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冒泡排序介绍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冒泡排序。

以下是使用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的示例代码:

c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 外层循环控制遍历轮数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 // 内层循环负责每轮的比较和交换
            if (arr[j] > arr[j + 1]) {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arr[10] = {31, 15, 17, 21, 19, 16, 61, 11, 18, 41};

    bubbleSort(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 // 对数组进行排序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for (int i = 0; i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程序正常结束,返回0
    return 0;
}

在这段代码中,bubbleSort函数是冒泡排序的实现,它接受一个整数数组和数组的长度作为参数。函数中有两个嵌套的for循环,外层循环控制遍历的轮数,内层循环负责每轮中的比较和交换操作。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就交换它们的位置。这样,每一轮遍历后,最大的元素就会被"冒泡"到数列的末尾。

main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并调用bubbleSort函数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并打印出排序后的结果。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待排序数组的长度。因此,对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冒泡排序可能不是最高效的选择。但是,由于其算法实现简单,常被用作教学示例或在小规模数据排序中使用。

相关推荐
hn小菜鸡6 小时前
LeetCode 377.组合总和IV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Deepoch6 小时前
Deepoc 大模型:无人机行业的智能变革引擎
人工智能·科技·算法·ai·动态规划·无人机
heimeiyingwang9 天前
【深度学习加速探秘】Winograd 卷积算法:让计算效率 “飞” 起来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
时空自由民.9 天前
C++ 不同线程之间传值
开发语言·c++·算法
ai小鬼头9 天前
AIStarter开发者熊哥分享|低成本部署AI项目的实战经验
后端·算法·架构
小白菜3336669 天前
DAY 37 早停策略和模型权重的保存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
zeroporn9 天前
以玄幻小说方式打开深度学习词嵌入算法!! 使用Skip-gram来完成 Word2Vec 词嵌入(Embedding)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embedding·word2vec·skip-gram
亮亮爱刷题9 天前
飞往大厂梦之算法提升-7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动态规划
_周游9 天前
【数据结构】_二叉树OJ第二弹(返回数组的遍历专题)
数据结构·算法
双叶8369 天前
(C语言)Map数组的实现(数据结构)(链表)(指针)
c语言·数据结构·c++·算法·链表·哈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