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G——程序化地形生成(1)

前言

接触了半年多Houdini,佛系研究了一下PCG(Procedural Content Generation)相关的技术,这真是个好东西,赶在年前写个总结。Houdini 一款DCC软件,功能又多又强(初学者,不敢瞎描述这款神器),基于节点的操作方式,非常适合PCG,也非常适合程序员,我觉得游戏客户端至少要掌握一款DCC软件,如果只能掌握一款DCC软件那首选Houdini。PCG(Procedural Content Generation) 可以是程序化生成任何东西,这里主要研究程序化生成地形。

游戏中大场景越大,投入的人力,时间越多。如何通过程序来降本增效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事情。程序按照一系列规则执行,程序化就是建立一系列规则并实现。这跟流水线的道理是一样的,把流水线的流程设计好,每个节点功能实现好,就可以自动化高效运作。但它跟传统的人工相比也并非全是优势,毕竟人工可以为所欲为,而程序只能根据规则执行,如果规则事无巨细则导致程序极其复杂,难以维护。简而言之,程序化可以节省成本,快速迭代,快速产出,人工可以打磨细节,让两者保持平衡,相互协作是PCG需要慎重考虑的,平衡的好则朝九晚六,平衡的不好则996ICU。

这篇文章主要记录我研究PCG的一些概述。

正文

本文包含了地形,河流,路网,植被生成。

地形生成

地形乃场景的基础,我将地形分为平原,高地,山脉,通过线段勾勒形状。

平原

通过线段勾勒出基本形状,然后投影在HeightField上,再重映射高度,平滑边缘让其跟海面自然衔接。

  • 平滑边缘
  • 重映射高度

高地

在平原上拔地而起的高地,高地的特征是:拔地而起,顶部平坦,有近乎垂直的斜坡。我希望远看或某些角度看高地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但它始终有路径可以从山脚抵达山顶(方便后续实现盘山路)。

高地的生成依旧通过线段勾勒出形状,随后将高地按层高切成若干层,层与层之间彼此连接,从边缘计算出一条可经过所有层的路径,这样就能保证始终有一条路径可以从山脚通往山顶。

  • 分层

方法是,将高度除以层高得到层数,通过voronoifracture将平面分层,然后计算每一层跟周围层的连接关系,这样连接层数最少的必然在边缘,可以将它作为上山的起点,从起点开始计算出一条经过所有层的路径,路径经过的层逐渐升高。

实现如下:

C++ 复制代码
int first(int numprim)
{
    int count = 0;
    int pridx = 0;
    for (int i = 0; i != numprim; ++i)
    {
        int link_prims[] = prim(0, "link_prims", i);
        if (count == 0 || len(link_prims) < count)
        {
            count = len(link_prims);
            pridx = i;
        }
    }
    return pridx;
}

int has(int arr[]; int val)
{
    return find(arr, val) >= 0;
}

int handle_cell(int top; int trace[], close[], close_top[])
{
    int finish = 1;
    int close_beg = close_top[-1];
    int link_prims[] = prim(0, "link_prims", top);
    for (int i = 0; i != len(link_prims); ++i)
    {
        if (has(trace, link_prims[i])) { continue; }

        if (has(close[close_beg:], link_prims[i]))
        {
            continue;
        }

        append(close, link_prims[i]);
        append(trace, link_prims[i]);
        append(close_top, len(close));
        finish = 0;
        break;
    }
    return finish;
}

//  路径记录在trace
//  已知不可走路径记录在close
//  close_top跟trace一一对应, 记录在close中的起始索引
//  即close[close_top[-1]: ]是trace[-1]所对应的close
int trace[];
int close[];
int close_top[];
append(trace,     first(@numprim));
append(close_top,               0);

for (; i@cell_count != len(trace); )
{
    int finish = handle_cell(trace[-1], trace, close, close_top);
    if (finish)
    {
        if (i@cell_count == len(trace))
        {
            break;
        }
        close = close[:close_top[-1]];
        pop(trace,     -1);
        pop(close_top, -1);
    }
}

for (int i = 0; i != len(trace); ++i)
{
    setprimattrib(0, "priority", trace[i], i);
}

