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下采样原理及代码详解

下采样(Downsampling)是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主要通过减少数据点的数量来降低信号或图像的采样率

一、定义与原理

定义:下采样是指通过减少数据点的数量来降低信号或图像的采样率。在图像处理中,下采样通常指的是减少图像的分辨率或尺寸,即减少图像中的像素数量。

原理:下采样的核心原理是按照一定的比率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数据点。例如,在图像处理中,可以通过将原始图像划分为多个小块(如2x2、3x3等),并计算每个小块内像素值的某种统计量(如平均值、最大值等)来代表整个小块的像素值,从而实现图像的缩小

二、下采样算法步骤

1.确定下采样因子

首先,需要确定下采样的因子,即原始数据与新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在图像处理中,如果要将图像的宽度和高度都缩小为原来的一半,那么下采样因子就是2。

2.选择下采样方法

根据应用场景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下采样方法。常见的下采样方法包括平均池化、最大池化、随机池化、高斯模糊后下采样等。

3.执行下采样操作

1)数据划分:将原始数据按照下采样因子划分成若干个小块或区域。

2)计算代表值:对于每个小块或区域,根据所选的下采样方法计算出一个代表值。例如,在平均池化中,可以计算小块内所有值的平均值;在最大池化中,则选取小块内的最大值。

3)构建新数据:使用计算出的代表值构建新的数据集。新数据集的大小将根据下采样因子相应减小。

原始数据:

下采样后:

代码示例: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随机数据  
data = np.arange(1, 101)  # 创建一个简单的数据集,从1到100  
  
# 定义下采样函数  
def downsample_average(data, factor):  
    """通过平均池化进行下采样"""  
    return np.mean(data.reshape(-1, factor), axis=1)  
    
downsample_factor = 10  # 下采样因子  
downsampled_data = downsample_average(data, downsample_factor)  
   
# 原始数据量与下采样后等效的数据量
original_count = len(data)  
downsampled_count_equivalent = len(data) // downsample_factor  # 等效的下采样后数据量  
  
# 使用Matplotlib绘制柱状图  
fig, ax = plt.subplots()  
bars = ax.bar(['Original', 'Downsampled (Equivalent)'],  
              [original_count, downsampled_count_equivalent],  
              color=['b', 'r'])  
  
ax.set_xlabel('Data Type')  
ax.set_ylabel('Data Count')  
ax.set_title('Comparison of Original and Downsampled Data Counts')  
  
# 在柱状图上添加具体数值  
for bar in bars:  
    height = bar.get_height()  
    ax.annotate('{}'.format(height),  
                xy=(bar.get_x() + bar.get_width() / 2, height),  
                xytext=(0, 3),  # 3 points vertical offset  
                textcoords="offset points",  
                ha='center', va='bottom')  
  
plt.show()
相关推荐
海天一色y11 分钟前
Pycharm(二十一)递归删除文件夹
ide·python·pycharm
xiaoxiaoxiaolll1 小时前
期刊速递 | 《Light Sci. Appl.》超宽带光热电机理研究,推动碳纳米管传感器在制药质控中的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学习
练习两年半的工程师1 小时前
AWS TechFest 2025: 风险模型的转变、流程设计的转型、生成式 AI 从实验走向实施的三大关键要素、评估生成式 AI 用例的适配度
人工智能·科技·金融·aws
Elastic 中国社区官方博客4 小时前
Elasticsearch:智能搜索的 MCP
大数据·人工智能·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全文检索
stbomei4 小时前
从“能说话”到“会做事”:AI Agent如何重构日常工作流?
人工智能
yzx9910134 小时前
生活在数字世界:一份人人都能看懂的网络安全生存指南
运维·开发语言·网络·人工智能·自动化
许泽宇的技术分享5 小时前
LangGraph深度解析:构建下一代智能Agent的架构革命——从Pregel到现代AI工作流的技术飞跃
人工智能·架构
乔巴先生245 小时前
LLMCompiler:基于LangGraph的并行化Agent架构高效实现
人工智能·python·langchain·人机交互
张子夜 iiii6 小时前
实战项目-----Python+OpenCV 实现对视频的椒盐噪声注入与实时平滑还原”
开发语言·python·opencv·计算机视觉
静西子6 小时前
LLM大语言模型部署到本地(个人总结)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