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冒泡排序介绍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冒泡排序。

以下是使用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的示例代码:

c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 外层循环控制遍历轮数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 // 内层循环负责每轮的比较和交换
            if (arr[j] > arr[j + 1]) {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arr[10] = {31, 15, 17, 21, 19, 16, 61, 11, 18, 41};

    bubbleSort(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 // 对数组进行排序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for (int i = 0; i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程序正常结束,返回0
    return 0;
}

在这段代码中,bubbleSort函数是冒泡排序的实现,它接受一个整数数组和数组的长度作为参数。函数中有两个嵌套的for循环,外层循环控制遍历的轮数,内层循环负责每轮中的比较和交换操作。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就交换它们的位置。这样,每一轮遍历后,最大的元素就会被"冒泡"到数列的末尾。

main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并调用bubbleSort函数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并打印出排序后的结果。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待排序数组的长度。因此,对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冒泡排序可能不是最高效的选择。但是,由于其算法实现简单,常被用作教学示例或在小规模数据排序中使用。

相关推荐
f***019314 分钟前
CC++链接数据库(MySQL)超级详细指南
c语言·数据库·c++
north_eagle39 分钟前
向量搜索技术深度研究报告:架构原理、核心算法与企业级应用范式
算法·架构
椰萝Yerosius1 小时前
[题解]2024CCPC郑州站——Z-order Curve
c++·算法
小曹要微笑1 小时前
STM32F7 时钟树简讲(快速入门)
c语言·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算法
南山安2 小时前
栈(Stack):从“弹夹”到算法面试题的进阶之路
javascript·算法·面试
2301_764441332 小时前
Python构建输入法应用
开发语言·python·算法
AI科技星3 小时前
为什么变化的电磁场才产生引力场?—— 统一场论揭示的时空动力学本质
数据结构·人工智能·经验分享·算法·计算机视觉
TheLegendMe3 小时前
贪心+线程安全单例
算法·哈希算法
前端世界4 小时前
float 还是 double?用储罐体积计算带你看懂 C 语言浮点数的真实世界坑
java·c语言·开发语言
豐儀麟阁贵4 小时前
8.5在方法中抛出异常
java·开发语言·前端·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