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篇:垃圾回收算法

标记清除

通过遍历GC Root后得到不再被引用的对象,对没被引用的对象做一个标记处理,然后对其进行清除。

优点:速度快

缺点:会产生内存碎片,可能会导致空闲的内存足够保存对象,但由于不连续而保存失败。

标记整理

和标记清除差不多类似,但不同的是它会对清理过的内存进行一个整理,不会产生内存碎片。

优点:没有内存碎片

缺点:涉及到内存地址移动,如果程序中引用变量的内存地址改变还需要进行修改。速度慢

复制算法

需要两块区域,一份From和一份To,将From中存活的区域进行一个复制到To区域。

复制完成后,清空From所用内存,并交换From与To的区域,使得To区域保持空

优点:不会产生内存碎片

缺点:需要双倍的内存空间

分代算法

在JVM中,垃圾回收通常是以上三种垃圾回收机制一起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一种

新生代中,需要保存用完就可以回收的对象,清理比较频繁,而老年代保存的是需要长久使用的对象,因此清理频率低,同时清理速度慢。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垃圾清理算法。在JVM中,使用的就是分代算法

所谓伊甸园,就是诞生对象的区域。不管是什么对象,都先存储在伊甸园。如下图所示,当伊甸园不满足容纳新的对象时,会进行一次小的垃圾回收(Minor GC),会将伊甸园中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幸存区To中并且记录对象存活次数(每执行一次垃圾回收,所有没被回收的对象生命值+1,当生命值超过一定值后(最大为15次),则会放入老年代区域),然后将伊甸园内存清空,交换From与To的内存区域。等到下一次执行Minor GC时,除了扫描伊甸园存活对象之外还要扫描幸存区From中的对象,然后将所有存活的对象存放在幸存区To中后交换From与To的内存区域。

当所有的区域都不能够满足容纳新的对象时,先回进行一次Minor GC,当回收完依旧无法满足容纳新对象则会进行一次大的垃圾回收Full GC,此次回收会对所有的区域进行垃圾回收

当进行垃圾回收时,会暂停所用的用户线程(stop the world,即STW),因为涉及到了内存地址变化,所以其他线程都会停止等到垃圾回收结束后才会接着进行。

相关推荐
CoovallyAIHub6 小时前
中科大DSAI Lab团队多篇论文入选ICCV 2025,推动三维视觉与泛化感知技术突破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NAGNIP7 小时前
Serverless 架构下的大模型框架落地实践
算法·架构
moonlifesudo7 小时前
半开区间和开区间的两个二分模版
算法
moonlifesudo8 小时前
300:最长递增子序列
算法
CoovallyAIHub13 小时前
港大&字节重磅发布DanceGRPO:突破视觉生成RLHF瓶颈,多项任务性能提升超180%!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CoovallyAIHub13 小时前
英伟达ViPE重磅发布!解决3D感知难题,SLAM+深度学习完美融合(附带数据集下载地址)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佛祖让我来巡山1 天前
深入理解JVM内存分配机制:大对象处理、年龄判定与空间担保
jvm·内存分配·大对象处理·空间担保·年龄判定
聚客AI1 天前
🙋‍♀️Transformer训练与推理全流程:从输入处理到输出生成
人工智能·算法·llm
大怪v1 天前
前端:人工智能?我也会啊!来个花活,😎😎😎“自动驾驶”整起!
前端·javascript·算法
惯导马工1 天前
【论文导读】ORB-SLAM3:An Accurate Open-Source Library for Visual, Visual-Inertial and
深度学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