如果把层作为一个整体升高,则会出现断层,还需要将层与层的共边修正形成类似斜坡。

思路是,计算每个点连接的层,如果连接层中有比当前层恰好高一级的层,则说明这个顶点需要向上抬升。

接下来将生成的mesh投影到HeightField,再平滑边缘即可。

山脉

山脉依旧通过线段勾勒出形状,再remesh,并计算每个点到边缘的距离来控制高度,高度可以通过曲线控制,来达到越往中心越高的非线性高度。

风化

最后将地形风化,并将凹陷的地面补平,让它有更多的平地。

  • 填补凹陷

这一步可有可无,我觉得游戏中的地形要充足利用,平坦地面更适合二次开发。

水域生成

水域包含:海,河流,湖泊。

将HeightField转化为Mesh,再将海平线以上的Prim删除。

湖泊生成

用线段勾勒出湖泊,将湖泊覆盖的地形压低至湖泊最低高度形成湖岸,再将地形依据离岸边的距离压低至湖泊深度,形成漏斗形状(通过曲线控制,并非一定是漏斗)

河流生成

用线段勾勒出河流,河流可以从一条河变成两条河也可以从两条河变成一条河,河流从高处流往低处,经过高低差较大的地形时形成瀑布,河流始终从湖泊流向湖泊或大海。

  • 勾勒河流

用线段勾勒河流,线段可以连接汇合成一条亦可分裂成两条。

  • 确定流向

线段吸附在地面上,将线段末端更高的点作为河流源头,并从源头到末端将点下压,确保每个点都不高于前一个点(源头是第一个点),这样就可以保证河流永远都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线段会彼此相邻,比如A线段相邻B线段,而B是A的分支,那么应该先将A执行上述步骤,再执行B,以此类推,通过BFS算法来计算顺序,将最先画的线段作为第一条线段(河),加入到队列,然后执行算法:

  1. 从队列弹出一个线段
  2. 遍历线段的每一个顶点
  3. 将相邻且没有处理过的线段加入到队列
  4. 返回第一步,直到处理完所有线段

这样线段就有了确定的顺序,先从第一条开始,然后与它相邻的第一条线段,第二条线段......,与它相邻的第一条线段的第一条线段,第二条线段......

具体实现如下:

C++ 复制代码
int has(int prim_has[]; int pridx)
{
    return find( prim_has, pridx) >= 0;
}

void insert_prim(int pridxs[], prim_que[], prim_has[])
{
    for (int pridx : pridxs)
    {
        if (!has(prim_has, pridx))
        {
            append(prim_que, pridx);
            append(prim_has, pridx);
        }
    }
}

int downflow_pt(int ptidxs[]; vector global_pos[])
{
    int is_swap = 0;
    vector first = global_pos[ptidxs[ 0]];
    vector last  = global_pos[ptidxs[-1]];
    
    if (first.y < last.y)
    {
        ptidxs = reverse(ptidxs);
        vector temp = last;
        last = first;
        first = temp;
        is_swap = 1;
    }
    
    for (int i = 0; i != len(ptidxs); ++i)
    {
        vector pos = global_pos[ptidxs[i]];
        pos.y = min(first.y, pos.y);
        pos.y = max(last.y,  pos.y);
        global_pos[ptidxs[i]] = pos;
        first = pos;
    }
    return is_swap;
}

void handle_prim(int pridx; int prim_que[], prim_has[]; vector global_pos[])
{
    int prim_ps[] = primpoints(0, pridx);
    for (int i = 0; i != len(prim_ps); ++i)
    {
        int cross_count = neighbourcount(0, prim_ps[i]);
        if (cross_count > 2)
        {
            int point_prs[] = pointprims(0, prim_ps[i]);
            insert_prim(point_prs, prim_que, prim_has);
        }
    }
    if (downflow_pt(prim_ps, global_pos))
    {
        setprimgroup(0, "reverse", pridx, 1);
    }
    else
    {
        setprimgroup(0, "reverse", pridx, 0);
    }
}

vector global_pos[];
for (int i = 0; i != @numpt; ++i)
{
    vector pos = point(0, "P", i);
    append(global_pos, pos);
}

int prim_que[];
int prim_has[];
append(prim_que, 0);
append(prim_has, 0);
for (; len(prim_que) != 0; )
{
    int top = pop(prim_que, 0);
    handle_prim(top, prim_que, prim_has, global_pos);
}

for (int i = 0; i != @numpt; ++i)
{
    setpointattrib(0, "P", i, global_pos[i]);
}

这一步之后,每一条线段都是从高处流往低处。

  • 标记交叉口

点如果连接数超过2个表示该点是一个交叉口(只处理三岔口),然后将连接该点的3个方向线段都往远推移。

  • 生成瀑布

给定一个高度差阈值,如果点与上一个点的高度大于该阈值则形成瀑布,再给定一个长度,如果超出这个长度则是另一个瀑布,这样来形成连续瀑布的效果(demo没有呈现连续瀑布)。

  • 避免重叠

接下来尝试性生成河面,并将高度归零,测试河面是否会重叠(急弯处会重叠),如果有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河面收窄。

