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到"云风"这个名字,是11年大学的操作系统课上。我不记得当时身为副教授老师的原话是怎样说的,只记得一个大意:"云风这个人,好厉害的,是一个网易的大牛。他将操作系统、计算机原理搞得超级透。他的文章也写得很好。"
老师课上提到过云风不止一次,我能感受到老师的崇拜与佩服。
后来自己进网易做小兵,只偶尔听到云风的传说。
"听说云风和老婆在珠江边散步,走着走着发现这个小区位置不错,就去这个小区买了一套房子。"
其中另一个印象最深刻处,是杰哥刚跳槽阿里时在群中的分享,杰哥发一张远远的云风侧面照:"传说中的云风,离我的位置大概10步之遥,一头长发,但是发量明显没有年轻时候多啊。"这是我感觉自己离云风最近的一次。
后来工作生活中,我会不时上"云风的博客"看看。我最喜欢看的,是云风对生活的分享(博客上大部分是技术文,需要耗脑力找资料才能看懂),得闲时,我甚至将他所有博客翻了个遍。
两个月前的网上冲浪,发现一本名叫《游戏之旅------我的编程感悟》的书,是云风的作品。出于对云风大大的崇拜与好奇,我快快地将这本书看完。
这本书,是云风于05年在他26岁时完成的。
这是一本小小传记,书中讲述了云风是怎样成为一个游戏程序员的,小小云风对游戏很感兴趣,他感兴趣的,不止游戏玩法本身,还在于游戏背后的实现方式。由兴趣出发,配以刨根问题的探索态度和勇于折腾的执行力,最终成就云风大大。
这是一本游戏程序员的行业指导书。最初的游戏制作,程序员是绝对核心,想法、美术和实现都自己来,随着机器性能的提升和游戏行业的精细化,程序这个角色慢慢分化为程序、策划和美术。
作为当今的游戏程序员,基础的技能有语言方向上的,C++需要精通,汇编也要熟悉,最底层指令的执行方式也需要了解;脚本是被需要的,它很灵活、能减少和底层的耦合度、降低开发门槛、增加代码复用性、方便更新且能帮助阻碍用户对游戏做逆向工程;然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语言如何多样化,程序依然是算法加上数据结构,设计与优化是不能不考虑这两项的;版本控制和调试技巧,也是重要的。
这是一本自我总结的书,书中有云风的成长经历,有云风的技术选用,也有梦话大话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正如云风大大自己所说:"终其整本书,虽然参考之书籍、网站、代码众多,但我自己都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相信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够看到一个从独立思考角度获得的知识体系,凌乱中不失一缕联系。"
我从书中感受到这种联系,那是一种对技能有过完整完善思考后的总结;我从书中感受到认真、诚恳、自信和自驱,那是一种基于热爱的钻研与实践,比如云风学英语的方式是直接翻译一本书,软件不好用他便自制更好用的版本,自己动手做《风魂》引擎......
我佩服着云风大大的执行力。
我有一个静心书单,收录了《人间草木》《我从未如此眷念人间》《边城》等读进去时能让人静心的书,现在这书单又添一本,便是云风的《我的编程感悟》。
读本书时,我常常感受到一种静心体验,我从作者文字中感受到真诚、严谨和专业,跟着云风的文字,似乎我整个人的素养都提升许多,就像读侯捷老师的《左手程序右手诗》一样,那是一种"胸中自由丘壑"体验,那是一种"会心一笑我也可以很踏实"感受。
云风也看很多书,他将很多的闲暇时间用来看书。云风大大的闲暇时间不多,很多时候,他都专注于执行、验证自己的想法。26岁的云风大大对33岁的我说:"花时间去专注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吧。"
这句话,我甚至还想对20年前,10年前,甚至5年3年前的自己说:"花时间去专注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吧。时间,会给你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