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阵列雷达:发射数字波束形成

数字阵列雷达:发射数字波束形成

我们知道数字阵列雷达可实现发射波形产生与接收信号处理的全数字化处理,收发均无需波束形成网络与移相器。

在发射端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在数字域形成发射波形,在接收端用模/数转换器(A/D)将接收的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数字阵列雷达在发射时由数字波束形成器给出发射波束扫描所需的幅度和相位控制字,在波形产生时预置相位和幅度,经上变频与放大后由辐射单元发射出去,信号在空间进行功率合成。

在接收时每个单元接收的信号经过下变频与数字接收后,信号送数字波束形成器、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字处理。

DDS基本原理

也就是说,波形产生、发射/接收数字波束形成、检测与跟踪处理等所有功能均在全数字化的高速信号处理机中通过软硬件实现,具有幅相控制精度高、瞬时动态范围大、空间自由度髙、波朿形成灵活等典型特征。

这篇文章中简单介绍了DDS的基本原理,它由相位累加器、正弦查找表、数模转换器等组成,在时钟节拍下产生所需要的信号。其中,较为重要的参数就是相位控制字和频率控制字。

发射数字波束形成的优点

发射数字波束形成将传统相控阵发射波束所需要的幅度加权和移相从射频部分移到了数字,波束扫描更快更灵活,通道的幅相校正易实现;由于幅度和相位的控制精度更高,容易实现低副瓣发射波束;另外,对于大阵列和长脉冲信号,波形产生时可通过内插产生任意数字时延,克服孔径渡越的问题。

数字阵列模块(DAM)

数字阵列雷达将多个数字T/R组件集成形成雷达前端功能模块,称为"数字阵列模块(DAM)",用基于DDS技术的移相功能代替传统的微波数字移相器,用幅度控制功能代替微波数控衰减器,波束形成与信号产生融合在一起,实现发射数字波束形成(DBF)。

数字波束形成(DBF)

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最初是用于相控阵雷达的接收系统,在期望方向上形成主瓣来通过有用信号,用副瓣来抑制非期望方向的信号,达到空域滤波的目的。但由于阵列天线在收发状态下具有互易特性,因此DBF也可使用于发射系统。

数字阵列雷达的发射系统也是一个多通道系统,每个天线单元对于一路数字T/R通道,通过改变每个通道DDS产生波形的初始相位来控制阵列相位,达到控制波束指向的目的。每个通道的信号参数(例如频率、带宽、时宽和调频形式等)都独立可控,因此波束形成的灵活性很好。

相关推荐
hellolxb4 分钟前
Unreal Engine: Windows 下打包 AirSim项目 为 Linux 平台项目
linux·游戏引擎·虚幻
__ocean6 分钟前
编译Qt5.15.16并启用pdf模块
开发语言·qt·pdf
万物得其道者成7 分钟前
从零开始创建一个 Next.js 项目并实现一个 TodoList 示例
开发语言·javascript·ecmascript
CodeQingqing13 分钟前
C语言练手磨时间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77tian29 分钟前
设计模式的原理及深入解析
java·开发语言·单例模式·设计模式·代理模式·享元模式·原型模式
幽蓝计划31 分钟前
仓颉开发语言入门教程:搭建开发环境
开发语言·鸿蒙
RLG_星辰41 分钟前
SHELL练习题(1-11题)记录(牛客)
linux·运维·服务器·shell
Dovis(誓平步青云)1 小时前
探索C++面向对象:从抽象到实体的元规则(上篇)
开发语言·c++·经验分享·笔记·学习方法
敲上瘾1 小时前
企业开发工具git的使用:从入门到高效团队协作
linux·git·gitee·github·开发工具
时光飞逝的日子1 小时前
Ubuntu搭建TFTP服务器的方法
linux·ubuntu·tf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