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双写一致性的套路

对于缓存可能很多小伙伴会有疑问,到底是更新缓存还是删除缓存? 到底是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还是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这篇文章主要分享为了达到最终一致性,针对不同的场景,一些更新缓存的套路。

Cache Aside Pattern(旁路缓存模式)


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应该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

实现逻辑

  • 读请求中,先请求缓存,若缓存命中,则直接返回缓存中的数据;若缓存未命中,则查询数据库并将查询结果更新至缓存,然后返回查询出的数据。

  • 写请求中,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

在这种方式中,读请求很好理解,相信大部分小伙伴都是这么做的。而对于写请求相信会有不同的看法,为什么不是更新缓存?

如果是更新缓存,在并发的情况下,线程A写请求,先去更新了数据库。此时,线程B也是写请求进来更新了数据库,然而线程A因为某些原因没还去更新缓存(网络延迟等)。线程B先完成了更新缓存,线程A才完成了更新缓存。这时缓存中是线程A的旧数据,数据库中是线程B的新数据。

删除缓存就没有并发问题了吗,还是有,但是出现的概率非常小

有人会问如果删除缓存失败呢,对于这种情况那就需要采取一定的补偿机制,例如通过引入消息队列,将删除失败的缓存对应的 key 放入消息队列中,在对应的消费者中获取删除失败的 key ,异步重试删除等。

Read/Write Through Pattern


Read-Through(读穿透模式)

实现逻辑

对比Cache Aside Pattern 模式中读请求,不同点在于 Read-Through 中多了一个缓存服务,访问控制层。Cache Aside 是由调用方负责把数据加载入缓存,而Read-Through 则是通过缓存服务来完成缓存层及持久化层交互

Write Through(直写模式)

实现逻辑

对比Cache Aside Pattern 模式中写请求,Write-Through 除了多了一个访问控制层,还由之前的删除缓存变成了更新缓存,那就会出现上面的并发问题。Write-Through 直写模式适合写操作较多,并且对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在应用 Write-Through 模式时,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补偿机制来解决它的问题。

Write-Behind(异步回写模式)


实现逻辑

可以看到Write-Behind 也有一个访问控制层,最大的区别在于该模式在更新数据的时候,只更新缓存,不更新数据库,然后通过缓存会异步地批量更新数据库数据。基于这种实现方式,数据库和缓存的一致性较弱,而且可能会丢失数据。但是异步更新数据库,我们可以合并同一数据的多次操作去更新,减少了I/O交互,减轻了数据库的压力,具有较好的吞吐性,显然这种方式适用于大量写操作的场景。

总结

对于解决缓存双写一致性问题,我们最好是按照已有的套路来解决,毕竟是经过大量验证的。当然对于具体选用哪种模式,需要结合实际业务场景来考虑,不同的模式,存在不同的优缺点,缺点我们可以通过额外的机制来处理(设置缓存过期时间,补偿机制等)。

相关推荐
咖啡Beans13 分钟前
SpringBoot集成ELK实现数据存储和日志管理
spring boot·elasticsearch·kibana
大鱼七成饱14 分钟前
再也不怕 Rust Box<T>!这篇文章让你一看就懂
后端
Bunny021216 分钟前
DockerCompose搭建MySQL集群+MongoDB集群+Redis集群+Elasticsearch集群等
后端
半桔22 分钟前
【STL源码剖析】二叉世界的平衡:从BST 到 AVL-tree 和 RB-tree 的插入逻辑
java·数据结构·c++·算法·set·map
沢田纲吉26 分钟前
MySQL 学习二:数据库的操作
数据库·后端·mysql
用户60830892904733 分钟前
Java中的接口(Interface)与抽象类(Abstract Class)
java·后端
绝无仅有1 小时前
Redis高级面试题解析:深入理解Redis的工作原理与优化策略
后端·面试·github
绝无仅有1 小时前
Redis面试解答指南:了解Redis及其应用
后端·面试·github
要一起看日出1 小时前
Shiro概述
java·spring boot·java-ee
Q_Q5110082851 小时前
springboot+python+uniapp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旅游服务系统景点信息展示 路线推荐 在线预约 评论互动系统
spring boot·python·微信小程序·django·flask·uni-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