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2个实习同学,基本都入职有3个月了,都成了团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首先,我并没有区别对待实习同学,我觉得6个月的实习期很长,可以做很多事情,有更多资源帮我、帮助公司是非常难得的,另外,公司也有义务给实习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互相成就。
小思是个很有闯进、有想法、自信的女孩。我早早地就把一个产品的主导权交给了她,她独自开展调研。还记得最初我带她做了几次调研,调研会上和用户调研中她还显得比较青涩,这才一个多月过去,自己开展调研已经游刃有余了;另外,我会对怎么做好调研给予指导,对调研成果提出详细的要求;第三,每周我们会1对1沟通调研的工作,总结得失,推进工作开展。
小翠比较低调、内敛,日常并不显山露水,也是个女生,比小思大几岁,是研究生毕业,也比小思早入职了半个月。小翠不是产品专业,本职是UI,但也表现出了对产品的浓厚兴趣。一方面作为团队唯一的UI,承担了团队包括兄弟团队的UI工作,也兼职负责UE、包括一些产品设计的工作。小翠也有高光时刻,比如刚入职时,我让其给大家分享产品的一些理论,如KANO模型和积极心理学,虽然内容不多,但还是体现了其专业性,颇为感觉后生可畏。
本周给小翠安排一项测试和验收的工作,我有点犯难,因为和她专业的UI、UE甚至产品都不相关,我担心她不愿意做。一直以来,在工作分配上,我都会征求每个人的意见,如果不愿意做,事情是很难做好的,我并不期望我们只是完成一份工作,而是期望我们能够把每件事做得出彩、让自己满意。好在之前也让小翠帮我做过这个产品的一点设计,也就顺理成章再让她帮我检查一下,看看这个产品是否还有可以优化的。同时,也向其介绍了这个产品的价值,如:
-
使用行业通用理论,并有所突破
-
在行业具备领先性,超过很多大厂
-
我在写关于这个产品的论文
通过这些氛围营造,期望能调动她的兴趣、并使其有所收获。看得出来,小翠也是欣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我认识很多朋友,不愿意花时间培养实习生,担心投入心力后她们很快离开了。我和别人的不同,大概是我热衷"培养"这件事,觉得团队成员和我一起工作中得到了成长,我会特别高兴,另外,对"培养"这件事,自己有不少心得体会,并不觉得会很耗费心力。一如做其他事情,有目标、热爱、有方法,按部就班,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