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经典算法的个人理解

one stage

1、RCNN -> Fast-RCNN:RPN部分从用传统的算法 -> 用深度学习网络来实现。

2、Fast-RCNN -> Faster-RCNN:从先选region再求Feature -> 先求Feature再选region。

two stage

1、SSD(2016):VGG做backbone,加入多尺度特征图融合

2、Retinanet(2017):最大的贡献在于用了Focal loss解决了类别不平衡问题。使得一阶段算法的准确度高于了两阶段。

3、YOLO

目标检测算法的主要思路

1、选择候选框

2、提取特征预测候选框的类别及区域优化,所以一个候选框通常有五个参数:box的四个参数和一个类别预测值

3、loss主要由类别损失和BoundingBox的损失组成

4、算法主要的改进思路:①候选框的选取(比例、中心等) ②特征提取的网络 ③损失函数的计算 ④计算损失时采样的规则

相关推荐
Juchecar13 小时前
解析视觉:视觉识别的七层模型
人工智能
醒过来摸鱼13 小时前
9.11 傅里叶变换家族介绍
线性代数·算法·概率论
是苏浙14 小时前
2025年11月17日力扣刷题小记
算法·刷题
@卞14 小时前
ST 表相关练习题
数据结构·c++·算法
醒过来摸鱼14 小时前
9.8 贝塞尔曲线
线性代数·算法·numpy
Juchecar14 小时前
解析视觉:大脑如何“辨别”美丑?
人工智能
老蒋新思维14 小时前
紧跟郑滢轩,以 “学习力 +” 驱动 AI 与 IP 商业变革
网络·人工智能·学习·tcp/ip·企业管理·创始人ip·创客匠人
Guheyunyi14 小时前
安防监控系统,如何为你的生活构筑智慧安全屏障?
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信息可视化·生活
计算衎14 小时前
python的AI大模型之facebook/nllb-200-distilled-600M的介绍和使用
人工智能·python·facebook·huggingface_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