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三)

机器学习

    • [3.5 决策树](#3.5 决策树)
      • [3.5.1 认识决策树](#3.5.1 认识决策树)
      • [3.5.2 决策树分类原理](#3.5.2 决策树分类原理)
      • [3.5.3 决策树API](#3.5.3 决策树API)
      • [3.5.4 决策树可视化](#3.5.4 决策树可视化)
      • [3.5.5 鸢尾花案列](#3.5.5 鸢尾花案列)
          • [3.5.6 决策树总结](#3.5.6 决策树总结)
    • [3.6 集成学习方法之随机森林](#3.6 集成学习方法之随机森林)
      • [3.6.1 什么是集成学习方法](#3.6.1 什么是集成学习方法)
      • [3.6.2 什么是随机森林](#3.6.2 什么是随机森林)
      • [3.6.3 随机森林原理过程](#3.6.3 随机森林原理过程)
      • [3.6.4 API](#3.6.4 API)
      • [3.6.5 总结](#3.6.5 总结)
  • 4.回归和聚类算法
    • [4.1 线性回归](#4.1 线性回归)
      • [4.1.1 线性回归的原理](#4.1.1 线性回归的原理)
      • [4.1.2 线性回归的损失和优化原理](#4.1.2 线性回归的损失和优化原理)
    • [4.2 欠拟合与过拟合](#4.2 欠拟合与过拟合)
      • [4.2.1 定义](#4.2.1 定义)
      • [4.2.2 原因以及解决方法](#4.2.2 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 [4.2.3 正则化](#4.2.3 正则化)

3.5 决策树

3.5.1 认识决策树

决策树思想的来源非常朴素,程序设计中的条件分支结构就是if-else结构,最早的决策树就是利用这类结构分割数据的一种分类学习方法。

那我们应该把那个作为条件放在第一个分支呢?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去判断特征的先后顺序,接着往下看。

3.5.2 决策树分类原理

  1. 信息量用信息熵来衡量(单位为bit)

  2. 决策树的划分依据之一------信息增益

    • 定义与公式

      特征A对训练数据集D的信息增益g(D,A)定义为集合D的信息熵H(D)与特征A给定条件下D的信息条件熵H(D|A)之差,即公式为:

  3. 公式详解:

  • 信息熵的计算:

  • 条件熵的计算:

注:Ck表示属于某个类别的样本数。

信息增益表示得知特征X的信息而使得类Y的信息熵减少的程度。

  1. 决策树的其他划分依据
    • ID3 信息增益 最大的准则
    • C4.5 信息增益比 最大的准则
    • CART
      • 分类树:基尼系数 最小的准则 在sklearn中可以选择划分的默认原则
      • 优势:划分更加细致

3.5.3 决策树API

python 复制代码
# 决策树分类器
sklearn.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 = 'gini',max_depth = None,random_state = None)
	# criterion : 默认是'gini'系数,也可以选择信息增益的熵'entropy'
    # max_depth : 树的深度大小,不能太深,否则就是出现过拟合现象,在训练数据上很厉害,在测试集上效果不佳,换句话说,太专用了,没有那么兼容
    # random_state : 随地数种子 

3.5.4 决策树可视化

python 复制代码
sklearn.tree import export_graphviz(estimator, out_file="iris.dot", feature_names=iris.feature_names)

3.5.5 鸢尾花案列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export_graphviz


def decision_tree():
    """
    决策树对鸢尾花进行分类
    :return:
    """
    # 1.获取数据
    iris = load_iris()
    # 2.划分数据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iris.data, iris.target,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10)
    # 4.模型训练
    estimator =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entropy")
    estimator.fit(x_train, y_train)
    # 5.模型评估
    # 5.1 直接比对真实值和预测值
    y_predict = estimator.predict(x_test)
    print("预测值是:", y_predict)
    print("直接比对真实值和预测值:", y_test == y_predict)
    # 5.2 计算准确率
    print("测试集的准确率是:", estimator.score(x_test, y_test))
    # 6.决策树可视化
    export_graphviz(estimator, out_file="iris.dot", feature_names=iris.feature_names)
    return None


if __name__ == '__main__':
    decision_tree()

iris.dot里面文件不是很好懂,我们借助于http://www.webgraphviz.com/网址,然后把iris.dot文件内容复制到对话框中去,点击生成图表即可。

3.5.6 决策树总结
  • 优点:简单的理解和解释,树木可视化。
  • 缺点:决策树树的深度控制不好,就会过拟合现象。
  • 改进:
    • 剪枝cart算法(决策树API当中已经实现)
    • 随机森林

3.6 集成学习方法之随机森林

3.6.1 什么是集成学习方法

集成学习通过几个模型组合来解决单一预测问题。它的工作原理是生成多个分类器/模型,各自独立地去学习和做出预测。这些预测最后结合成组合预测,因此优于任何一个单分类的做出预测。

3.6.2 什么是随机森林

在机器学习中,随机森林是一个包含多个决策树的分类器,并且其输出的类别是由个别数输出的类别的众数而定。

3.6.3 随机森林原理过程

根据下列算法而建造每棵树:

  • 用N表示训练用例(样本)的个数,M表示特征数目。
    • 一次随机选出一个样本,重复N次。(有可能出现重复的样本)
    • 随机的去选出m个特征,m << M,建立决策树。(有特征降维的效果)
  • 采用bootstrap抽样

为什么采用BootStrap抽样?

