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Scala 的隐式转换

当编译器第一次编译失败的时候,会在当前的环境中查找能让代码编译通过的方法,用于将某个类型进行转换,实现二次编译通过

一、隐式函数

隐式函数可以在不修改任何代码的情况下,扩展某个类的功能

scala 复制代码
/**
	声明语法:
	implicit def funcName(param: Type1): Type2 = {}
*/
// 使用隐式函数扩展 Int 类型功能
object TestImplicitFunc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 实现 12.myMax(15) 取最大值功能
        // val maxValue = 12.myMax(15) // Int 类型没有该方法
        
        // 1. 显式的将 Int 转换为 MyRichInt(通用性不强,每次调用都要手动转换)
        val myRichInt = new MyRichInt(12)
        println(myRichInt.myMax(15)) 
        
        // 2. 定义隐式函数转换(必须在方法调用之前定义)
        // 12.myMax(15) // 编译error
        implicit def convert(num: Int): MyRichInt = new MyRichInt(num)
        
        println(12.myMax(15))
        
    }
}

// 定义一个类,并声明要扩展的方法
class MyRichInt(val self: Int) {
    def myMax(num: Int): Int = if(num > self) num else self
    def myMin(num: Int): Int = if(num > self) self else num
}

二、隐式参数

普通方法或者函数中的参数可以通过 implicit 关键字声明为隐式参数,调用该方法时,编译器会在相应的作用域寻找符合类型的隐式值传入方法

scala 复制代码
/**
	定义:
		implicit val varName: Type = value
		func(implicit param: Type,...)
	特点:
		1.同一个作用域中,相同类型的隐式参数值只能有一个
		2.编译器按照隐式参数的类型去寻找对应类型的隐式值,与隐式值的名称无关
		3.隐式参数优先于默认参数
*/
object TestImplicitParam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implicit val str: String = "tom"
        // implicit val str2: String = "jack" // error
        implicit val num: Int = 18
        
        def sayHello()(implicit name: String): Unit = println("hello, " + name)
        def sayHi(implicit name: String = "jerry"): Unit = println("hi, " + name)
        sayHello
        sayHello()
        sayHi // tom,隐式参数优先于默认参数
        // sayHi() // error
        
        // 方法定义省略隐式参数声明,使用 implicitly[] 方法指定要的隐式参数值类型
        def printAge(): Unit = println("Age: " + implicitly[Int])
        printAge()
    }
}

三、隐式类

在 Scala2.10 后提供了隐式类,可以使用 implicit 声明类,可以扩展类的功能,相当于加强版隐式函数

scala 复制代码
/**
	定义语法:
		implicit class className(param: Type) {}
	要求:
		1.其所带的构造参数有且只能有一个
		2.隐式类必须被定义在"类"或"伴生对象"或"包对象"里,即隐式类不能是顶级的
*/
// 使用隐式类扩展 Int 类型功能
object TestImplicitClass {
    // 定义一个隐式类,并声明要扩展的方法(必须被定义在"类"或"伴生对象"或"包对象"里)
    implicit class MyRichInt(val self: Int) {
        def myMax(num: Int): Int = if(num > self) num else self
        def myMin(num: Int): Int = if(num > self) self else num
    }
    // 隐式类在方法调用之前定义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println(12.myMax(15)) 
        println(12.myMin(15))
    }
    
}

四、隐式解析机制

  • 首先会在当前代码作用域下查找隐式实体(隐式方法、隐式类、隐式对象)
  • 如果第一条规则查找隐式实体失败,会继续在隐式参数的类型的作用域里查找。类型的作用域是指与该类型相关联的全部伴生对象以及该类型所在包的包对象
相关推荐
uzong34 分钟前
一次慢接口背后,竟藏着40+种可能!你中过几个
后端·面试·程序员
G探险者1 小时前
滴滴P0级故障背后: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分级处理线上事故的?
后端
G探险者2 小时前
从 Tomcat 与 Jetty 的对比,聊聊影响一个服务并发能力的关键因素
后端
你的人类朋友2 小时前
“签名”这个概念是非对称加密独有的吗?
前端·后端·安全
ONE_PUNCH_Ge2 小时前
Go 语言变量
开发语言
幼稚园的山代王2 小时前
go语言了解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kkjt01302 小时前
{MySQL查询性能优化索引失效的八大场景与深度解决方案}
后端
晚风残2 小时前
【C++ Primer】第六章:函数
开发语言·c++·算法·c++ primer
满天星83035772 小时前
【C++】AVL树的模拟实现
开发语言·c++·算法·stl
zskj_qcxjqr2 小时前
七彩喜艾灸机器人:当千年中医智慧遇上现代科技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