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ambda表达式
1.1lambda表达式
我们直接用代码进行演示:
int main()
{
vector<Goods> v = { { "苹果", 2.1, 5 }, { "香蕉", 3, 4 }, { "橙子", 2.2,
3 }, { "菠萝", 1.5, 4 } };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return g1._price < g2._price; });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return g1._price > g2._price; });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return g1._evaluate < g2._evaluate; });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return g1._evaluate > g2._evaluate; });
}
上述代码就是使用C++11中的lambda表达式来解决,可以看出lambda表达式实际是一个匿名函数。
1.2lambda表达式语法
lambda表达式书写格式:[capture-list] (parameters) mutable -> return-type { statement }
1 lambda表达式各部分说明
1 [capture-list] : 捕捉列表 ,该列表总是出现在lambda函数的开始位置,编译器根据[]来判断接下来的代码是否为lambda函数,捕捉列表能够捕捉上下文中的变量供lambda函数使用。
2 (parameters):参数列表 。与普通函数的参数列表一致,如果不需要参数传递,则可以连同()一起省略
3 mutable:默认情况下,lambda函数总是一个const函数,mutable可以取消其常量性。使用该修饰符时,参数列表不可省略(即使参数为空)。
4 ->returntype:返回值类型 。用追踪返回类型形式声明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没有返回值时此部分可省略。返回值类型明确情况下,也可省略,由编译器对返回类型进行推导。
5 {statement}:函数体。在该函数体内,除了可以使用其参数外,还可以使用所有捕获到的变量。
注意:
在lambda函数定义中,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都是可选部分 ,而捕捉列表和函数体可以为空。因此C++11中最简单的lambda函数为:[]{}; 该lambda函数不能做任何事情。
int main()
{
// 最简单的lambda表达式, 该lambda表达式没有任何意义
[]{};
// 省略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返回值类型由编译器推导为int
int a = 3, b = 4;
[=]{return a + 3; };
// 省略了返回值类型,无返回值类型
auto fun1 = [&](int c){b = a + c; };
fun1(10)
cout<<a<<" "<<b<<endl;
// 各部分都很完善的lambda函数
auto fun2 = [=, &b](int c)->int{return b += a+ c; };
cout<<fun2(10)<<endl;
// 赋值捕捉x
int x = 10;
auto add_x = [x](int a) mutable { x *= 2; return a + x; };
cout << add_x(10) << endl;
return 0;
}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lambda表达式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无名函数 ,该函数无法直接调用,如果想要直接调用,可借助auto将其赋值给一个变量。其实lambda函数就和仿函数差不多,在编译器中它会被认为是一个仿函数对象!
2. 捕获列表说明
捕捉列表描述了上下文中哪些数据可以被lambda使用,以及使用的方式传值还是传引用。
[var]:表示值传递方式捕捉变量var
[=]:表示值传递方式捕获所有父作用域中的变量 (包括this)
[&var]:表示引用传递捕捉变量var
[&]:表示引用传递捕捉所有父作用域中的变量 (包括this)
[this]:表示值传递方式捕捉当前的this指针
注意:
a. 父作用域指包含lambda函数的语句块
b. 语法上捕捉列表可由多个捕捉项组成,并以逗号分割 。
比如:[=, &a, &b]:以引用传递的方式捕捉变量a和b,值传递方式捕捉其他所有变量
[&,a, this]:值传递方式捕捉变量a和this,引用方式捕捉其他变量
c. 捕捉列表不允许变量重复传递,否则就会导致编译错误 。
比如:[=, a]:=已经以值传递方式捕捉了所有变量,捕捉a重复
d. 在块作用域以外的lambda函数捕捉列表必须为空。
e. 在块作用域中的lambda函数仅能捕捉父作用域中局部变量,捕捉任何非此作用域或者非局部变量都会导致编译报错 。
f. lambda表达式之间不能相互赋值,即使看起来类型相同
void (*PF)();
int main()
{
auto f1 = []{cout << "hello world" << endl; };
auto f2 = []{cout << "hello world" << endl; };
// 此处先不解释原因,等lambda表达式底层实现原理看完后,大家就清楚了
//f1 = f2; // 编译失败--->提示找不到operator=()
// 允许使用一个lambda表达式拷贝构造一个新的副本
auto f3(f2);
f3();
// 可以将lambda表达式赋值给相同类型的函数指针
PF = f2;
PF();
return 0;
}
1.3函数对象与lambda表达式
函数对象,又称为仿函数,即可以想函数一样使用的对象,就是在类中重载了operator()运算符的类对象。
大家记住,空的仿函数的大小就是一个字节,空的lambda表达式也是,因为仿函数类没有成员变量,故大小为一个字节,我们在上面也提到了lambda表达式会被识别为仿函数对象!
