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监督学习 - 均值聚类(K-Means Clustering)

什么是机器学习

K-Means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分成K个不同的组(簇),每个组内的数据点与组内其他点的相似度较高,而与其他组内的点相似度较低。这是通过迭代地调整簇中心和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簇来实现的。以下是K-Means聚类的基本步骤:

  1. 初始化: 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簇中心,这些点可以是数据集中的实际数据点,或者通过其他初始化方法获得。
  2. 分配到最近的簇: 对于每个数据点,计算其与各个簇中心的距离,并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
  3. 更新簇中心: 对于每个簇,计算其所有数据点的均值,并将该均值作为新的簇中心。
  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 重复执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簇中心不再发生显著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5. 输出结果: 最终得到K个簇,每个簇由其均值(簇中心)表示。数据点被分配到这些簇中的一个,形成了聚类结果。

K-Means聚类的优点包括简单、高效,对于大型数据集也是相对可行的。然而,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对于簇形状不规则或大小差异较大的数据集,表现可能不佳。此外,K值的选择通常需要一些经验或者通过其他方法进行评估,比如肘部法则(Elbow Method)。

下面是使用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库进行K-Means聚类的简单示例: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随机数据集
np.random.seed(42)
data = np.random.rand(100, 2)

# 使用K-Means进行聚类(假设要分成3个簇)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3)
kmeans.fit(data)

# 获取簇中心和分配结果
centroids = kmeans.cluster_centers_
labels = kmeans.labels_

# 打印结果
print("簇中心:")
print(centroids)
print("\n分配结果:")
print(labels)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数据集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关推荐
dlraba80215 分钟前
基于 OpenCV 与 SIFT 算法的指纹识别系统实现:从匹配到可视化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shizidushu18 分钟前
Hugging Face NLP课程学习记录 - 3. 微调一个预训练模型
人工智能·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微调·huggingface
格林威22 分钟前
机器视觉在半导体制造中有哪些检测应用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yolo·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制造·相机
岁忧22 分钟前
(LeetCode 每日一题) 3541. 找到频率最高的元音和辅音 (哈希表)
java·c++·算法·leetcode·go·散列表
pusue_the_sun30 分钟前
每日算法题推送
算法·双指针
月岛雫-38 分钟前
“单标签/多标签” vs “二分类/多分类”
人工智能·分类·数据挖掘
KyollBM1 小时前
【Luogu】P9809 [SHOI2006] 作业 Homework (根号算法)
算法
jmxwzy1 小时前
leetcode274.H指数
算法
云卓SKYDROID1 小时前
无人机飞行速度模块技术要点概述
人工智能·无人机·飞行速度·高科技·云卓科技
纪元A梦1 小时前
贪心算法应用:信用评分分箱问题详解
java·算法·贪心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