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享第2期 |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跨考北大软微金融科技406分经验分享

一、个人信息

本科院校: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科学专业

上岸院校:北京大学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金融科技专业硕士

考试科目:

初试: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经济学综合

面试考察范围广,包括英语自我介绍和简单英语问答、金融相关专业知识等)

备考时间:9月到次年12月,大三上学期(开始学数学)+寒假(全面备考)+大三下学期+暑假+大四上学期

初试成绩:一战总分:406

政治:70 英语一:71 数学二:143 经济学综合:122

写这篇经验贴呢,虽然我在成功上岸的同学之中并不是考得最好的,但成功的经验都是相近的,每一位成功考上研究生的人我都很敬佩,都是能够沉得下心去为自己的未来去拼搏去努力的。每个人的经验都很有价值,我当初考研的时候也大量地并且重复地看了很多经验贴,每一份经验贴、每一次重新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我相信我的这篇经验分享能够或多或少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

二、考研动机和择校

1、动机

其实我在大一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考研了,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发展方向,像保研和出国的同学需要不断地参加各种竞赛和科研去丰富自己的背景,而我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考试去竞争,所以我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多选课多巩固自己的知识,到了大三也就理所当然地开始准备考研了。

2、择校

关于择校,我发现自己的数学还可以,接触一些考研数学题之后,对自己的数学挺有信心的,所以我当时推测我之后备考时数学不会成为我的负担,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也就萌生了往更高院校去考的想法。之后在知乎、各种公众号等搜集了一些信息,目标就定在清北人之间(更想继续在北京)。

软微的专业课从18年开始出题风格大变,大量的数理计算推导,十分注重学生数理推算的能力,但对于我来说,我是非常抗拒背书的,所以大量的数理考察反而是我扬长避短的机会。软微之前是挺好上岸的,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考生注意到这个专业,既有北大光环又是金融相关专业,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的生源都非常好,全是名校,甚至北大本校的学生都被刷不少,这说明考上软微金科的价值是非常高的。而且软微的初复试比重是7:3,大有初试定生死的感觉,所以对于我这种面试不占优势的人来说,只要初试考的高一点,复试拿个平均分,就基本够用了。综合考虑下来,最后也就决定考北大软微金融科技啦。

三、考研复习时间安排

1、时间安排

关于复习进度的安排,我建议自己弄一个excel表格,sheet1制定自己各科各部分的大概月份安排,sheet2开始把自己第一个月按照四个科目分类,每天做过什么,时长多少给记下来,每个sheet记录一个月,这样不仅能催促自己尽快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也能够方便更合理地进行复习规划并随时调整复习方针。可惜我当时考完一激动给全删了,不能贴图出来给你们参考,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帮你们看一下,当然形式是次要的,只要能有清晰的复习路径,你备考起来就会明朗许多。

我在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李永乐线代的基础课程,当时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身边都是上一届的学长学姐在那备考,就感觉特别有动力哈哈哈。到了寒假在家开始搜集专业课的资料,并开始学习张宇高数上一年的基础强化班(其实每年的基础班和强化班内容都差不多的,复习得早的话机构都没来得及更新,所以建议可以先看上一年的课程)。大三下学期就开始正式地备考,虽然当时因为疫情在家比较懒散,但是还是尽量保证每天10个小时及以上的有效学习时间。到了暑假因为疫情还是不能够返校,但在家自己一个人复习效率不高,所以我就约上高中几个同学一起在附近租一套房一起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全部上岸!这也说明研友的重要性),暑假期间尽量保证每天12小时有效学习时间。大四上学期,我们可以返校了,九月份开始每天到图书馆复习,上午8点到12点半,下午2点到6点,吃完饭后继续学到10点半,回到宿舍再学一个半小时,每天保证13-14小时有效学习时间。

