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篇:垃圾回收器

串行垃圾回收器

单线程实现垃圾回收,适合堆内存比较小的场景,如个人电脑

吞吐量优先

多线程实现,适合堆内存比较大的场景(服务器)

优点:让单位时间内,垃圾回收的时间尽可能短(比如一个小时内进行了2次垃圾回收,一次回收需要0.2秒,那么一共需要0.4秒,单位时间内垃圾回收时间在总运行的时间的占比叫吞吐量,占比越低,吞吐量越高)

CMS垃圾回收器

多线程实现,适合堆内存比较大的场景(服务器)

优点:尽可能的让单次垃圾回收时间短(在一个小时内,进行了五次垃圾回收,但是每次回收时间都是0.1秒,那么一个小时内,垃圾回收总时间就是0.5秒)

缺点:由于采用的是标记清除的算法,因此会产生内存碎片,当新的对象无法添加时,会进行串行清除,这会导致清理时间过长。

  • 初始标记:主要是标记GC Roots的直接引用对象
  • 并发标记:遍历初始标记中标记的对象,标记存活对象
  • 重新标记:矫正并发标记,如果在并发标记中其他用户线程创建了新的对象不需要回收,对其进行标记
  • 并发清理:对没有标记的对象进行回收。

G1垃圾回收器

G1垃圾回收器在JDK9之后取代了CMS回收器。G1回收器更注重吞吐量与低延迟,默认的最大暂停时间为200ms。适合超大堆内存使用,会将堆内存划分多个大小相等的(1M、2M、4M、8M等)Region,每个Region都可以充当伊甸园,幸存区与老年代角色。整体采用标记整理算法,区域之间采用复制算法。

相关的JVM参数

-XX:+UseG1GC 使用G1垃圾回收器

-XX:G1HeapRegionsize=size 设置Region大小

-XX:MaxGCPauseMillis=time 设置最大暂停时间

G1的三种垃圾回收阶段

Young Collection新生代收集阶段

此阶段会产生STW的结果

Young Collection +CM新生代收集+并发标记阶段

在Young GC时会对其进行GC Roots的初始标记。

老年代区域占堆内存比例超过阈值时,会对其进行并发标记。默认为45%,修改阈值的JVM参数为: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percent

Mixed Collection混合收集阶段

会对伊甸园,幸存区以及老年代进行全面垃圾回收,在老年代垃圾回收时为了满足JVM中的最大GC暂停时间参数来决定具体回收哪些区域的老年代(优先选择回收过后释放的内存空间最大的区域),在这个阶段会STW。

相关推荐
狂奔小菜鸡21 分钟前
Day18 | 深入理解Object类
java·后端·java ee
jiayong2321 分钟前
Maven NUL文件问题 - 解决方案实施报告
java·maven
未秃头的程序猿23 分钟前
🔒 从单机到分布式:三大锁机制深度剖析与实战指南
java·后端
大猫子的技术日记25 分钟前
[百题重刷]前缀和 + Hash 表:缓存思想, 消除重复计算
java·缓存·哈希算法
s***353040 分钟前
Spring Boot3.x集成Flowable7.x(一)Spring Boot集成与设计、部署、发起、完成简单流程
java·spring boot·后端
rafael(一只小鱼)1 小时前
AI运维开发平台学习
java·开发语言
散峰而望1 小时前
C++数组(三)(算法竞赛)
开发语言·c++·算法·github
空空kkk1 小时前
SpringMVC——IO笔记
java·io
q***95221 小时前
SpringMVC 请求参数接收
前端·javascript·算法
初级炼丹师(爱说实话版)1 小时前
多进程与多线程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总结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