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的?
redis不同的版本之间采用线程模型是不一样的,在redis4.0版本之前使用的是单线程模型,在4.0版本之后增加了多线程的支持。在4.0之前虽然我们说redis是单线程,也只是说网络I/O线程以及set和get操作是由一个线程完成的。但是redis的持久化、集群同步还是使用其他线程完成的。
4.0之后添加了多线程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大数据的异步删除功能上,例如:unlink key、flushdb async。
为什么redis在4.0之前会选择淡线程,而且单线程还那么快?
选择单线程主要使用简单,不会存在锁竞争,不存在死锁和线程切换带来的性能和时间上的开销。但是单线程肯定也不会发挥出多核CPU的性能。
主要快的原因是:
1.redis的大部分操作都是在内存中完成的,内存中的执行效率本身就很快,并采用了高效的数据结构,比如:哈希表
2.使用单线程避免了多线程的竞争,省去了多线程切换带来的时间和性能开销,并且不会出现死锁。
3.采用 I/O 多路复用机制处理大量客户端的Socket请求,因为这是基于非阻塞的 I/O 模型,这就让Redis可以高效地进行网络通信,I/O的读写流程也不再阻塞。
Redis是如何实现数据不丢失的呢?
Redis数据是存储在内存中的,为了保证Redis数据不丢失,那就要把数据从内存存储到磁盘上,以便在服务器重启后还能够从磁盘中恢复原有数据,这就是Redis的数据持久化。Redis数据持久化有三种方式。
AOF 日志(Append Only File,文件追加方式):记录所有的操作命令,并以文本的形式追加到文件中。
RDB 快照(Redis DataBase):将某一个时刻的内存数据,以二进制的方式写入磁盘。
混合持久化方式:Redis 4.0 新增了混合持久化的方式,集成了 RDB 和 AOF 的优点。
redid 6380端口启动:
在已安装好了Redis的Linux机器上,部署多个实例端口步骤
- step1:找到redis的安装目录的redis.conf
目录:/usr/local/src/redis-2.8.3/redis.conf
安装路径与实际为准,找到redis的安装目录即可
step2:创建log文件夹(选做)
/usr/local/src/redis-2.8.3/
如果该目录下没有log文件夹,则创建,有则无需创建
step3:复制redis.conf并修改新文件内容
复制当前目录下的redis.conf到/usr/local/src/redis-2.8.3/src/目录下,
并更改文件名为redis_6382.conf
并且需要修改redis_6382.conf中的内容如下:
使用vim命令修改文件内容
daemonize yes
pidfile /var/run/redis_6382.pid
port 6382
logfile "/usr/local/src/redis-2.8.3/log/redis_6382.log"
dbfilename dump_6382.rdb
dir /usr/local/src/redis-2.8.3/src
step4:启动新配置实例端口6382
有两种启动方式 (很小白的步骤):
方式一:在任意目录下输入如下命令:
启动redis的6382端口
命令:/usr/local/src/redis-2.8.3/src/redis-server /usr/local/src/redis-2.8.3/src/redis_6382.conf
查看启动结果
命令:ps -ef|grep redis
结果如下:
方式二:在/usr/local/src/redis-2.8.3/src下输入如下命令(在redis-server这个文件的目录下执行):
启动redis的6382端口
命令: ./redis-server ./redis_6382.conf
查看启动结果
命令:ps -ef|grep redis
结果如下:
step5:关闭指定实例端口6382
与启动redis命令方式类似:
在/usr/local/src/redis-2.8.3/src下输入如下命令:
命令:./redis-cli -p 6382 shutdown
查看启动结果
命令:ps -ef|grep redis
执行结果如下(6382端口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