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类型
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
完全备份:整个数据集都备份
增量备份 :仅备份最近一次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如果存在增量)以来变化的数据,备份较快,还原复杂。
差异备份:对比前一次备份,备份多出来的或者前一次备份有差异的数据。仅备份最近一次完全备份以来变化的数据或者增长的数据,备份较慢,还原简单。直接还原最新备份。
备份数据
cp,tar等复制归档工具:物理备份工具,适用所有存储引擎;只支持冷备,完全和部分备份
LVM的快照:先加读锁,做快照后解锁,几乎热备;借助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备份
mysqldump:逻辑备份工具,使用所有存储引擎,对MyISAM存储引擎进行温备;支持完全或部分备份;对innodb存储引擎支持热备,结合binlog的增量备份。
二进制日志文件不应该与数据文件放在同一磁盘冷、温、热备份。
冷备:读、写操作均不可进行,数据库停止服务
温备:读操作可执行,但写操作不可执行
热备:读、写操作均可执行,不影响事务
MyISAM:温备,不支持热备,不支持事务。Innodb:都支持
物理冷备份:备份方式:冷备份,一定要先关闭数据库。
先关闭数据库stop,再把/var/lib/mysql使用scp拷贝到其他主机上,再删库,rm -rf /var/lib/mysql。如果重启start相当于格式化,需要重新过滤密码grep password /var/log/mysqld.log复制密码,登录,但是数据库中都没有自建的数据库了,只有默认的数据库。关闭stop数据库,把新生成的数据删除rm -rf /var/lib/mysql,把拷贝过去的mysql再拷回来,指定属主和属组chown。再登录就可以了。
yum安装mysql这里不再实验演示
本地源:
vim /etc/yum.repo.d/mysql.repo
mysql57-community
name=MySQL 5.7 Community Server
baseurl=http://repo.mysql.com/yum/mysql-5.7-community/el/7/x86_64/
enabled=1
gpgcheck=0
下载社区办
yum install -y mysql-community-server
#Node1主机上启动,主机Node2上安装好先不启动。
systemctl start mysqld
启动后就会有日志文件,通过password过滤密码。登录数据库
grep password /var/log/mysql.log #最后面的就是密码,各种特殊符号都是密码的一部分。
登录mysql
mysql -uroot -p'密码'
写入密码策略,改密码,添加两条。目的是不需要遵守密码复杂度要求
set global validate_password_policy=0;
set global validate_password_length=1;
将密码改成abc123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abc123';
ctrl + D退出。
数据库安装成功!
登录:mysql -uroot -pabc123
退出:ctrl + D
有一个数据库hellodb。有以下表;

主机Node1和主机Node2上测试物理冷备份。把主机1的数据库文件复制到主机2上
删除主机1的数据库文件。
物理冷备份
现有的数据库:hellodb和test。

拷贝到主机2上;
root@Node1 \~\]#:scp -r /var/lib/mysql 192.168.114.20:/data/ 加-r是将数据库文件整个打包 破坏数据: ```sql [root@Node1 ~]#:rm -rf /var/lib/mysql ``` 如果再重启数据库。那么就不再是原来的数据库文件了。并且密码也需要重新修改。 systemctl start mysqld   重新设置密码: ```sql set global validate_password_policy=0; set global validate_password_length=1; set password = 'abc123'; ``` 查看数据库是否存在hellodb和test数据库。  那么我们的数据就不存在了。需要从备份的主机那里重新拷过来 关闭数据库: ```sql [root@Node1 ~]#:systemctl stop mysqld [root@Node1 ~]#:rm -rf /var/lib/mysql ``` 在主机2上再拷贝到主机1上: ```sql [root@Node2 ~]#:scp -r /data/mysql 192.168.114.10:/var/lib/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192.168.114.10 (192.168.114.10)' can't be established. ECDSA key fingerprint is SHA256:lsBlbsjrUi2EgYzxOda1NX0GiAJiwLXtn76BetsdzNc. ...... ``` 修改属主和属组: ```sql [root@Node1 ~]#:ll /var/lib/mysql -d drwxr-x--x. 7 root root 4096 7月 3 19:11 /var/lib/mysql [root@Node1 ~]#: [root@Node1 ~]#:chown -R mysql:mysql /var/lib/mysql ``` 迁移数据库完了先不要启动数据库, 复制好文件后再启动 启动systemctl start mysqld ```sql [root@Node1 ~]#:systemctl start mysqld [root@Node1 ~]#: [root@Node1 ~]#:mysql -uroot -pabc123 mysql: [Warning] Using a password on the command line interface can be insecure. Welcome to the MySQL monitor. Commands end with ; or \g. Your MySQL connection id is 2 ...... ``` 登录进来了。查看数据库,发现是原来的文件的数据库。  ## **mysqldump热备份** 不需要关闭数据库: ```sql [root@Node1 ~]#:mysqldump -uroot -pabc123 hellodb > /data/hellodb.sql mysqldump: [Warning] Using a password on the command line interface can be insecure. ``` 提示警告是因为密码暴露在了外面,可以:mysql -uroot -p hellodb \> /data/hellodb.sql 然后输入密码:(不显示密码) 这样把数据库hellodb备份在了/data/下取名为hellodb.sql文件。 进去把hellodb数据库删除掉。 退出来,在外面操作,由于存在的弊端,这样导出来的只有创建表的记录。没有创建数据库的记录。需要进去创建一个hellodb的数据库。  此时数据库hellodb被我们删除了。