例如:
class Rate
{
public:
Rate(double rate) : _rate(rate)
{}
double operator()(double money, int year)
{
return money * _rate * year;
}
private:
double _rate;
};
class x
{
public:
double operator()()
{
return 0;
}
};
int main()
{
// 函数对象
double rate = 0.49;
Rate r1(rate);
r1(10000, 2);
// lambda
auto r2 = [=](double monty, int year)->double {return monty * rate * year;};
r2(10000, 2);
cout << sizeof(r1) << endl;
cout << sizeof(r2) << endl;
auto r3 = []{};
x r4;
cout << sizeof(r3) << endl;
cout << sizeof(r4) << endl;
return 0;
}
从使用方式上来看,函数对象与lambda表达式完全一样。
函数对象将rate作为其成员变量,在定义对象时给出初始值即可,lambda表达式通过捕获列表可以直接将该变量捕获到。
实际在底层编译器对于lambda表达式的处理方式,完全就是按照函数对象的方式处理的,即:如果定义了一个lambda表达式,编译器会自动生成一个类,在该类中重载了operator()。
2.包装器
2.1 function包装器
function包装器 也叫作适配器。C++中的function本质是一个类模板,也是一个包装器。那么我们来看看,我们为什么需要function呢?
先来看一段代码:
ret = func(x);
template<class F, class T>
T useF(F f, T x)
{
static int count = 0;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return f(x);
}
double f(double i)
{
return i / 2;
}
struct Functor
{
double operator()(double d)
{
return d / 3;
}
};
int main()
{
// 函数名
cout << useF(f, 11.11) << endl;
// 函数对象
cout << useF(Functor(), 11.11) << endl;
// lambda表达式
cout << useF([](double d)->double{ return d/4; }, 11.11) << endl;
return 0;
}
通过上面的程序验证,我们会发现useF函数模板实例化了三份。
这样实例化很麻烦
包装器可以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
包装器的模板如下:
std::function在头文件<functional>
// 类模板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T> function; // undefined
template <class Ret, class... Args>
class function<Ret(Args...)>;
模板参数说明:
Ret: 被调用函数的返回类型
Args...:被调用函数的形参
使用方法如下:
// 使用方法如下:
#include <functional>
int f(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struct Functor
{
public:
int operator() (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class Plus
{
public:
static int plusi(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double plus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
int main()
{
// 函数名(函数指针)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1 = f;
cout << func1(1, 2) << endl;
// 函数对象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2 = Functor();
cout << func2(1, 2) << endl;
// lambda表达式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3 = [](const int a, const int b)
{return a + b; };
cout << func3(1, 2) << endl;
// 类的成员函数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4 = &Plus::plusi;
cout << func4(1, 2) << endl;
std::function<double(Plus, double, double)> func5 = &Plus::plusd;
cout << func5(Plus(), 1.1, 2.2) << endl;
return 0;
}
有了包装器,如何解决第一段代码中的模板的效率低下,实例化多份的问题呢?
