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读《幸福的方法》小记(下)

做一个幸福的人

设定幸福目标

在一个惬意的环境中被动地生活所感受到的快乐,远远比不上那种有激情地投入到有价值的活动中,以及为目标而奋斗所能体验到的满足感。

在我16岁开始意识到追求幸福的重要性时,我所理解的真正幸福就是我必须先达到一个无欲无求的境界------不再有需求与渴望,不再有使命与目标。因为我曾经渴望的目标(比如赢得冠军)不但没有带给我幸福,反而让我苦恼,几乎精神崩溃。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发现,原来有目标并不是问题,关键是什么样的目标,以及那些目标在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

时至今日我可以肯定地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但在开始探索如何去设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前,让我们先看看目标与成功的关系。

传统的智慧告诉我们,幸福就是达到目标。但是,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却让这种信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一个人在实现目标之后会感到满足,无法实现时则容易失望,而这些感觉其实都很短暂。

反思: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承诺过做某一件事?你当时承诺的后果是什么?你目前对自己的承诺是什么?

找到一份好工作,差不多算实现了。现在有一个财富自由计划。

目标是意义,不是结局。如果想保持幸福感,就必须改变我们通常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开心),不如把它看作是意义(相信它可以加强我们旅途中的快乐感受)。当目标被认可为意义时,它才会帮助我们规划旅途中的每一步;而目标被认为是结局时,它所带给我们的只会是无尽的困难和挑战。

正确的目标认知,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安宁。目标是获得幸福的必需品,但它并不是全部。我们一定要明白,除了目标本身必须是有意义的之外,它在旅途中带给我们的快乐也是不可缺少的。

反思:什么样的目标曾经在你的生命中带给你幸福?你认为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在未来带给你幸福?

太多了,曾经给我带来幸福的很多都是世俗意义上的目标,比如金钱、短期的功利性成果;未来的话可能世俗目标和内心目标都会有,比如徒步和吃大餐,生命是一场狂欢,也是一场盛宴。

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通常不是缺乏意义,就是没有快乐,甚至两者皆无。而只有内心想做的事情是源于自我和谐的目标,才可以带来意义和幸福。一个增强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想要做的事并减少不得不做的事。无论是从人生或是日常生活的角度都应该如此。

反思:想象你平常的一天,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多还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多?整体来说,你会不会对新的一天或者将要到来的一周满怀期望呢?

不得不做的事情更多,偶尔会期望。

反思:什么是你最想做的事情,即内心最深切的渴望?

自由是最最深切的渴望,这种自由是多方面的。比如在我不想上班的时候能不上班,可能某个普通的工作日,比如周三,我不想去就能不去,某天节假日我可能又想去,我又能补上。比如可以不在工位办公,去公园、去草地、去沙滩、去海边。比如我想去旅游的时候可以有几周完全失联的假期等等。总之,不被任何事情以任何形式束缚。

幸福工作法

在希伯来语中,工作(avoda)和奴隶(eved)两词的来源相同。绝大多数人都为了生活而工作。就算在生计不成问题时,本能仍然指挥着我们去工作:我们的使命是追求幸福,而为了幸福我们就必须工作。

然而,不论是生活需要还是社会法规,都不能阻挡我们体会真正的自由。只有在自己选择的快乐与意义并存的生活中,我们才能感受到自由。至于我们能否从工作中找到自由,取决于我们是愿意受制于物质财富、他人的期望,还是被自身的情感和热情所推动。

在列出一些确切的问题后,我们可以挑战自己假设的情景及传统的思考方式:我工作快乐吗?如何才能更快乐?我会为了更快乐、更有意义的工作而辞职吗?如果我不能离开,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现在的工作更开心呢?

好的雇主可以营造出一个传播幸福的工作环境。心理学家理查德·哈克曼(Richard Hackman)的研究说明,一些外在条件可以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意义:第一,这份工作必须能够激发员工的才华和潜力;第二,雇员应该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公司的运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不只是旁观者;第三,雇员应该感受到他们的业绩是有意义的。能做到以上三点的雇主更有可能给雇员带来幸福。

反思:回想一下你最开心的工作体验,是具体的工作内容还是工作环境让你那么快乐?

