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冒泡排序介绍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冒泡排序。

以下是使用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的示例代码:

c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 外层循环控制遍历轮数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 // 内层循环负责每轮的比较和交换
            if (arr[j] > arr[j + 1]) {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arr[10] = {31, 15, 17, 21, 19, 16, 61, 11, 18, 41};

    bubbleSort(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 // 对数组进行排序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for (int i = 0; i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程序正常结束,返回0
    return 0;
}

在这段代码中,bubbleSort函数是冒泡排序的实现,它接受一个整数数组和数组的长度作为参数。函数中有两个嵌套的for循环,外层循环控制遍历的轮数,内层循环负责每轮中的比较和交换操作。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就交换它们的位置。这样,每一轮遍历后,最大的元素就会被"冒泡"到数列的末尾。

main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并调用bubbleSort函数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并打印出排序后的结果。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待排序数组的长度。因此,对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冒泡排序可能不是最高效的选择。但是,由于其算法实现简单,常被用作教学示例或在小规模数据排序中使用。

相关推荐
rit843249913 分钟前
人工鱼群算法AFS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提高故障分类精度
算法·支持向量机·分类
叫我木子18 分钟前
c语言,识别到黑色就自动开枪,4399单击游戏狙击战场,源码分享,豆包ai出品
c语言·人工智能·游戏
l1t19 分钟前
对expat库XML_Parse函数调用优化的测试
xml·c语言·解析器·expat
佩佩(@ 。 @)36 分钟前
嵌入式:走馬燈-stm32GPIOF_LED9、10; GPIOE_D10、D12 流水綫蜂鸣器
stm32·嵌入式硬件·算法
知彼解己42 分钟前
字符串大数相加:从初稿到优化的思路演进
java·开发语言·算法
haing20191 小时前
使用deboor法计算三次B样条曲线在参数为u处的位置的方法介绍
算法·b样条曲线·deboor
qq_352109521 小时前
旋转数字矩阵 od
算法
大阳1231 小时前
51单片机4(温度传感器DS18B20)
开发语言·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算法·51单片机
iナナ1 小时前
Java优选算法——二分查找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l1t2 小时前
利用美团龙猫添加xlsx的sheet.xml读取sharedStrings.xml中共享字符串输出到csv功能
xml·c语言·数据结构·人工智能·算法·解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