我们直接使用function统一类型
#include <functional>
template<class F, class T>
T useF(F f, T x)
{
static int count = 0;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return f(x);
}
double f(double i)
{
return i / 2;
}
struct Functor
{
double operator()(double d)
{
return d / 3;
}
};
int main()
{
// 函数名
std::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1 = f;
cout << useF(func1, 11.11) << endl;
// 函数对象
std::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2 = Functor();
cout << useF(func2, 11.11) << endl;
// lambda表达式
std::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3 = [](double d)->double{ return d /
4; };
cout << useF(func3, 11.11) << endl;
return 0;
}
2.2 bind
std::bind函数定义在头文件中,是一个函数模板,它就像一个函数包装器(适配器),接受一个可调用对象(callable object),生成一个新的可调用对象来"适应"原对象的参数列表。一般而言,我们用它可以把一个原本接收N个参数的函数fn,通过绑定一些参数,返回一个接收M个(M可以大于N,但这么做没什么意义)参数的新函数。同时,使用std::bind函数还可以实现参数顺序调整等操作。
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Fn, class... Args>
bind (Fn&& fn, Args&&... args);
template <class Ret, class Fn, class... Args>
bind (Fn&& fn, Args&&... args);
可以将bind函数看作是一个通用的函数适配器 ,它接受一个可调用对象,生成一个新的可调用对象来"适应"原对象的参数列表。
调用bind的一般形式:auto newCallable = bind(callable,arg_list);
其中,newCallable本身是一个可调用对象,arg_list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参数列表,对应给定的callable的参数。当我们调用newCallable时newCallable会调用callable,并传给它arg_list中的参数。
arg_list中的参数可能包含形如_n的名字,其中n是一个整数,这些参数是"占位符",表示newCallable的参数,它们占据了传递给newCallable的参数的"位置"。数值n表示生成的可调用对象中参数的位置:_1为newCallable的第一个参数,_2为第二个参数,以此类推。
例如:
void print(int a, int b)
{
cout << a << " ";
cout << b << endl;
}
int main()
{
print(10, 20);
auto rprint = bind(print, placeholders::_2, placeholders::_1);
rprint(10, 20);
}
3.线程库
3.1线程库的简单介绍
在C++11之前,涉及到多线程问题,都是和平台相关的,比如windows和linux下各有自己的接口,这使得代码的可移植性比较差。C++11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对线程进行支持了,使得C++在并行编程时不需要依赖第三方库,而且在原子操作中还引入了原子类的概念。要使用标准库中的线程,必须包含< thread >头文件。
由于博主的能力有限,所以放入一个链接供大家学习参考:
http://www.cplusplus.com/reference/thread/thread/?kw=thread
注意:
- 线程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概念,线程对象可以关联一个线程,用来控制线程以及获取线程的状态。
- 当创建一个线程对象后,没有提供线程函数,该对象实际没有对应任何线程。
例如:
下面代码中的线程就没有线程函数,所以他的id为0
#include <thread>
int main()
{
std::thread t1;
cout << t1.get_id() << endl;
return 0;
}
get_id()的返回值类型为id类型,id类型实际为std::thread命名空间下封装的一个类,该类中包含了一个结构体
-
当创建一个线程对象后,并且给线程关联线程函数,该线程就被启动,与主线程一起运行。线程函数一般情况下可按照以下三种方式提供:
函数指针
lambda表达式
函数对象#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thread>
void ThreadFunc(int a)
{
cout << "Thread1" << a << endl;
}
class TF
{
public:
void operator()()
{
cout << "Thread3" << endl;
}
};
int main()
{
// 线程函数为函数指针
thread t1(ThreadFunc, 10);// 线程函数为lambda表达式
thread t2([]{cout << "Thread2" << endl; });
// 线程函数为函数对象 TF tf;
thread t3(tf);
t1.join();
t2.join();
t3.join();
cout << "Main thread!" << endl;
return 0;
} -
thread类是防拷贝的,不允许拷贝构造以及赋值,但是可以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即将一个线程对象关联线程的状态转移给其他线程对象,转移期间不意向线程的执行。
-
可以通过jionable()函数判断线程是否是有效的,如果是以下任意情况,则线程无效:
