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无监督学习(k-means算法)

1、K-Means聚类算法

K表示超参数个数,如分成几个类别,K值就取多少。若无需求,可使用网格搜索找到最佳的K。

步骤:

1、随机设置K个特征空间内的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对于其他每个点计算到K个中心的距离,未知的点选择最近的一个聚类中心点作为标记种类;

3、接着对标记的聚类中心之后,重新计算出每个聚类的中心点(平均值);

4、如果计算得出的新中心点与原中心点一样,那么结束,否则执行第二步。

means表示寻找新的聚类中心点是采用特征平均值确定。

2、K-means图解

具体演示视频可查看(B站UP主:KnowingAI知智)

若我们手上有一些水果,我们希望对它们进行分类,假设分为两类,则此时K=2。

step1:随机选取两个样本点作为聚类中心点centrol

step2:计算其他每个样本与聚类中心centrol的距离,距离谁近就归为哪类,一般采用欧氏距离。

step3:根据已分类的结果,重新计算聚类中心,聚类中心是已分类的所有样本的平均值(means)

然后重复之前的步骤,重新计算距离进行划分,直到某一次计算聚类中心点和上次相同,则聚类结束。

3、聚类算法优缺点分析

聚类算法不需要手动设置标签,故属于无监督学习,相比于监督学习,它更加简单、易于理解,但是准确率方面不如监督学习。

4、K-Means()算法实现案例

API调用:

python 复制代码
API:sklearn.cluster.KMeans(n_clusters=8, init='k=means++')
n_cluster:初始聚类中心数量,即K值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生成示例数据,100个二维数据,横坐标纵坐标都在0-1范围内
X = np.random.rand(100, 2)
# 创建K-means模型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3)
# 训练模型
kmeans.fit(X)
# 获取聚类结果
labels = kmeans.labels_
# 获取每个数据点的簇标签。labels_是一个数组,表示每个数据点所属的簇的索引。
centroids = kmeans.cluster_centers_
# 获取每个簇的质心坐标。cluster_centers_是一个形状为(n_clusters, n_features)的数组,表示每个簇的质心位置。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cmap='viridis')
plt.scatter(centroids[:, 0], centroids[:, 1], s=300, c='red', marker='x')
plt.show()

5、聚类效果的评估(轮廓系数评估法)

内部距离最小化,外部距离最大化

轮廓系数: S C i = b i − a i m a x ( b i , a i ) SCi=\frac{b_i-a_i}{max(b_i,a_i)} SCi=max(bi,ai)bi−ai
b i b_i bi:一个簇内某个样本到其他簇的所有样本距离的最小值
a i a_i ai:一个簇内某个样本到本身簇内所有样本距离的平均值
b i > > a i b_i>>a_i bi>>ai 此时 S C i ≈ 1 SCi≈1 SCi≈1 效果好
b i < < a i b_i<<a_i bi<<ai 此时 S C i ≈ − 1 SCi≈-1 SCi≈−1 效果差

轮廓系数取值范围在 ( − 1 , 1 ) (-1,1) (−1,1),越接近 1 1 1,聚类效果越好,越接近 − 1 -1 −1,聚类效果越差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计算轮廓系数,传入样本点和分类标签

如上例中,加上如下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score = silhouette_score(X,labels)
print(f"轮廓系数为{score}")

轮廓系数为0.3873688462341751,分类效果一般。可以加一个循环找到一定范围内最优的K值,此处用轮廓系数衡量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生成示例数据,100个二维数据,横坐标纵坐标都在0-1范围内
X = np.random.rand(100, 2)
# 创建K-means模型
best_score=0
for k in range(2,11):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k)
    # 训练模型
    kmeans.fit(X)
    # 获取聚类结果
    labels = kmeans.labels_
    # 获取每个数据点的簇标签。labels_是一个数组,表示每个数据点所属的簇的索引。
    centroids = kmeans.cluster_centers_
    score = silhouette_score(X,labels)
    if score > best_score:
        best_score = score
        best_k = k
print(f'最佳簇数: {best_k}, 轮廓系数: {best_score}')
# 最佳簇数: 4, 轮廓系数: 0.42684837185343705
相关推荐
张较瘦_25 分钟前
[论文阅读] 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工作流的“救星”:数据虚拟化服务如何解决数据管理难题?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霜绛30 分钟前
机器学习笔记(四)——聚类算法KNN、Kmeans、Dbscan
笔记·算法·机器学习·kmeans·聚类
青云交1 小时前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信用评级模型优化与信用风险动态管理中的应用(371)
java·大数据·机器学习·信用评级·动态风控·跨境金融·小贷风控
晨非辰1 小时前
#C语言——学习攻略:深挖指针路线(三)--数组与指针的结合、冒泡排序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学习·算法·排序算法·visual studio
zzywxc7871 小时前
编程算法在金融、医疗、教育、制造业等领域的落地案例
人工智能·算法·金融·自动化·copilot·ai编程
zzywxc7871 小时前
编程算法在金融、医疗、教育、制造业的落地应用。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金融·架构·开源
先生沉默先1 小时前
Docker学习日志-Docker容器配置、Nginx 配置与文件映射
学习·nginx·docker
conkl2 小时前
构建 P2P 网络与分布式下载系统:从底层原理到安装和功能实现
linux·运维·网络·分布式·网络协议·算法·p2p
Shan12052 小时前
递归算法的一些具体应用
算法
笙囧同学4 小时前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疾病预警系统:从数据预处理到机器学习的完整实践(后附下载链接)
大数据·网络·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