9 1 <= nums[i] <= 10^{9} 1<=nums[i]<=109

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统计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维护在cnt中。
如何判断一个数字可以拆分为k和k+1的组合呢?

比如说cnt[x]=13,k=4,那么13=4+4+4+1,多出来的这一个1可以丢进前面的某一个4中,同理11=4+4+3,不能由k和k+1构成 ,14=4+4+4+2=5+5+4,15=4+4+4+3=5+5+5,而16=4+4+4+4,不能由5表示了,可以想到,只要cnt[x]/k的值大于等于cnt[x]%k的值,那么其就可以由k和k+1来构成。
那么如何计算最小的分组呢?

不难理解,只要分出的k+1越多,那么分出的组数肯定就越少,即最少可以分出 ⌈ c n t [ x ] k + 1 ⌉ \lceil \frac{cnt[x]}{k+1} \rceil ⌈k+1cnt[x]⌉个组。

因为我们已经确定了能够拆分为k和k+1的组合,p=cnt[x]/k,v=cnt[x]%k,先拆成了p个k,剩下数字v,其实就是v有几个,那么就可以将多少个v个k加一变成k+1。所以直接除以k+1即可得到组数,上取整是因为如果除以k+1有余数,那么这个余数需要补充到有k个数,即组数会多一个。

比如15=5+5+5,16=5+5+5+1=4+4+4+4,13=5+5+3=5+4+4。

最后只需要从min(cnt[x])开始往下枚举k,找到一个满足要求的k即可返回结果。

时间复杂度:枚举cnt中最小的数为k,cnt的size为m, m k ≤ n mk \le n mk≤n,循环的次数最多为km,所以时间复杂度为 O ( n ) O(n) O(n)。
代码: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GroupsForValidAssignment(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unordered_map<int, int>mp;
        vector<int>cnt;
        for(int i = 0; i < n ; i++){
            mp[nums[i]]++;
        }
        for(auto &[k,v]:mp)cnt.push_back(v);
        sort(cnt.begin(),cnt.end());
        int min_num=cnt[0];//枚举最小的组
        do{
            int ans = 0;
            if(min_num==0)break;
            for(auto x:cnt){
                int p = x / min_num;
                int v = x % min_num;
                if(p >= v)ans += (x + min_num) / (min_num + 1);
                else{
                    ans = 0;
                    break;
                }
            }
            if(ans)return ans;
        }while(min_num--);
        return 0;
    }
   
};

得到 K 个半回文串的最少修改次数

给你一个字符串 s 和一个整数 k ,请你将 s 分成 k 个 子字符串 ,使得每个 子字符串 变成 半回文串 需要修改的字符数目最少。

请你返回一个整数,表示需要修改的 最少 字符数目。

注意:

如果一个字符串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读是一样的,那么它是一个 回文串 。

如果长度为 len 的字符串存在一个满足 1 <= d < len 的正整数 d ,len % d == 0 成立且所有对 d 做除法余数相同的下标对应的字符连起来得到的字符串都是 回文串 ,那么我们说这个字符串是 半回文串 。比方说 "aa" ,"aba" ,"adbgad" 和 "abab" 都是 半回文串 ,而 "a" ,"ab" 和 "abca" 不是。

子字符串 指的是一个字符串中一段连续的字符序列。

示例 1:

输入:s = "abcac", k = 2

输出:1

解释:我们可以将 s 分成子字符串 "ab" 和 "cac" 。子字符串 "cac"已经是半回文串。如果我们将 "ab" 变成 "aa" ,它也会变成一个 d = 1 的半回文串。 该方案是将 s 分成 2个子字符串的前提下,得到 2 个半回文子字符串需要的最少修改次数。所以答案为 1 。

示例 2:

输入:s = "abcdef", k = 2

输出:2

解释:我们可以将 s 分成子字符串 "abc" 和 "def" 。子字符串

"abc" 和 "def" 都需要修改一个字符得到半回文串,所以我们总共需要 2 次字符修改使所有子字符串变成半回文串。 该方案是将 s分成 2 个子字符串的前提下,得到 2 个半回文子字符串需要的最少修改次数。所以答案为 2 。

示例 3:

输入:s = "aabbaa", k = 3

输出:0

解释:我们可以将 s 分成子字符串 "aa" ,"bb" 和 "aa" 。 字符串"aa" 和 "bb" 都已经是半回文串了。所以答案为 0 。

提示:
2 < = s . l e n g t h < = 200 2 <= s.length <= 200 2<=s.length<=200
1 < = k < = s . l e n g t h / 2 1 <= k <= s.length / 2 1<=k<=s.length/2

s 只包含小写英文字母。

分析:

该题如果直接暴力枚举所有的处理方案,即枚举所有划分为k个子串的可能方案,单单是枚举所有的子串,其时间复杂度都为 O ( n k ) O(n^{k}) O(nk),更不用说判断如何变成半回文串的操作次数了,很明显会时间超限。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时间进行优化呢?

