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P5-彭薇薇:脑电信号的预处理及数据分析要点

彭薇薇:脑电信号的预处理及数据分析要点

脑电

脑电是神经活动的测量方法,在不同位置测量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大脑皮层表面测量的是ECoG,在头皮测量的是EEG。除了EEG是无损的,其他都是有损的。

脑电信号采集系统

下面是完整的脑电采集系统,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给被试者发送刺激信号的同时,也需要给放大器发送一个marker,这个是为了标记刺激开始时间。

下面是采集到的脑电数据,横轴是时间,纵轴每一行是一个电极。下面大概是10s的数据,时间点数取决于采样率,比如说采样率是100Hz,那就是每1ms就会采集一个点。

电极的放置

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 是国际脑电图学会规定的标准电极放置法,如下图所示:

将从鼻根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连线称为矢状线 ,将耳前凹之间的左右连线称为冠状线 ,两条线的焦点在头顶为Cz电极的位置。

  • 矢状线由前到后依次为Fpz、Fz、Cz、Pz和Oz,除Fpz与鼻根,Oz与枕外粗隆的距离为矢状线长度的10%外,其余点间距为矢状线长度的20%
  • 沿着冠状线,从左耳前凹10%处,依次为T3、C3、Cz、C4、T4,各点之间的距离均为冠状线长度的20%

在10-20的基础之上,在10%位置上进行电极的扩展,便得到10-10系统。

伪迹

采集的脑电信号难以避免会有许多伪迹,比如肌电、心电等。

下面是一个例子,左上图是我们理想上想要得到的蝴蝶图,左下图是实际采集到的带有伪迹的蝴蝶图。

对蝴蝶图的每一个时间点计算GFP,会得到右上图,很明显信噪比较高的蝴蝶图计算得到的GFP波形光滑,成分清晰 ,低信噪比时,尽管有相似的波形,但成分的清晰程度受到噪声的显著影响。
伪迹的类型

EEG数据采集时,伪迹是一定存在的。伪迹无时无刻伴随着EEG信号的采集。

伪迹的波形

生理伪迹

肌电伪迹主要是头部和颈部肌肉收缩,通常来自于颞叶区域 (有于颞叶区域肌肉收缩)、额叶区域 (由于面部肌肉收缩)或颞-枕 区域(由于颈部肌肉的收缩)。

如何消除肌电伪迹,可以通过平均叠加的方法。

如何消除心电伪迹,一般的方法是,在采集脑电的时候,同步采集心电信号,如果信号轨迹和心电信号相似的话,那就很可能是心电伪迹。

非生理伪迹

大部分由于脑环境和采集设备的问题

如何减轻伪迹干扰效应

Q: EEG中的伪迹会带来哪些问题?

A: 1)伪迹会降低叠加平均后ERP波形的信噪比 ,从而降低实验组或条件之间发现的显著差异的可能性

2)一些类型的伪迹可能不是随机的,而是系统性出现的,如某些伪迹是和刺激所定的

3)ERP实验中常见的最常见的伪迹是有眨眼和眼动引起的生理伪迹,而它们都会改变感官输入,可能是重要的混淆因素。
Q: 减轻伪迹干扰效应的两类方法

A: 1)伪迹排除:将污染的试次从叠加平均波形中排除

2)伪迹矫正:估计伪迹对ERPs的影响,然后运用矫正程序来检出估计出的伪迹成分

EEG预处理

基本原则:尽可能的保留数据原貌,相对原则

滤波

滤波,对特定频率进行有效提取,并对提取部分进行特定的处理(增益、衰减、滤除)。

  • 低通滤波:保留低于某下限的低频信号,去除或减弱高于该值的信号
  • 高通滤波:高频可以通过,去除低频
  • 带通滤波:保留某上下限值之间的信号
  • 凹陷滤波:去除某上线限之间的信号,保留在此之外的信号。

    下面是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的一个例子,初始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如下图所示。

    当使用40Hz的低通滤波来过滤掉高于40Hz的频率,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信号的波形变得更加光滑了。

    在此基础上使用1Hz的高通滤波来过滤掉低于1Hz的频率成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对波形的影响,如下图所示,高通滤波是过滤掉高于一定频率的信号,会使信号有一些失真;低通滤波是过滤掉低于一定频率的信号,会使信号波形变得平滑。

