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教程】基于GAN的动漫头像生成系统

1.研究背景

我们都喜欢动漫角色,并试图创造我们的定制角色。然而,要掌握绘画技巧需要巨大的努力,之后我们首先有能力设计自己的角色。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动画角色的自动生成提供了一个机会,在没有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引入定制角色的存在。除了对非专业人士的好处外,专业的创造者还可以利用自动生成来获得动画和游戏角色设计的灵感;Doujin RPG开发者可以使用无版权的面部图像来降低游戏制作的设计成本。

2.图片演示

3.项目难点

(1)如何根据用户设置的属性,对GAN的生成结果进行精确控制?(注意GAN是黑盒模型)

(2)模型的生成结果由用户设置的属性和随机噪声(随机数)共同决定。因此,即使设置的属性不变,每次生成的头像都有所差异。那么如何既保证属性控制的精确性,又保证生成头像的随机性?

(3)如何把不同属性的组合,无缝地融合到同一张头像中?

(4)之前提出的头像生成方法,其输出结果存在模糊和画面混乱的问题,而且生成结果的质量很不稳定。那么,如何让模型生成高质量的头像?如何让模型以较高的成功率输出高质量的结果?

4.网络结构

生成器

判别器

5.数据集的准备

要想训练出高质量的动漫头像生成模型,其必要前提为:数据集中的插画质量高、绘画风格一致、噪声小。现有的大规模插画数据集虽然提供了大量插画,但存在绘画风格差异巨大、数据集内噪声多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本文选择了一个游戏销售网站上的"游戏人物介绍插画"作为数据来源。

在批量下载的插画中,如何自动找出头像所在区域的坐标?论文使用基于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的"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算法 [foot note-6]。为了使检测结果包含发型,将算法输出的检测框(bounding box)放大为原来的1.5倍。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拥有了带有属性标注的头像数据集之后,为什么还需要训练头像自动生成模型?"数据集"能否代替"自动生成模型"? {*}

(1)理论上,当数据集的规模趋于无限大,使得每种可能的属性组合都包含大量例子时,可能不太需要再训练自动生成模型。但实际上,随着属性数量的增多,可能出现的属性组合数会呈爆炸式增长!而高质量头像的设计和绘制需要较高成本,所以不太可能拥有如此大规模的数据集。

另外,笔者认为应该从"创新"(而不是"模仿")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

(2)GAN生成器以随机噪声作为输入,使得即使设置的属性完全相同,每次生成的结果也会发生微小但随机的变化。这是图片总数固定的数据集所无法实现的。

(3)GAN能够生成数据集中不存在的属性组合。例如数据集中分别有蓝发的头像和绿眼的头像,但没有蓝发绿眼的头像。而经过训练后,GAN能够生成蓝发绿眼的头像。(前提是GAN已充分学习了蓝发的特征和绿眼的特征。)

(4)GAN能学习训练集中不同图像的"特征"("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所标注的属性),并将来自不同图像的特征无缝融合在一张生成结果中。所以,GAN能够"创造"数据集中不存在的头像。

(5)GAN可以实现"两幅头像间的插值"和"头像渐变动画"。(下文将进行介绍)

6.代码实现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 import keras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layers


class Generator(keras.Model):

    def __init__(self):
        super(Generator, self).__init__()

        # z: [b, 100] => [b, 3*3*512] => [b, 3, 3, 512] => [b, 64, 64, 3]
        self.fc = layers.Dense(3*3*512)

        self.conv1 = layers.Conv2DTranspose(256, 3, 3, 'valid')
        self.bn1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self.conv2 = layers.Conv2DTranspose(128, 5, 2, 'valid')
        self.bn2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self.conv3 = layers.Conv2DTranspose(3, 4, 3, 'valid')

    def call(self, inputs, training=None):
        # [z, 100] => [z, 3*3*512]
        x = self.fc(inputs)
        x = tf.reshape(x, [-1, 3, 3, 512])
        x = tf.nn.leaky_relu(x)

        #
        x = tf.nn.leaky_relu(self.bn1(self.conv1(x), training=training))
        x = tf.nn.leaky_relu(self.bn2(self.conv2(x), training=training))
        x = self.conv3(x)
        x = tf.tanh(x)

        return x


class Discriminator(keras.Model):

    def __init__(self):
        super(Discriminator, self).__init__()

        # [b, 64, 64, 3] => [b, 1]
        self.conv1 = layers.Conv2D(64, 5, 3, 'valid')

        self.conv2 = layers.Conv2D(128, 5, 3, 'valid')
        self.bn2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self.conv3 = layers.Conv2D(256, 5, 3, 'valid')
        self.bn3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

        # [b, h, w ,c] => [b, -1]
        self.flatten = layers.Flatten()
        self.fc = layers.Dense(1)


    def call(self, inputs, training=None):

        x = tf.nn.leaky_relu(self.conv1(inputs))
        x = tf.nn.leaky_relu(self.bn2(self.conv2(x), training=training))
        x = tf.nn.leaky_relu(self.bn3(self.conv3(x), training=training))

        # [b, h, w, c] => [b, -1]
        x = self.flatten(x)
        # [b, -1] => [b, 1]
        logits = self.fc(x)

        return logits

def main():

    d = Discriminator()
    g = Generator()


    x = tf.random.normal([2, 64, 64, 3])
    z = tf.random.normal([2, 100])

    prob = d(x)
    print(prob)
    x_hat = g(z)
    print(x_hat.shap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7.系统整合

下图源码&环境部署视频教程&数据集&自定义UI界面

相关推荐
weixin_446260851 小时前
轻松实现浏览器自动化——AI浏览器自动化框架Stagehand
运维·人工智能·自动化
张子夜 iiii2 小时前
(0️⃣基础)程序控制语句(初学者)(第3天)
人工智能·python
xiaoxiaoxiaolll2 小时前
双驱智造革命:物理方程+工业数据训练,突破增材制造温度场预测瓶颈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学习·制造
CareyWYR3 小时前
高效智能体设计:如何在不牺牲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
Sui_Network4 小时前
Walrus 与 Pipe Network 集成,提升多链带宽并降低延迟
人工智能·web3·区块链·智能合约·量子计算
攻城狮7号4 小时前
GPT-OSS重磅开源:当OpenAI重拾“开放”初心
人工智能·openai·开源大模型·gpt-oss
我不是小upper4 小时前
什么是键值缓存?让 LLM 闪电般快速
人工智能·缓存·llm
2zcode4 小时前
基于Matlab图像处理的黄豆自动计数系统设计与实现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matlab
金智维科技官方4 小时前
常见的大模型分类
人工智能·算法·ai·语言模型·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