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正则化(Regularization)

概念

正则化(Regularization)是在机器学习模型中避免过拟合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引入一个惩罚项(即正则项)来限制模型的复杂度,以此来提防模型过度依赖训练数据,捕获数据中的噪音信息而导致过拟合现象。简单来说

当你的模型出现过拟合时,会发生什么?过拟合意味着模型具有很高的方差(高方差意味着模型对训练数据中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当你的模型中的参数越多,模型的灵活性就越大(拟合能力强),在模型中调整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可能有高方差。此时正则化就有用了。正则化是限制模型灵活性的一种方法,可以避免过拟合,具体就是降低网络中的权重。

如图,上面这个神经网络的权重意味着输入的重要性,右图是单输入单输出,这个函数很接近输入值,所以过拟合时夸大了某个输入的重要性。如果降低权重,那么就可以缓解过拟合了,这也就是第一种正则化方式。

还有一种降低权重进而缓解过拟合的理解方式:

例如我们现在要把右图的灰色和绿色点区分开,需要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拟合函数,若函数有n次项,那么预测函数就会有n个弯曲点,弯曲点越多在某种程度上表示拟合度更大,所以我们需要减少高次项或者其权重(高次项的系数)。高次项系数越小,那么弯曲程度约不明显,也就缓解了过拟合。

正则化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限制模型的灵活性,例如有L1正则化,L2正则化,Dropout和Early Stoping。第二种是数据增强。

第一种正则化方式

L1和L2正则化的想法是把权重添加到损失计算或成本函数中,用来惩罚有高权重的网络。L1和L2的区别就是L1是把所有参数的绝对值之和作为惩罚,而L2是把所有参数的平方和作为惩罚。

L1正则化

L1正则化鼓励网络把权重降低到0,这样的话某些输出甚至就不会在网络中被计算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得到了更稀疏的网络。

L2正则化

而L2正则化会得到参数的平方和,平方相比于小参数,会夸大那些本来就很大的参数。这样的话网络中的权重会有差异,但是L2正则化结束后不会真正的得到稀疏的网络,而是时参数均匀减小。

这两种正则化都有一个名为α的参数,调整α会改变惩罚的力度。

L1和L2正则化如何惩罚神经网络?L1 和 L2 正则化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加入参数的绝对值和或平方和,分别惩罚模型的参数。这两种正则化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Dropout正则化

Dropout正则化是在每个训练的步骤中,每个神经元都有丢弃率(Dropout Rate)p的机会是被激活或者不被激活的。需要注意的是,Dropout是在训练时会使神经元失活,而测试时不会。

Early Stoping

Early Stoping就是在Test Loss升高之前停止训练,这样的话模型也不会过拟合。

第二种正则化方式

数据增强

数据增强通过在现有的训练样本上应用随机修改,比如旋转、缩放、裁剪或水平翻转,来增加训练数据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让模型在不同的场景中都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例如:如果我们正在训练一个图像分类器来识别狗,可能会遇到如下的问题:训练数据只包含了狗正面的图片,但我们希望模型能够识别所有角度的狗。这时,我们可以对训练图片进行旋转、翻转等操作,生成不同角度的狗的图片,然后把这些图片加入到训练数据中。这样,即使在测试阶段遇到了从未见过的狗的角度,模型也能给出正确的预测。

推荐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hRcPo1M-Q

相关推荐
java1234_小锋5 分钟前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车辆车牌识别系统(PyTorch2卷积神经网络CNN+OpenCV4实现)视频教程 - 自定义字符图片数据集
python·深度学习·cnn·车牌识别
高洁019 分钟前
【无标具身智能-多任务与元学习】
神经网络·算法·aigc·transformer·知识图谱
技术支持者python,php9 分钟前
训练模型,物体识别(opencv)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爱笑的眼睛1112 分钟前
深入理解MongoDB PyMongo API:从基础到高级实战
java·人工智能·python·ai
软件开发技术深度爱好者25 分钟前
基于多个大模型自己建造一个AI智能助手
人工智能
中國龍在廣州37 分钟前
现在人工智能的研究路径可能走反了
人工智能·算法·搜索引擎·chatgpt·机器人
攻城狮7号1 小时前
小米具身大模型 MiMo-Embodied 发布并全面开源:统一机器人与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开源大模型·mimo-embodied·小米具身大模型
搜移IT科技1 小时前
【无标题】2025ARCE亚洲机器人大会暨展览会将带来哪些新技术与新体验?
人工智能
信也科技布道师FTE1 小时前
当AMIS遇见AI智能体:如何为低代码开发装上“智慧大脑”?
人工智能·低代码·llm
青瓷程序设计1 小时前
植物识别系统【最新版】Python+TensorFlow+Vue3+Django+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