    那么不同频率的高通滤波对信号有什么影响呢?下面进行了一个实验,数据均进行30Hz的低通滤波,并进行7中不同的高通滤波:DC(no filter)、0.01Hz、0.1Hz、0.3Hz、0.5Hz、0.7Hz、1Hz。可以看到,高通滤波实验的频率越高,衰减越多,而且可能会诱发一些假的波峰。

    使用滤波的注意点如下:

重参考

下图是几个参考的选择,没有最优选择,需要根据实验去抉择。

分段和基线矫正

比如ERP实验中,给予某种刺激后采集被试者的脑电信号,可以重复给予100次刺激,最后将这一百次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段平均得到最后的脑电。分段就是每次实验以刺激点为零点,选择一定的时间窗口作为一个epoch。

分段前的数据是二维数据(时间点x电极),分段后变为三维数据(时间点x电极xtrail)。

Q:什么是基线?

A:基线是指在刺激或任务开始之前的EEG信号水平,通常代表了静息或无刺激条件下的脑电活动。

基线校正的目的是将整个EEG信号的基线水平调整为零,以便更好地分析和比较不同时间点或条件下的EEG活动。这样做可以消除或减小基线偏移对后续信号处理和分析的影响。

基线校正通常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 选择基线时段: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基线时段,这是在刺激或任务开始之前的一个时间段,通常是在刺激或任务之前的几百毫秒。基线时段应该是没有刺激或任务相关活动的平稳EEG信号。
  • 计算基线平均值:在选择的基线时段内,计算每个电极通道的平均值或中值。这个平均值或中值将被认为是基线水平。
  • 基线校正:将每个时间点的EEG信号减去对应电极通道的基线平均值。这将使基线水平被调整为零,而信号的相对变化更加突出。

坏段剔除

坏导剔除/插值

有些电极可能由于时间问题损坏,需要剔除或者利用插值给坏电极一个值。直接剔除的缺点是会导致被试的电极数去其他被试不同,后续计算处理较麻烦;插值的缺点是会降低空间分辨率。

独立成分分析(ICA)

假设观测信号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成分混合而成 ,可以使用线性混合模型来描述这种混合过程。线性混合模型可以表示为 X = AS,其中 X 是观测信号矩阵,A 是混合矩阵,S 是独立成分矩阵。ICA的目标是估计混合矩阵 A 的逆矩阵,即 W = A^-1 。这个逆矩阵用于将观测信号 X 转换为独立成分 S。独立成分矩阵 S 包含了相互独立的成分信号,每个成分信号对应一个独立的脑电活动。

然后我们从分离出来的多个脑电活动中选择我们需要的脑电 ,去除噪声,比如肌电和眼动等。

下面是典型的噪声的伪迹




事件相关电位(ERPs)


如何获取ERPs?

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刺激,然后进行分段,下图红线表示每次刺激的时间点,矩阵代表分段的时间窗口。六次实验事件分别是x、x、o、o、x、x。

然后对相同刺激的实验分别进行叠加求平均,得到ERPs。

相关推荐
云天徽上1 小时前
【数据可视化】全国星巴克门店可视化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大嘴吧Lucy1 小时前
大模型 | AI驱动的数据分析:利用自然语言实现数据查询到可视化呈现
人工智能·信息可视化·数据分析
大乔乔布斯2 小时前
数据挖掘常用算法模型简介
决策树·数据挖掘·线性回归
周杰伦_Jay3 小时前
简洁明了:介绍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大模型和小模型、模型分类、发展历程、泛化和微调)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生成对抗网络·分类·数据挖掘·transformer
怪小庄吖4 小时前
翻译:How do I reset my FPGA?
经验分享·嵌入式硬件·fpga开发·硬件架构·硬件工程·信息与通信·信号处理
浏览器爱好者18 小时前
如何在Python中进行数据分析?
开发语言·python·数据分析
network_tester20 小时前
手机网络性能测试仪器介绍
网络·网络协议·tcp/ip·测试工具·信息与通信·信号处理·tcpdump
希艾席蒂恩1 天前
专业数据分析不止于Tableau,四款小众报表工具解析
大数据·信息可视化·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报表工具
spssau1 天前
2025美赛倒计时,数学建模五类模型40+常用算法及算法手册汇总
算法·数学建模·数据分析·spssau
JZC_xiaozhong1 天前
低空经济中的数据孤岛难题,KPaaS如何破局?
大数据·运维·数据仓库·安全·ci/cd·数据分析·数据库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