备份在/data/下名为hellodb.sql 在外面复制过来,先不创建数据库。测试: ```sql [root@Node1 ~]#:mysql -uroot -pabc123 hellodb < /data/hellodb.sql mysql: [Warning] Using a password on the command line interface can be insecure. ERROR 1049 (42000): Unknown database 'hellodb' ``` 由于没有数据库hellodb。导入失败。需要进入数据库。先创建个数据库。 可以查看一下这个文件:过滤create: grep -i "create" /data/hellodb.sql  发现只有创建表的。那我们进入数据创建一个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hellodb; ```sql [root@Node1 ~]#:mysql -uroot -pabc123 ...... mysql> create database hellodb;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 再次执行导入:指定hellodb数据库。执行成功!  有一个命令不进入数据库就可以进行查询语句:加-e选项  这样数据库就还原回来了。 #### **复刻Node1主机的数据库** 那么我们Node2主机上有Node1的mysql文件。我们可以把这个文件复刻为自己的数据库。 > \[root@Node2 \~\]#:ls /data > > mysql Node2上安装好之后,没有启动就没有/var/lib/mysql文件https://tool.lu/crontab/ crontab时间计算器,我们把Node1备份过来的拷贝过来。  > \[root@Node2 \~\]#:chown -R mysql:mysql /var/lib/mysql #给个权限,属主和属组 然后重新启动:systemctl start mysqld 登录:密码与Node1的密码相同:mysql -uroot -pabc123 如果有错,就删了重新复制一遍。 > \[root@Node2 \~\]#:mysql -uroot -pabc123 > > mysql: \[Warning\] Using a password on the command line interface can be insecure. > > ERROR 2002 (HY000): 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2) 停止:删了重新复制 ```sql #关闭数据库 [root@Node2 ~]#:systemctl stop mysqld #删除文件 [root@Node2 ~]#:rm -rf /var/lib/mysql/* #忽略这里*/ [root@Node2 ~]#:ls /var/lib/mysql #重新复制一遍 [root@Node2 ~]#:cp /data/mysql/* /var/lib/mysql/ -r #忽略这里*/ [root@Node2 ~]#:chown -R mysql:mysql /var/lib/mysql #启动 [root@Node2 ~]#:systemctl start mysqld 登录成功 [root@Node2 ~]#:mysql -uroot -pabc123 mysql: [Warning] Using a password on the command line interface can be insecure. Welcome to the MySQL monitor. Commands end with ; or \g. ...... mysql> mysql> show databases; #与Node1的数据库一样 +--------------------+ | Database | +--------------------+ | information_schema | | hellodb | | mysql | | performance_schema | | sys | | test | +--------------------+ 6 rows in set (0.00 sec) ``` 这样就实现了主机Node2复刻主机Node1的数据。 ## 完备+二进制日志 实验:在一个时间轴上,如果在6点时完全备份了。在6点到8点的时候对数据进行了操作修改,没有备份,怎么达到6点到8点和6点之前的完备合在一起? 现在Node1的数据库中:  开启二进制日志: ```sql [root@Node1 ~]#:vim /etc/my.cnf ...... server-id=10 log-bin=/data/mysql/mysql-bin ``` 创建路径和修改权限并重启: ```sql [root@Node1 ~]#:mkdir /data/mysql -p [root@Node1 ~]#:chown -R mysql.mysql /data [root@Node1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 **执行完备,相当于6点这个时间点进行完全备份:** > mysqldump -A --master-date=2 \> /data/all.sql 可以查看一下这个备份文件:有一句话,是二进制从mysql-bin.000001二进制文件,154这个节点开始的。这个就是6点这个时间节点。 > #从完全备份中,找到二进制位置 > > \[root@Node1 \~\]#:vim /data/all.sql > > ...... > >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 MASTER_LOG_POS=154; > > ...... 这个时候向数据库中插入几条数据:  这时候的数据是在备份后的数据,也就是备份的文件里面是没有这三条数据的。 进入数据库删除hellodb数据库,别忘了前面6点的时候有个完备**/data/all.sql。**  这个时候备份,完全备份后的二进制日志,这时候就是从6点的时间点到现在备份成一个新的文件叫/data/**inc.sql**。这里面有刚刚删除数据库的语句记录。也就是drop记录,能过滤出来。  这里!梳理一下: 我们把hellodb数据库删除了,在删除前6点的时候做了个完备:/data/all.sql 然后插入了三条数据,没有做备份,但是通过6点做的完备的节点开始做了二进制日志:/data/inc.sql 但是在/data/inc.sql中有drop的语句,不能直接把/data/inc.sql导入数据,否则执行了drop语句就又把hellodb数据库删了。我们通过过滤出drop的语句行,将其注释或者删除掉,再导入数据! 过滤并删除,如果数据量很大是不建议打开文件删除,直接sed。  导入备份的文件: 把完备原封不动的导入数据库:  进入数据库并查看是否有hellodb数据库:  可见数据库已回复,但这也只是6点之前的,6点之后插入的三条数据是没有的:查看 select \* from hellodb.teachers;  再把6点之后的二进制导入进来: source /data/inc.sql;  有个报错不影响: 再次查看是否有插入的三条数据了? select \* from hellodb.teachers;  这时三条数据就还原过来了!实现了完全备份+二进制日志恢复数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