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选择排序法

目录

1.基本思想

2.冒泡排序的步骤

3.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

4.时间复杂度分析

5.总结


1.基本思想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分多次遍历待排序的序列,每次遍历都找到序列中的最小(或最大)元素,然后将这个元素与序列的当前位置进行交换。这个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整个序列被排序完成。

2.冒泡排序的步骤

冒泡排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将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作为参照点,假设它是最小的。

  2. 寻找最小元素:从序列的第二个元素开始,遍历整个序列,寻找比参照点还小的元素。

  3. 交换:如果找到了比参照点还小的元素,就将它与参照点交换位置。

  4. 移动参照点:将参照点向右移动一位,重复步骤2和3,直到整个序列都被遍历。

  5. 完成排序:当参照点移动到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时,整个序列就被排序完成了

3.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

以下是冒泡排序算法的Java实现示例: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test.demo;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bers = {64, 34, 25, 12, 22, 11, 90};
        selectionSort(numbers);
        System.out.println("Sorted array: ");
        for (int number : numbers) {
            System.out.print(number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ay){
        int min ;
        int tmp;
        int length = array.length;
        for (int i=0,len =length-1;i<len;i++){
            min =i;
            //每轮需要比较的次数 N-i
            for (int j=i+1;j<length;j++){
                if(array[min ]>array[j]){
                    // 记录目前能找到的最小值元素的下标
                    min =j;
                }
            }
            // 将找到的最小值和i位置所在的值进行交换
            if(min >i){
                tmp = array[i];
                array[i]=array[min ];
                array[min ]=tmp;
            }
        }
    }
}

4.时间复杂度分析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其中n是序列的长度。这是因为算法需要进行n-1次遍历来找到最小的元素,然后进行n-2次遍历,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次只需要进行一次遍历。

5.总结

选择排序的一个优点是它不涉及复杂的递归调用,因此对于小型数据集或者对于递归深度有限制的环境,它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对于大型数据集,由于其时间复杂度较高,通常不推荐使用选择排序。

相关推荐
Moniane2 小时前
FastGPT 与 MCP 协议概述
算法
草莓工作室3 小时前
数据结构7:栈和队列
c语言·数据结构
Meteor_cyx3 小时前
Day12 二叉树遍历
算法
加藤不太惠3 小时前
十大排序其六
算法·排序算法
前端小刘哥3 小时前
视频推拉流平台EasyDSS技术特点及多元应用场景剖析
算法
Brianna Home3 小时前
从零到一:用Godot打造2D游戏《丛林探险》
算法·游戏·性能优化·游戏引擎·bug·godot·动画
小欣加油3 小时前
leetcode 143 重排链表
数据结构·c++·算法·leetcode·链表
Camel卡蒙3 小时前
数据结构——字典树Trie(介绍、Java实现)
java·数据结构
courniche4 小时前
ECDH、ECDHE、ECDLP、ECDSA傻傻分不清?
算法·密码学
前端小刘哥4 小时前
超低延迟与高并发:视频直播点播平台EasyDSS在游戏直播场景的技术实践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