采用无参构造函数构造的线程对象
线程对象的状态已经转移给其他线程对象
线程已经调用jion或者detach结束
3.2线程函数参数
线程函数的参数是以值拷贝的方式拷贝到线程栈空间中的 ,因此:即使线程参数为引用类型,在线程中修改后也不能修改外部实参,因为其实际引用的是线程栈中的拷贝,而不是外部实参。
但是在vs21中的检查更加严格,所以编译会有错误
#include <thread>
void ThreadFunc1(int& x)
{
x += 10;
}
void ThreadFunc2(int* x)
{
*x += 10;
}
int main()
{
int a = 10;
// 在线程函数中对a修改,不会影响外部实参,因为:线程函数参数虽然是引用方式,但其实际
//引用的是线程栈中的拷贝
thread t1(ThreadFunc1, a);
t1.join();
cout << a << endl;
// 如果想要通过形参改变外部实参时,必须借助std::ref()函数
thread t2(ThreadFunc1, std::ref(a));
t2.join();
cout << a << endl;
// 地址的拷贝
thread t3(ThreadFunc2, &a);
t3.join();
cout << a << endl;
return 0;
}
注意:如果是类成员函数作为线程参数时,必须将this作为线程函数参数。
3.3原子性操作库
多线程最主要的问题是共享数据带来的问题(即线程安全) 。如果共享数据都是只读的,那么没问题,因为只读操作不会影响到数据,更不会涉及对数据的修改,所以所有线程都会获得同样的数据。但是,当一个或多个线程要修改共享数据时,就会产生很多潜在的麻烦。
例如:
下面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就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这就是线程共享数据所带来的麻烦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thread>
unsigned long sum = 0L;
void fun(size_t num)
{
for (size_t i = 0; i < num; ++i)
sum++;
}
int main()
{
cout << "Before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fun, 10000000);
thread t2(fun, 10000000);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C++98中传统的解决方式:可以对共享修改的数据可以加锁保护。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thread>
#include<mutex>
std::mutex m;
unsigned long sum = 0L;
void fun(size_t num)
{
for (size_t i = 0; i < num; ++i)
{
m.lock();
sum++;
m.unlock();
}
}
int main()
{
cout << "Before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fun, 10000000);
thread t2(fun, 10000000);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虽然加锁可以解决,但是加锁有一个缺陷就是:只要一个线程在对sum++时,其他线程就会被阻塞,会影响程序运行的效率,而且锁如果控制不好,还容易造成死锁。
因此C++11中引入了原子操作。所谓原子操作:即不可被中断的一个或一系列操作,C++11引入的原子操作类型,使得线程间数据的同步变得非常高效 。
注意:需要使用以上原子操作变量时,必须添加头文件
用法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thread>
#include <atomic>
atomic_long sum{ 0 };
void fun(size_t num)
{
for (size_t i = 0; i < num; ++i)
sum ++; // 原子操作
}
int main()
{
cout << "Before joining, 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fun, 1000000);
thread t2(fun, 1000000);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 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在C++11中,程序员不需要对原子类型变量进行加锁解锁操作,线程能够对原子类型变量互斥的访问。
更为普遍的,程序员可以使用atomic类模板,定义出需要的任意原子类型。
atmoic<T> t; // 声明一个类型为T的原子类型变量t
注意:原子类型通常属于"资源型"数据,多个线程只能访问单个原子类型的拷贝 ,因此在C++11中,原子类型只能从其模板参数中进行构造,不允许原子类型进行拷贝构造、移动构造以及operator=等,为了防止意外,标准库已经将atmoic模板类中的拷贝构造、移动构造、赋值运算符重载默认删除掉了。
#include <atomic>
int main()
{
atomic<int> a1(0);
//atomic<int> a2(a1); // 不允许拷贝构造编译失败
atomic<int> a2(0);
//a2 = a1; // 不允许赋值编译失败
return 0;
}
3.4lock_guard与unique_lock
在多线程环境下,如果想要保证某个变量的安全性,只要将其设置成对应的原子类型即可,即高效又不容易出现死锁问题。但是有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保证一段代码的安全性,那么就只能通过锁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t number = 0;
mutex g_lock;
int ThreadProc1()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g_lock.lock();
++number;
