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分支管理

分支管理

一.概念

在版本回退⾥,你已经知道,每次提交,Git都把它们串成⼀条时间线,这条时间线就可以理解为是⼀个分⽀。截⽌到⽬前,只有⼀条时间线,在Git⾥,这个分⽀叫主分⽀,即master分⽀。

每次提交,master分⽀都会向前移动⼀步,这样,随着你不断提交,master分⽀的线也越来越⻓,⽽HEAD只要⼀直指向master分⽀即可指向当前分⽀。可能到目前为止还很模糊,接下来结合例子一起看。

二.分支管理基本操作

1. 查看分支

git branch

目前为止我们只创建了master分支(这是默认创建的),那么前面的*代表什么呢?之前我们的HEAD指针一直指向master,所以当我们进行add操作时是一直向master分支里添加。而HEAD可以指向其它分支,被指向的分支就是当前正在工作的分支。 *出现在master前面就代表master正在工作。

2.创建分支

git branch+name

接下来看看.git下的变化。

看到heads下面多出了一个dev,接下来查看它们的内容。

我们知道master里是最新提交的commit ID,但dev里存的内容竟然与master一样。这是因为我们是基于当前最新提交而建立的分支。

3.切换工作分支

git checkout +分支名,加上-b选项表示如果没有就创建一个。

4.进行测试

对ReadMe文件进行修改,并提交。

接下来切回master分支,再看看ReadMe内容。

可以看到我们新加的内容没有了。

5.合并分支

用master分支和并dev分支,注意必须切回mater分支。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里打印出了Fast-forward(快速合并),为什么说快速呢?因为它是直接让master指向dev的本次提交,所以快。从这里你可以发现,在本次直接更改master指针没有问题,因为dev并没有对master内容进行修改,只是增加了一行,所以dev相当于向下兼容。如果dev里的数据是aaa,master里的数据是bbb,那么合并时应当保留谁,去除谁呢?

6.分支冲突

进行实验。在dev1分支上让ReadMe增加一行bbb,在master分支上增加一行aaa。

此时状态master和dev1都进行了提交:

再次进入ReadMe查看。

<<<<<到=====之间的代码都是当前分支的代码, ======到>>>>>之间的代码都是dev1分支的代码。这些都是冲突代码,git没办法解决,需要自己手动删除或保留代码。例如想保留bbb代码,那么只需要删除其它代码即可。

此时还需要再次提交。

此时状态master和dev1进行了合并:

这里再介绍一个命令,可以将上面的图打印出来,git log --graph --abbrev-commit。

7.分支删除

注意要删除某一分支,只能在其它分支上操作,例如我们要删除dev分支,就要在master或者除dev之外的其它分支上执行git branch -d dev。

三.分支管理策略

1.noff模式

通常合并分⽀时,如果可能,Git会采⽤ Fast forward 模式。在这种 Fast forward 模式下,删除分⽀后,查看分⽀历史时,会丢掉分⽀信息,看不出来最新提交到底是merge进来的还是正常提交的。但在合并冲突部分,我们也看到通过解决冲突问题,会再进⾏⼀次新的提交。那么这就不是 Fast forward 模式了(一般称为noff模式),这样的好处是,从分⽀历史上就可以看出分⽀信息。例如我们现在已经删除了在合并冲突部分创建的 dev1 分⽀,但依旧能看到master其实是由其他分⽀合并得到。
Git⽀持我们强制禁⽤ Fast forward 模式,那么就会在merge时⽣成⼀个新的 commit ,这样,从分⽀历史上就可以看出分⽀信息。命令:git merge --no-ff [分支名]。

fast模式

当我们使用fast forward模式,不会有分支信息。

master分支里的ReadMe

dev2里的ReadMe

将两者直接合并

没有分支信息

noff模式

master分支里的ReadMe

dev3分支里的ReadMe

使用noff合并(ps:由于写到这时xshell崩了,所以换了一个)

2.分支策略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应该按照⼏个基本原则进⾏分⽀管理:

⾸先,master分⽀应该是⾮常稳定的,也就是仅⽤来发布新版本,平时不能在上⾯⼲活;

那在哪⼲活呢?⼲活都在dev分⽀上,也就是说,dev分⽀是不稳定的,到某个时候,⽐如1.0版本发布时,再把dev分⽀合并到master上,在master分⽀发布1.0版本;你和你的⼩伙伴们每个⼈都在dev分⽀上⼲活,每个⼈都有⾃⼰的分⽀,时不时地往dev分⽀上合并就可以了。

通过这样的模式就能够实现多人协同开发了。

相关推荐
深空数字孪生4 小时前
储能调峰新实践:智慧能源平台如何保障风电消纳与电网稳定?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
百胜软件@百胜软件4 小时前
胜券POS:打造智能移动终端,让零售智慧运营触手可及
大数据
摩羯座-185690305945 小时前
Python数据可视化基础:使用Matplotlib绘制图表
大数据·python·信息可视化·matplotlib
雁于飞5 小时前
vscode中使用git、githup的基操
笔记·git·vscode·学习·elasticsearch·gitee·github
在未来等你5 小时前
Kafka面试精讲 Day 13:故障检测与自动恢复
大数据·分布式·面试·kafka·消息队列
jiedaodezhuti5 小时前
Flink通讯超时问题深度解析:Akka AskTimeoutException解决方案
大数据·flink
庄小焱6 小时前
大数据存储域——Kafka实战经验总结
大数据·kafka·大数据存储域
zskj_qcxjqr7 小时前
告别传统繁琐!七彩喜艾灸机器人:一键开启智能养生新时代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机器人
今生相伴9917 小时前
ELFK:企业级日志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从入门到精通
运维·elk·elasticsearch
每日新鲜事8 小时前
Saucony索康尼推出全新 WOOOLLY 运动生活羊毛系列 生动无理由,从专业跑步延展运动生活的每一刻
大数据·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