现在的这段工作体验还不错,但是最好的应该是在北京某个小厂的工作。内心得到了肯定,觉得在实现自我价值,并且自己成长很快。同事和睦,领导还行,工作压力相对来说也不大。

如果无论怎样努力,目前的工作都无法让我们感兴趣并投入其中,就应该考虑换工作了。

若要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就要明白我们对工作的认可有时候比工作本身更重要。正如医院优秀的清洁工认定了他们的工作可以为病患、为医院带来真正的改变,比起那些不认可自己工作的医生(那些看不见自己工作价值的人),他们其实更幸福。

研究者还发现,一些发型师、技工、护士以及饭馆的帮厨也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从而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还有一些工程师,在技术层面之外,他们还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团队的缔造者和维系者的意义,因此他们从看似机械的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使命感。

反思:你把你的工作当成是任务、职业,还是使命?据此反思你之前所从事的所有工作。

目前是当成职业,所谓职业,就是一条可以无限探索、成长、和延伸的路径,相关的硬技能、软能力、人脉、认识等等,都是构成职业的一部分。

工作只是职业的一部分,工作之外的副业、学习,也是依托和帮助着我的职业进行发展。

反思:如何为目前的工作赋予更多的意义?你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 把手里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跳出框架来思考问题,干活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解决某个问题或者实现某个效果
  • 学习相关技能,扩大自己的团队影响力
  • 不断沉淀和积累,扩大自己的职业影响力

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有些人,无论工作或生活有多好,他们还是感觉不到幸福,但他们仍然不断地欺骗自己,认为外在因素可以最终改变内在体验。

爱默生说得很对:"对于不同的头脑,同一个世界可以是地狱也可以是天堂。"完全一样的事,带给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我们选择去注意什么,往往决定了我们做事情时的享受程度,无论是人际关系、学习还是工作。与其去关注我们需要什么才能生存,不如去关注我们没有什么就无法生存。

经营幸福的亲密关系

所有想要幸福的人都必须学会分享,幸福是一对双胞胎。

与朋友、家人和爱人共享美好时光是幸福的必需品。 与我们关心的人和关心我们的人一起分享人生经历、想法以及感受,可以增加生活的意义并安抚我们的痛苦,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乐趣。17世纪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亲密关系可以"将我们的快乐加倍,将我们的痛苦减半"。亚里士多德也说"没有友谊就没有幸福"。

两个人彼此间的熟悉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会使新鲜感降低;但另一方面,熟悉你的伴侣,真正去认识他,则会带来更强烈的亲密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爱更好地成长,同时也会带来更和谐的生活。