  • 生成交叉口

这一步生成交叉口河面,在前面已经确定了交叉点,这一步需要将交叉点跟与之相邻的3个点提取总共4个点,将交叉点与其他3个点按顺时针重新连接新的prim,并计算出每个顶点的法线,随后将顶点向法线方向移动河面宽度,这样既可跟河面缝合。

  • 河面生成

将交叉口从线段中剔除,然后将Line CopyToPoints,再Skin既可。

另外PolyScalpel很好用,它可以用点将线段切开。

  • 河道生成

首先将地面抬升至河面以上,确保地面能完全盖住河面。

随后下挖河道,距离线段越近则越深,线段上有河宽信息,所以可以得出河道宽度,可通过曲线控制下挖力度。

最后平滑河岸和河道底部。

生成路网

路的作用是连接,它可以连接两个据点,也可以连接两个村庄。

规划道路

用线段勾勒出目的地和连通关系。

生成寻路地图

将HeightField转化为点阵,将不可寻路的点剔除,例如:海洋,湖泊,村庄等。

将位于河岸的点单独提取,并连接成河岸线,然后并入原先得点阵中。

提取河岸线的思路是,先提取河岸点阵,然后让其相互连通,随后计算点到点的路径,保留最长那条路径。

接下来将点阵连接生成路线图,可以给定一个高度阈值,如果相连高度差大于这个阈值则不连接,这样就不会出现陡峭的路线。

接下来将河岸与河岸连接让其可以跨河通行。思路是,遍历每个河岸点,搜索附近一定距离的其他河岸点(不归属于同一个prim则表示其他河岸点)。

排除跟河岸不垂直的通行路线,用一张截图来说明河岸通行的限制。

此时一个河岸点会连接对岸多个河岸点,这时候只要保留最短那条路径既可。

接下来是最后一步,由于河岸点距离河岸非常近,它只适合移动到对岸,并不适合在同一个岸边生成道路,所以还需要将河岸之间的连接切断。

至此,地图生成完毕,就可以用于寻路了。

生成路径

寻路可以用findshortestpath节点,它的Custom Edge Cost属性可以支持表达式,因此这里我让它的垂直和拐弯的寻路开销变大,这样它就会优先平坦少转向的路线,加上此前的高地生成逻辑,那么生成盘山路也不在话下。这两个参数都可通过曲线控制,可以让它的开销非线性变化。

实现如下:

C++ 复制代码
if($PT == $PTSTART, 0, ch("horizontal_factor") * chramp("horizontal_cost", 
    1 - max(0, dot(normalize(vector3($TX - $TX0,          0, $TZ - $TZ0)),
                   normalize(vector3($TX2 - $TX,          0, $TZ2 - $TZ)))), 0))
+
ch("vertical_factor") * chramp("vertical_cost",
    1 - max(0, dot(normalize(vector3($TX2 - $TX,          0, $TZ2 - $TZ)),
                   normalize(vector3($TX2 - $TX, $TY2 - $TY, $TZ2 - $TZ)))), 0)
  • 优化路线

将太靠近的路线合并为一条,形成交汇。

  • 平滑交叉口

将道路交叉口平滑,正常来讲,交叉口都是出现在相对平坦的路上。另外让交叉口附近的路变得平坦也方便道路生成的更实用和好看。

标记桥梁

将位于河流的路线标记为桥梁,同时将桥梁前后的路线平滑(架桥之前肯定得把放墩子的地面铺平)。

生成道路

将桥梁部分从路径中剔除,然后将HeightField沿着路径压平形成道路。

然后在桥梁的位置生成桥模型。

植被生成

植被做的比较随意,把需要有植被的部分用mask标记,然后HeightField Scatter就行了。

树从土里长出,会让根部的土地微微凸起。

在随便撒点石头,石头跟树的分布不同,树可以长在斜坡上,石头通常都会在容易积水的凹陷位置。

完结

相关推荐
股票程序交易接口1 个月前
期货交易程序化,哪些API可供选择及如何使用?
api·策略·程序化·股票api接口·股票量化接口·期货交易
田本初1 个月前
【CSS】houdini自定义CSS属性实现渐变色旋转动画
前端·css·houdini
挨代码3 个月前
XGen —— 导入Hou
houdini
黑无天大人5 个月前
houdini 20视窗卡bug脚本开发小记
bug·houdini
挨代码10 个月前
RBD —— 不同材质破碎
houdini
qq_3923999010 个月前
houdini relate graph
houdini
qq_3923999010 个月前
houdini rnn
houdini
qq_3923999010 个月前
houdini microscope
houdini
挨代码1 年前
Geometry —— Fur
houd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