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冒泡排序介绍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冒泡排序。

以下是使用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的示例代码:

c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 外层循环控制遍历轮数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 // 内层循环负责每轮的比较和交换
            if (arr[j] > arr[j + 1]) {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arr[10] = {31, 15, 17, 21, 19, 16, 61, 11, 18, 41};

    bubbleSort(arr, sizeof(arr) / sizeof(arr[0])); // 对数组进行排序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for (int i = 0; i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程序正常结束,返回0
    return 0;
}

在这段代码中,bubbleSort函数是冒泡排序的实现,它接受一个整数数组和数组的长度作为参数。函数中有两个嵌套的for循环,外层循环控制遍历的轮数,内层循环负责每轮中的比较和交换操作。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就交换它们的位置。这样,每一轮遍历后,最大的元素就会被"冒泡"到数列的末尾。

main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并调用bubbleSort函数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并打印出排序后的结果。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待排序数组的长度。因此,对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冒泡排序可能不是最高效的选择。但是,由于其算法实现简单,常被用作教学示例或在小规模数据排序中使用。

相关推荐
曙曙学编程3 分钟前
stm32——GPIO
c语言·c++·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你知道网上冲浪吗11 分钟前
【原创理论】Stochastic Coupled Dyadic System (SCDS):一个用于两性关系动力学建模的随机耦合系统框架
python·算法·数学建模·数值分析
地平线开发者2 小时前
征程 6 | PTQ 精度调优辅助代码,总有你用得上的
算法·自动驾驶
Tisfy2 小时前
LeetCode 837.新 21 点:动态规划+滑动窗口
数学·算法·leetcode·动态规划·dp·滑动窗口·概率
CoovallyAIHub2 小时前
为高空安全上双保险!无人机AI护航,YOLOv5秒判安全带,守护施工生命线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huangzixuan10073 小时前
08.18总结
算法·深度优先·图论
逆向菜鸟3 小时前
【摧毁比特币】椭圆曲线象限细分求k-陈墨仙
python·算法
DolphinDB3 小时前
DolphinDB 回测插件快速上手
算法
利刃大大3 小时前
【动态规划:路径问题】最小路径和 && 地下城游戏
算法·动态规划·cpp·路径问题
武大打工仔4 小时前
用 Java 复现哲学家就餐问题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