幸福练习

  • 每晚在入睡前,写下5件让你因感恩而快乐的事情。这些事情可大可小,从一顿美食到与一个好友的畅谈,从日常工作任务到一个有意思的想法,你都可以写下来。
  • 连续4天,每天用15分钟的时间,写下你在四个象限里的经历。无论是一件事,或是人生中某一段时期的感受,写下你处于"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以及"虚无主义型"时期的经历。在第四天只写下你处于"感悟幸福型"时期的经历。如果你对其中某个象限特别感兴趣,就多写一点,但每天的内容不要超过一个象限的范围。同时,也不要担心文字是否通顺优美,只管去写。要记得,写下你当时的感受和现在的感受、你当时的行为以及当时和现在的想法。
  • 把冥想变成规律。每天早上起来、午餐时间或是午后,用1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冥想。在冥想成为日常规律后,你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就够了。每当你感到有压力、愤怒或是想开心一点的时候,只需要做几次深呼吸,就可以释放出积极的情绪。安静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不过坐火车、坐出租车或是在办公室里,其实也都可以。
  • 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自己的日常作息记录下来。在每天结束前,写下你是怎么利用时间的,花5分钟回复电子邮件或看两小时的电视都可以。这个练习不需要特别精确的回忆,它所提供给你的仅是一个整体的回顾。在每个星期结束时画一个图表,上面包括你所做的事情,它们所带来的意义和快乐,以及你所花的时间(你可以为它们带给你的快乐与意义评分。比如说-5分是最低分,而5分为最高分)。在所用时间旁边,注明你希望以后用更多还是较少的时间在这件事情上。如果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就写个"+",很多时间的话就写"++",减少就用"-",保持用"="。时间是如此稀缺而宝贵的资源,只有当我们学会开始向一些没那么重要的事情说"不"时,我们才能对那些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说"是"。
  • 看看上一章练习里的那个表格,根据你所收集的资料,打造出你觉得理想的一周。当你头脑中的想法越具体、越形象时,就越可能实现。信念,通常就是自动实现的预言。如果你想和家人多相处一些,比如说每周8个小时,那么就把它写下来。如果你想少看一点电视,就把你认为适当的时间写下来。你也可以写下其他所有你想做的事。这些事情越真实具体越好,因为太过理想的事情,比如每周花20个小时看小说,可能会和你的实际生活发生冲突而难以执行。想想看,是否有一些你能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可以给你带来幸福?每周去看一次电影是否会带给你快乐?每周花4小时做你喜欢的事,每周外出3次,能让你更幸福吗?
  • 自问一下,哪些是你在生活中真正想做的事,比如人际关系或职业规划,等等。在每个条目的下方注明以下的内容:长期目标。这是指地基型的目标,从1年到30年的都可以。这应该是一些有挑战性的、能够让你发挥潜能的目标。还记得吗?目标是为了让我们享受旅途中的快乐,激发我们自身的潜力,实现与否倒在其次。我个人的一个长期目标是研究出一套增强幸福感的课程,包括出版书籍、演讲录像以及创办培训工作室,时限是在2013年6月1日之前(在我对目标的描述中,我会清楚地写明将要出版的书籍、演讲和各种工作室的具体细节)。短期目标。这部分是针对分类消化长期目标而制定的。为实现自己的长期计划,你在未来的这段时期要怎么做?行动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你需要做些什么来帮助目标的达成呢?给自己拟定一套行程表,无论是每日还是每周的(即你将要养成的习惯)或是一次性的。我目前正在做的就是我计划的一部分:每天用3个小时写书。
  • 成立你自己的"幸福董事会",成员是那些关心你和你的幸福并对你的幸福有着重要影响的人。让他们监督你的计划,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同时你要和他们经常会面,讨论哪里进行得好,哪里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以及哪些项目可能需要改进,等等。
  • 最成功的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他们不停地发问,不停地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无论你处于生命中的哪一段,无论你是15岁或是115岁,无论你是风光无限还是正在艰难地奋斗,你都可以为自己制订一套学习计划。你的计划可以包括以下这两个方面: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在每类学习中,用心地去找寻快乐(比如阅读及思考)和意义(书中的知识会促进你全面成长),要把你的计划规律化、习惯化。
  •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困难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任何挑战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写下一个你所经历过的艰难时期------一次失败或是某段挣扎的时期。详细描述之后,写下在那个过程中你所得到的好处。当然,也不必刻意地淡化或减轻痛苦。
  • 问自己两个问题:1.你是否可以改变工作中的一些常规内容,增加让你感到有意义和快乐的工作内容,来替代不能激起你热情的那些任务?2.无论你是否可以做出改变,自问一下,在目前的工作中有哪些部分违背了发掘的潜在意义和快乐?想象一下那些优秀的医院清洁工、发型设计师和工程师,他们是如何在工作中创造幸福的。他们并没有进行任何根本改变,比如更换工作或者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并且从中发现快乐,从而提升了工作的幸福感。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工作描述"改写为"使命描述"。把自己目前的工作重新描述一下,要写得足够令人向往
  • 养成每个月写一两封感恩信的好习惯,对象可以是伴侣或是任何你关心的人。
  • 想象一下你已经110岁,给自己5分钟时间,告诉自己(写出来也可以)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幸福。把答案写下来,然后尽可能地将这些想法付诸行动。打个比方,如果你希望自己变老后要和家人多多相处,那就从现在起,给自己多安排一些和家人一起活动的事情。经常做这个练习,看一看自己所写的,随时增添,然后反馈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按照那个"智者"所建议的去做了。

本书金句

只要记得幸福是目标中的目标,就不会犯下忙碌奔波之罪。

相关推荐
TF男孩5 小时前
中年程序员,看不惯大公司,去小公司了
程序员
xiezhr7 小时前
程序员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程序员·代码规范
陈随易13 小时前
pnpm v10防恶意软件立大功,Bun一个PR最高7万奖金
前端·后端·程序员
CodeSheep19 小时前
稚晖君公司的薪资和招人标准
前端·后端·程序员
桦说编程19 小时前
编程原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设计模式·程序员·代码规范
少年姜太公19 小时前
狗运附体,双非大三春招上岸腾讯
前端·面试·程序员
L2ncE1 天前
双非计算机自救指南(找工作版)
后端·面试·程序员
用户35391699362151 天前
程序员思维体操:TDD修炼手册
程序员
摆烂工程师2 天前
Grok上线了2个很强的免费功能:Grok Studio 和 Workspaces
前端·后端·程序员
IT技术图谱2 天前
【绝非标题党】超恶心,踩了无数坑,终于能成功上传到maven central
android·程序员·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