2、战线问题

关于考研战线的问题,有挺多学弟学妹问到的,其实什么时候开始考研的人都有,有的甚至从大一大二开始就准备了,有的可能就只准备两三个月就考上。我想说的是,别把自己当天才。在保证自己不会疲惫的前提下,你越早开始,你的准备就会越充分,早点开始打好基础,你会发现到了8月份冲刺阶段你会比周围的人都更轻松;况且你考的是名校,所有考生肯定都有天赋,凭什么就是你能考上呢?对于考研来说,努力是大于天赋的。开始得晚的话,就用每天严格保证有效学习时间来弥补,能一直坚持不偷懒的人也很少。

四、公共课和专业课复习

政治和英语的话,我就不在这给什么建议啦,基本和其他人的经验是一样的,我知道我的政治和英语肯定不是强项,所以我的策略就是尽可能地把数学和专业课拿高分,政治和英语正常发挥就行,总分也能够比较高。

1、数学二

软微金科之前本来一直是考数三的,但当时我们九月份中旬突然宣布改考数二,导致一些习题得换成数二的重新做,概统的习题也白做了。今年确实也不好说,可能继续考数二也可能换回数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数二不考概率论但数三考,我认为对于学金融的来说概率统计的知识还是很重要的,且微观专业课的考察很多都需要用到概率统计,所以最好还是花点时间学一学,也为9月份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充足准备。

资料和参考书

视频:张宇高数强化班、李永乐线代基础班、张宇线代基础班和强化班

参考书:张宇基础30讲、张宇高数18讲、李正元全书

题库:张宇1000题、张宇闭关修炼、李永乐660题、李正元全书和张宇高数18讲的例题及课后题(听说李林的题集也不错,不过我没用上)

后期套卷:十五年真题(数二数三)、张宇8+4、李永乐6套卷、共创超越(2020和2021)、李林6+4、李正元400题(写套卷时一定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8:30-11:30内完成,训练应试感觉)

张宇的高数强化班听着不会感觉很枯燥,也会给你很多扩展,提供不同的独特的解题思路,很适合基础好的同学,我在考前还重新利用视频过了一遍18讲的例题。至于线代的话,李永乐和张宇的都可以,张宇的总结比较多。听完课之后,我就主要用李正元全书了,李正元的知识体系最丰富但相对其他参考书也是比较难的,建议数学想冲高分并且学有余力的同学使用。

这里强调一下,无论你用哪位名师的参考书,最佳的策略是:基础书的例题跟着名师过一遍,不用自己写,用于积累解题思路,不建议第一天就闷头自己写题,效率低且没效果;强化书上的例题都要尽量自己先做一下,再去听课程讲解,每一章结束就接着写1000题和660相应的习题(也不一定结束一章就写一章相应的习题,也可以两到三章结束再一起写,具体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去调节,但切忌不要所有课程结束再去写习题,你会发现自己已经遗忘得差不多)。

9月下旬就可以开始写真题试卷了,那个时候各机构的模拟卷也会陆陆续续地出版,模拟卷重要程度跟真题等同(因为每年的考试大纲都会变),但有些题可能会出得不够严谨,或者说不是很符合考研风格,那种题就当积累解题思路即可,不用太过纠结。张宇的模拟卷是最难的,李林最接近真题风格,我当时基本隔一天就写一套真题或模拟卷,差点还写不完,所以我列出来的应该够用了。写套卷的同时也要多翻参考书,随时复习巩固遗忘的知识。

我当时考试错了一道很简单的线代题(非常懊恼),大题步骤扣了两分,总体还可以接受。去年因为题型大改,算是比较简单的一年,今年很有可能会加大数学难度,所以同学们在数学上更应该多花精力,学得足够扎实。

2、专业课

参考资料

视频:郑炳微观、某机构课程(可惜今年不做了)、圣才张冠甲的平新乔精讲、b站和慕课也可以找到一些相应的课程

参考书:(1)微观:范里安、尼克尔森、平新乔、张维迎博弈论、圣才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宏观:曼昆、张延、圣才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题集:钟根元中微习题集、某机构练习册和模拟卷、怡课微观660、怡课宏观520、怡课北大软微兄弟院校真题集、各院校的近三年真题(需要搜集,买怡课资料的话会送很多)