  • 为什么要随机抽样训练集?
    • 如果不进行随机抽样,每棵树的训练集都一样,那么最终训练出的树分类结果也是完全一样的。
  • 为什么要有放回的抽样?
    • 如果不是有放回的抽样,那么每棵树的训练样本都是不同的,每颗树训练出来都是由很大的差异的;而随地森林最后分类取决于多颗树的投票结果。

3.6.4 API

python 复制代码
# 随机森林分类器
class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 = 100,criterion = 'gini',max_depth = None,min_samples_split = 2,bootstrap = true,random_state = None)
	# 列举是常用的参数,其他的可以看源码
    # n_estimators : int, default=100 The number of trees in the forest.
    # criterion : {"gini", "entropy", "log_loss"}, default="gini" 分割特征的测量方法
    # max_depth : int, default=None 
    # min_samples_split : int or float, default=2
    # bootstrap : bool, default=True 在构建树时需要方法抽样
    # random_state : int, RandomState instance or None, default=None

3.6.5 总结

  • 在当前所有算法中,具有极好的准确率
  • 能够有效地运行在大数据集上,处理具有高维特征的输入样本,而且不需要降维
  • 能够评估各个特征在分类问题上的重要性

4.回归和聚类算法

4.1 线性回归

4.1.1 线性回归的原理

  1. 线性回归应用场景

    • 房价预测
    • 销售额度预测
    • 贷款额度预测
  2. 什么是线性回归

    • 定义与公式

      • 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是利用回归方程(函数)对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特征值)和因变量(目标值)之间关系进行建模的一种分析方式。

        • 特点:只有一个自变量的情况称为单变量回归,多于一个自变量情况的叫做多元回归。

    • 线性回归当中线性模型有两种,一种是线性关系,另一种是非线性关系。

      • 线性关系


        注:单特征与目标值的关系呈现直线关系,两个特征与目标值呈现平面的关系。

      • 非线性关系(可以理解为 W1*X1 + W2X2^2+W3*X3^3+b)

4.1.2 线性回归的损失和优化原理

真实的线性关系和我们预测的线性关系存在一定误差,那么存在,我们需要把这个误差进行衡量出来(使用损失函数 ),我们想办法去减少误差,去修正(优化损失),不断地去逼近真实的线性关系,从而预测的结果更加准确。

  1. 损失函数(最小二乘法):

  2. 优化损失

    如何去求模型当中的W,使得损失最小?(目的是找到最小损失对应的W值)

    线性回归中经常用两种优化算法:

    • 正规方程(直接求解得到W,使用高数里面求最小值的方法,进行求导)

    • 梯度下降(不断试错,最终找到合适的)

4.2 欠拟合与过拟合

4.2.1 定义

欠拟合:一个假设在训练数据上不能获得更好的拟合,并且在测试数据集上也不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此时认为这个假设出现了欠拟合的现象。(模拟过于简单)

过拟合:一个假设在训练数据上能够很好的拟合,但是在测试数据集上却不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此时认为这个假设出现了过拟合的现象。(模型过于复杂)

4.2.2 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 欠拟合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 原因:学习到数据的特征过少
    • 解决方法:增加数据的特征数量
  • 过拟合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 原因:原始特征过多,存在一些嘈杂特征,模型过于复杂,因为模型尝试去兼顾各个测试数据点。
    • 解决方法:正则化

​ 如何解决 ?

4.2.3 正则化

  • L2 正则化

    • 作用:可以使得其中一些W的都很小,都接近于0,削弱某个特征的影响。

    • 优点:越小的参数说明模型越简单,越简单的模型则越不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

    • 加入L2正则化后的损失函数(Ridge回归):

  • L1正则化

    • 作用:可以使得其中一些W的值直接为0,删除这个特征的影响。
    • LASSO回归
相关推荐
唐天下文化1 分钟前
中俄汽车产业链合作前景广阔,东方经济论坛助力双边合作与创新
大数据·人工智能·汽车
scl、3 分钟前
AI学习与实践6_AI解场景Agent应用预研demo
人工智能·学习·agent·rag
冻感糕人~7 分钟前
转型AI产品经理前需要搞懂的9个问题
人工智能·llm·大语言模型·产品经理·ai大模型·计算机技术·大模型应用
高登先生7 分钟前
南京,协同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百度·机器人·自动驾驶
大耳朵爱学习8 分钟前
周鸿祎:大模型不是风口和泡沫,将引领新工业革命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prompt·职场发展
小梁不秃捏13 分钟前
科比老大职业生涯数据预测(基于随机森林模型)
算法·随机森林·机器学习
gqk0114 分钟前
傅里叶变换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WoShop商城源码15 分钟前
快手矩阵系统源码:技术优势解析
人工智能·线性代数·矩阵
悟兰因w16 分钟前
Pytorch实战(二):VGG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pytorch·神经网络
无水先生19 分钟前
AlphaGo 背后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