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Redis 中的 quicklist 数据结构

在 Redis 3.0 之前,List 对象的底层数据结构是双向链表或者压缩列表,然后在 Redis 3.2 的时候,List 对象的底层改由 quicklist 数据结构实现。

其实 quicklist 就是【双向链表 + 压缩列表】组合,因为一个 quicklist 就是一个链表,而链表中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压缩列表。

在前面讲压缩列表的时候,提到过压缩列表的不足,虽然压缩列表是通过紧凑型的内存布局节省了内存开销,但是因为它的结构设计,如果保存的元素数量增加,或者元素变大了,压缩列表会有【连锁更新】的风险,一旦发生,会造成性能下降。

quicklist 解决办法,通过控制每个链表节点中的压缩列表的大小或者元素个数,来规避连锁更新的问题,因为压缩列表元素越少或越小,连锁更新带来的影响就越小,从而提供了更好的访问性能。

1. quicklist 结构设计

quicklist 的结构体跟链表的结构体类似,都包含了表头和表尾,区别在于 quicklist 的节点是 quicklistNode。

复制代码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 {
    // quicklist 的链表头
    quicklistNode *head;
    // quicklist 的链表尾
    quicklistNode *tail;
    // 所有压缩列表中的总元素个数
    unsigned long count;
    // quicklistNode 的个数
    unsigned long len;
    ...
} quicklist;

接下来,是quicklistNode 的结构定义:

复制代码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Node {
    // 前一个 quicklistNode
    struct quicklistNode *prev;
    // 下一个 quicklistNode
    struct quicklistNode *next;
    // quicklistNode 指向的压缩列表
    unsigned char *zl;
    // 压缩列表的字节大小
    unsigned int sz;
    // 压缩列表的元素个数
    unsigned int count : 16;
    ...
} quicklistNode;

可以看到,quicklistNode 结构体里包含了前一个节点和下一个节点指针,这样每个 quicklistNode 形成了一个 双向链表,但是链表节点的元素不再是单纯保存元素值,而是保存了一个压缩列表,所以 quicklistNode 结构体里有个指向压缩列表的指针 *zl。

如下:

在向 quicklist 添加一个元素的时候,不会像普通的链表那样,直接新建一个链表节点,而是会检查插入位置的压缩列表是否能容纳该元素,如果能容纳就直接保存到 quicklistNode 结构里的压缩列表,如果不能容纳,才会新建一个新的 quicklistNode 结构。

quicklist 会控制 quicklistNode 结构里的压缩列表的大小或者元素个数,来规避潜在的连锁更新的风险,但是这并没有完全解决连锁更新的问题。

相关推荐
T.Ree.42 分钟前
cpp_list
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list
苦学编程的谢43 分钟前
Redis_8_List
数据库·redis·缓存
曹天骄1 小时前
阿里云 DCDN → CDN 无缝切换教程(以 example.com 为例)
数据库·阿里云·云计算
童话ing1 小时前
【Golang】常见数据结构原理剖析
数据结构·golang
是苏浙2 小时前
零基础入门C语言之C语言实现数据结构之顺序表应用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workflower2 小时前
软件工程-练习
数据库·需求分析·个人开发·极限编程·结对编程
lkbhua莱克瓦242 小时前
Java基础——常用算法3
java·数据结构·笔记·算法·github·排序算法·学习方法
小白程序员成长日记2 小时前
2025.11.07 力扣每日一题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ohnoooo92 小时前
251106 算法
数据结构·c++·算法
扶尔魔ocy2 小时前
【QT自定义2D控件】QGraphics绘制仪表盘
数据库·qt·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