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Redis 中的 quicklist 数据结构

在 Redis 3.0 之前,List 对象的底层数据结构是双向链表或者压缩列表,然后在 Redis 3.2 的时候,List 对象的底层改由 quicklist 数据结构实现。

其实 quicklist 就是【双向链表 + 压缩列表】组合,因为一个 quicklist 就是一个链表,而链表中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压缩列表。

在前面讲压缩列表的时候,提到过压缩列表的不足,虽然压缩列表是通过紧凑型的内存布局节省了内存开销,但是因为它的结构设计,如果保存的元素数量增加,或者元素变大了,压缩列表会有【连锁更新】的风险,一旦发生,会造成性能下降。

quicklist 解决办法,通过控制每个链表节点中的压缩列表的大小或者元素个数,来规避连锁更新的问题,因为压缩列表元素越少或越小,连锁更新带来的影响就越小,从而提供了更好的访问性能。

1. quicklist 结构设计

quicklist 的结构体跟链表的结构体类似,都包含了表头和表尾,区别在于 quicklist 的节点是 quicklistNode。

复制代码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 {
    // quicklist 的链表头
    quicklistNode *head;
    // quicklist 的链表尾
    quicklistNode *tail;
    // 所有压缩列表中的总元素个数
    unsigned long count;
    // quicklistNode 的个数
    unsigned long len;
    ...
} quicklist;

接下来,是quicklistNode 的结构定义:

复制代码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Node {
    // 前一个 quicklistNode
    struct quicklistNode *prev;
    // 下一个 quicklistNode
    struct quicklistNode *next;
    // quicklistNode 指向的压缩列表
    unsigned char *zl;
    // 压缩列表的字节大小
    unsigned int sz;
    // 压缩列表的元素个数
    unsigned int count : 16;
    ...
} quicklistNode;

可以看到,quicklistNode 结构体里包含了前一个节点和下一个节点指针,这样每个 quicklistNode 形成了一个 双向链表,但是链表节点的元素不再是单纯保存元素值,而是保存了一个压缩列表,所以 quicklistNode 结构体里有个指向压缩列表的指针 *zl。

如下:

在向 quicklist 添加一个元素的时候,不会像普通的链表那样,直接新建一个链表节点,而是会检查插入位置的压缩列表是否能容纳该元素,如果能容纳就直接保存到 quicklistNode 结构里的压缩列表,如果不能容纳,才会新建一个新的 quicklistNode 结构。

quicklist 会控制 quicklistNode 结构里的压缩列表的大小或者元素个数,来规避潜在的连锁更新的风险,但是这并没有完全解决连锁更新的问题。

相关推荐
Y4090011 小时前
Java算法之排序
java·数据结构·笔记·算法
ALLSectorSorft2 小时前
搭子交友 app 动态分享与打卡系统设计实现
java·服务器·数据库·人工智能·oracle·交友
wuyunhang1234562 小时前
Redis---事务
数据库·redis·缓存
满目8282 小时前
MongoDB 从入门到实践:全面掌握文档型 NoSQL 数据库核心操作
数据库·mongodb·非关系型数据库·文档型数据库·基础查询命令·进阶查询
Tacy02132 小时前
Redis 安装教程
数据库·redis·缓存
艾莉丝努力练剑3 小时前
【C语言16天强化训练】从基础入门到进阶:Day 6
c语言·数据结构·学习·算法
用手编织世界3 小时前
redis-缓存-双写一致性
数据库·redis·缓存
快去睡觉~4 小时前
力扣1005:k次取反后最大化的数组和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想不明白的过度思考者4 小时前
初识数据结构——Map和Set:哈希表与二叉搜索树的魔法对决
数据结构·散列表
smilejingwei4 小时前
数据分析编程第二步: 最简单的数据分析尝试
数据库·算法·数据分析·esprocs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