非常可惜我当时报的班今年不做了,不过像b站、慕课、闲鱼上都可以找到一些专业课课程,实在觉得专业课学得很迷茫,就花点钱去报个班,这钱不能省。

推荐学习进度

4-5月中旬范里安(大体进度是它,因为曾经的参考书是范里安,所以还是有可能涉及到的;中间补充张维迎和平新乔的内容,张维迎只需要学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平新乔建议全部),5月中旬-6月曼昆,7月第一本题集(顺便复习范曼第一轮),8-9月尼克尔森,10月第二本题集(复习范曼尼第二轮+张延),11月第三本题集(复习范曼尼第三轮+张延),12月练习套卷(18年起真题+近两到三年兄弟院校真题(碰到原题))+知识点回顾总结。Tips:1、尼最好提早开始,范是辅助尼的,45月看范的同时也可以开始看些尼,灵活调整;2、所有参考书的课后题最好都练练(张维迎不用),尼平曼的课后题是最最最重要的!

最后再重点强调一下:1、微观:尼克尔森的概念定义、模型推导过程、例题和课后题每道题都要吃透弄懂,看到题目就会自己写;平新乔的课后题极重要;张维迎课后题不用写,只是尼的博弈论部分不全面,张维迎帮助系统地学习,因为有些年份考的博弈论比较难;钟根元适合前期打基础练习。2、宏观:曼昆书中的概念定义、推导、课后题都要掌握;张延也一定抽空看一下(结合张延授课的ppt),张延是北大教授,软微考题经常涉及张延书中的内容,尤其压轴题(虽然去年很意外没有考)。3、真题很重要!千万千万不要以为出过的不会再考了,我去年惨痛教训,以为生命周期理论19年考过,不可能再考,考前复习就没看,结果考试时全忘了,竟然就很简单地用生命周期理论解释消费者之谜作为15分压轴题出现......兄弟院校的真题也很重要,像北大光华、国发、汇丰等,以及南开人大两财一贸等,北大的可以搜集近15-20年真题,其他近三年就差不多(要求高就近十年),怡课有整理。4、基础很重要!软微考题主要还是以考察基础的模型推导、概念理解为主,数理推导很多,但很多都是书上本来就有的。18年第一次改风格,出题方式没把握住,难度过大,之后的出题风格和难度逐渐稳定,所以写18年真题时不用太在意分数。5、指定参考书------尼曼所有内容一定要搞清楚!书上的边边角角都要弄清楚,不要自以为某些地方太偏不会考,有些模型太难不可能考,别等到考试碰到了才后悔。

五、最后的最后

考研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或许你在本科期间有过迷茫,但考研是你找回自己的一次绝佳机会,你不比任何人差,你也可以做到。当你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再回望这段时光,真的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辛苦,你会很感谢自己当初的坚定。当你足够精益求精时,考上完全是顺其自然的事。

加油,等各位的好消息! 作者:迅哥儿不彷徨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7653073/ 出处:bilibili

相关推荐
云空4 小时前
《气味传感器:嗅觉科技的新前沿》
人工智能·科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镭眸4 小时前
因泰立科技:激光技术融合,高速公路治超系统的创新实践
科技·激光雷达·交通物流
标贝科技4 小时前
标贝科技大模型声音复刻 快速获取高品质专属AI声音
人工智能·科技
Qspace丨轻空间4 小时前
气膜场馆照明设计:科技与环保的完美结合—轻空间
大数据·科技·生活·娱乐
澜舟孟子开源社区7 小时前
“AI玩手机”原理揭秘:大模型驱动的移动端GUI智能体
人工智能·科技·agi
城电科技7 小时前
城电科技|太阳能智能座椅对零碳园区建设有什么意义?
科技
中国云报9 小时前
金融数据中心容灾“大咖说” | Commvault的“网络弹性”之道
网络·金融
北京搜维尔科技有限公司12 小时前
搜维尔科技:多画面显示3D系统解决方案,数据孪生可视化大屏3D展示技术
科技
禁默12 小时前
第六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IAECST 2024)暨第四届物流系统与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会议(LSTT 2024)
科技·物流系统·交通运输
专业ATE提供商14 小时前
加速科技精彩亮相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 2024
科技·fpga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