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观测性项目开发与学习ing

http1,2,3的区别

HTTP/1.0、HTTP/1.1、HTTP/2 和 HTTP/3 是不同版本的协议,它们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

  1. HTTP/1.0: 是最早的版本,主要特点如下:

    • 每个请求和响应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 TCP 连接。
    • 不支持持久连接(Keep-Alive),每次请求完成后连接都会关闭。
    • 不支持多路复用,每个请求都需要按顺序发送和接收。
    • 不支持头部压缩,每个请求和响应的头部信息都需要完整传输。
  2. HTTP/1.1: 是一个重要的更新版本,引入了以下改进:

    • 支持持久连接(Keep-Alive),允许在单个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
    • 引入了管道机制(pipelining),允许在一个连接上同时发送多个请求,避免了请求排队的问题。
    • 引入了分块传输编码(Chunked Transfer Encoding),允许服务器将响应数据分块发送,可提高文件传输的效率。
    • 引入了虚拟主机(Virtual Host)的概念,使多个域名可以共享同一个 IP 地址和端口。
    • 引入了头部压缩,通过使用压缩算法减少传输的头部大小。
    • 支持断点续传(Range Requests)。
  3. HTTP/2: 是对 HTTP/1.1 的重大改进,主要特点如下:

    • 支持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允许在一个连接上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请求和响应,解决了请求排队和头部阻塞的问题。
    • 引入了头部压缩(Header Compression),减少了头部的传输大小。
    • 支持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服务器可以主动推送资源给客户端,提高性能。
    • 支持优先级(Priority),允许客户端指定请求的优先级,实现更细粒度的请求控制。
    • 支持流量控制(Flow Control),避免了传输过载和拥塞。
    • 引入了二进制分帧层,在传输层上进行了重新设计,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4. HTTP/3: 是基于 QUIC 协议的下一代 HTTP 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 使用 UDP 而不是 TCP 作为传输层协议,提供更快的连接建立和错误恢复。
    • 支持多路复用,允许在一个连接上同时进行多个请求和响应。
    • 快速连接迁移和端点移动,使连接更加稳定和可靠。
    • 减少了头部阻塞问题,并支持头部压缩。
    • 强化了安全性。

总体来说,新版本的 HTTP 协议主要从性能、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对旧版本进行改进。HTTP/2 和 HTTP/3 引入了多路复用、头部压缩、优先级控制等功能,提高了性能和效率。HTTP/3 还引入了 QUIC 协议,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建立速度和容错能力。选择使用哪个协议主要取决于具体需求和支持情况。

相关推荐
小张的博客之旅11 分钟前
宁波市第八届网络安全大赛初赛(REVERSE-Writeup)
学习·网络安全·reverse
正在努力的小河1 小时前
Linux设备树简介
linux·运维·服务器
荣光波比1 小时前
Linux(十一)——LVM磁盘配额整理
linux·运维·云计算
前端世界1 小时前
在鸿蒙里优雅地处理网络错误:从 Demo 到实战案例
网络·华为·harmonyos
墨雨听阁1 小时前
8.18网络编程——基于UDP的TFTP文件传输客户端
网络·网络协议·学习·udp
小晶晶京京1 小时前
day35-负载均衡
运维·网络·网络协议·学习·负载均衡
LLLLYYYRRRRRTT1 小时前
WordPress (LNMP 架构) 一键部署 Playbook
linux·架构·ansible·mariadb
轻松Ai享生活2 小时前
crash 进程分析流程图
linux
网络研究院3 小时前
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 (CISA) 表示微分段不再是可选的
网络·安全·web安全·零信任·微分段
大路谈数字化3 小时前
Centos中内存CPU硬盘的查询
linux·运维·cen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