首先进行预处理:

  1. 对于每一个长度len的因数,可以提前计算出来其因数有多少个,在后续计算最少变成半回文串的操作数时,可以减少时间的开销。
  2. 可以提前维护好,从l到r的字符串,变成半回文串最少需要操作多少次,在后续计算整体情况时,可以减少时间开销。
  3. 记忆化搜索,因为对于字符串s,可以维护一个dp[i][j],表示将0~j个字符串划分为i个半回文串的操作次数,在不断搜索的过程中,dp[i]][j]是可以反复利用的。

具体的操作可见代码。
代码:

cpp 复制代码
const int M = 205;
vector<vector<int>>divisors(M);
//记忆化搜索dp[i][j]表示的是从0-j的子串分成i+1个子字符串,每个子字符串都是半回文串的最少修改次数
//表示向量的第二维的大小是M,并且所有元素都被初始化为M。
vector<vector<int>> dp(M / 2, vector<int>(M));
vector<vector<int>> plalindrome_modify_num(M, vector<int>(M));//第一维大小是n,第二维大小是n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oid init(int n){//处理出每个数字的因子
        for(int i = 1; i < n + 1 ; i++){
            for(int j = 1; j <= sqrt(i); j++){
                if(i % j == 0){
                    divisors[i].push_back(j);
                    if(j == 1)continue;
                    if(i % (i / j) != i / j)divisors[i].push_back(i / j);
                }
            }
        }
        for(int i = 0; i < n/2; i++){
            for(int j = 0;j < n; j++){
                dp[i][j] = M;
            }
        }
    }
    int get_modify_num(string s){//修改成半回文串的最小次数
        int n = s.length();
        int res = n;//n次是肯定能改成功的,相当于每个位置都改了一遍
        for(int d:divisors[n]){//枚举其所有因数
            int cnt = 0;
            for(int i = 0;i < d ;i++){
                for(int j = i, k = n - d + i; j < k; j += d, k -= d){//这是一个子串
                    cnt += s[j] != s[k];
                }
            }
            res = min(res,cnt);
        }
        return res;
    }
    int dfs(int i,int j){
        if(i == 0)return plalindrome_modify_num[0][j];
        int &ans = dp[i][j];
        if(ans != M)return ans;//计算过了,记忆化搜索
        //没算过
        for(int L = i * 2;L < j; L++){//从L到j当成一块进行修改,前L-1项继续分开去修改
        //L = i * 2是因为要给前面的字符串足够的可以拆成子串的空间
            ans = min(ans, dfs(i - 1,L - 1) + plalindrome_modify_num[L][j]);
        }
        return ans;
    }
    int minimumChanges(string s, int k) {
        int n = s.length();
        init(n);
        //预处理出每一个字串修改为半回文串所需要的次数
        for(int l = 0; l < n - 1 ; l++){//题目中要求的子串
            for(int r = l + 1; r < n; r++){
                plalindrome_modify_num[l][r] = get_modify_num(s.substr(l,r - l + 1));
            }
        }
        return dfs(k - 1, n - 1);
    }
};
相关推荐
xiaoshiguang33 小时前
LeetCode:222.完全二叉树节点的数量
算法·leetcode
爱吃西瓜的小菜鸡3 小时前
【C语言】判断回文
c语言·学习·算法
别NULL3 小时前
机试题——疯长的草
数据结构·c++·算法
TT哇3 小时前
*【每日一题 提高题】[蓝桥杯 2022 国 A] 选素数
java·算法·蓝桥杯
ZSYP-S5 小时前
Day 15:Spring 框架基础
java·开发语言·数据结构·后端·spring
yuanbenshidiaos5 小时前
C++----------函数的调用机制
java·c++·算法
唐叔在学习5 小时前
【唐叔学算法】第21天:超越比较-计数排序、桶排序与基数排序的Java实践及性能剖析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ALISHENGYA5 小时前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信奥赛)备考实战之分支结构(switch语句)
数据结构·算法
chengooooooo5 小时前
代码随想录训练营第二十七天| 贪心理论基础 455.分发饼干 376. 摆动序列 53. 最大子序和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jackiendsc5 小时前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介绍、工作原理、算法及分析调优
java·开发语言·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