cout << "thread 1 :" << number << endl;
g_lock.unlock();
}
return 0;
}
int ThreadProc2()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g_lock.lock();
--number;
cout << "thread 2 :" << number << endl;
g_lock.unlock();
}
return 0;
}
int main()
{
thread t1(ThreadProc1);
thread t2(ThreadProc2);
t1.join();
t2.join();
cout << "number:" << number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上述代码的缺陷:锁控制不好时,可能会造成死锁,最常见的比如在锁中间代码返回,或者在锁的范围内抛异常 。因此:C++11采用RAII的方式对锁进行了封装,即lock_guard和unique_lock。
mutex的种类
在C++11中,Mutex总共包了四个互斥量的种类:
1. std::mutex
C++11提供的最基本的互斥量,该类的对象之间不能拷贝,也不能进行移动。mutex最常用的三个函数:
注意,线程函数调用lock()时,可能会发生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该互斥量当前没有被锁住,则调用线程将该互斥量锁住,直到调用 unlock之前,该线程一直拥有该锁
如果当前互斥量被其他线程锁住,则当前的调用线程被阻塞住
如果当前互斥量被当前调用线程锁住,则会产生死锁(deadlock)
线程函数调用try_lock()时,可能会发生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当前互斥量没有被其他线程占有,则该线程锁住互斥量,直到该线程调用 unlock 释放互斥量
如果当前互斥量被其他线程锁住,则当前调用线程返回 false,而并不会被阻塞掉
如果当前互斥量被当前调用线程锁住,则会产生死锁(deadlock)
- std::recursive_mutex
其允许同一个线程对互斥量多次上锁(即递归上锁),来获得对互斥量对象的多层所有权,释放互斥量时需要调用与该锁层次深度相同次数的 unlock(),除此之外,std::recursive_mutex 的特性和 std::mutex 大致相同。 - std::timed_mutex
比 std::mutex 多了两个成员函数,try_lock_for(),try_lock_until() 。
try_lock_for()
接受一个时间范围,表示在这一段时间范围之内线程如果没有获得锁则被阻塞住(与std::mutex 的 try_lock() 不同,try_lock 如果被调用时没有获得锁则直接返回false),如果在此期间其他线程释放了锁,则该线程可以获得对互斥量的锁,如果超时(即在指定时间内还是没有获得锁),则返回 false。
try_lock_until()
接受一个时间点作为参数,在指定时间点未到来之前线程如果没有获得锁则被阻塞住,如果在此期间其他线程释放了锁,则该线程可以获得对互斥量的锁,如果超时(即在指定时间内还是没有获得锁),则返回 false。
lock_guard
std::lock_gurad 是 C++11 中定义的模板类。定义如下:
template<class _Mutex>
class lock_guard
{
public:
// 在构造lock_gard时,_Mtx还没有被上锁
explicit lock_guard(_Mutex& _Mtx)
: _MyMutex(_Mtx)
{
_MyMutex.lock();
}
// 在构造lock_gard时,_Mtx已经被上锁,此处不需要再上锁
lock_guard(_Mutex& _Mtx, adopt_lock_t)
: _MyMutex(_Mtx)
{}
~lock_guard() _NOEXCEPT
{
_MyMutex.unlock();
}
lock_guard(const lock_guard&) = delete;
lock_guard& operator=(const lock_guard&) = delete;
private:
_Mutex& _MyMutex;
};
通过上述代码可以看到,lock_guard类模板主要是通过RAII的方式,对其管理的互斥量进行了封装,在需要加锁的地方,只需要用上述介绍的任意互斥体实例化一个lock_guard,调用构造函数成功上锁,出作用域前,lock_guard对象要被销毁,调用析构函数自动解锁,可以有效避免死锁
问题 。
lock_guard的缺陷:太单一,用户没有办法对该锁进行控制,因此C++11又提供了unique_lock。
用法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thread>
#include<mutex>
std::mutex m;
unsigned long sum = 0L;
void fun(size_t num)
{
for (size_t i = 0; i < num; ++i)
{
/*m.lock();
sum++;
m.unlock();*/
std::lock_guard<mutex> lock(m);
sum++;
}
}
int main()
{
cout << "Before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fun, 10000000);
thread t2(fun, 10000000);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unique_lock
与lock_gard类似,unique_lock类模板也是采用RAII的方式对锁进行了封装,并且也是以独占所有权的方式管理mutex对象的上锁和解锁操作,即其对象之间不能发生拷贝。在构造(或移动(move)赋值)时,unique_lock 对象需要传递一个 Mutex 对象作为它的参数,新创建的unique_lock 对象负责传入的 Mutex 对象的上锁和解锁操作。使用以上类型互斥量实例unique_lock的对象时,自动调用构造函数上锁,unique_lock对象销毁时自动调用析构函数解锁,可以很方便的防止死锁问题。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博主个人能力有限,希望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