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编程方式
- [1 什么是PLD?](#1 什么是PLD?)
- [2 什么是颗粒度?](#2 什么是颗粒度?)
- [3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编程方式有哪些?](#3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编程方式有哪些?)
-
- [3.1 SRAM 编程技术](#3.1 SRAM 编程技术)
- [3.2 Flash/EEPROM 编程技术](#3.2 Flash/EEPROM 编程技术)
- [3.3 反熔丝编程技术](#3.3 反熔丝编程技术)
- [3.4 编程技术比较](#3.4 编程技术比较)
- 参考资料
1 什么是PLD?
可编程逻辑器件 英文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即 PLD。在修改和升级PLD时,不需要额外地改变PCB,只在计算机上修改和更新程序,使硬件设计工作成为软件开发工作,缩短了系统设计的周期,提高了实现的灵活性并降低了成本,因此获得了广大硬件工程师的青睐,形成了巨大的PLD产业规模。
目前常见的PLD产品有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FPLA),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PAL),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可擦除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rasable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EPLA),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类型。PLD器件从规模上又可以细分为简单PLD(SPLD)、复杂PLD(CPLD)及FPGA。
图1 PLD器件类别
2 什么是颗粒度?
FPGA中的颗粒度是指可编程逻辑器件按照基本单元颗粒度的大小分类。
可编程逻辑器件根据基本单元颗粒度可以分为三类:
- 小颗粒度:这种类型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单个逻辑门为基础,例如"门海(sea of gates)"架构,其中每个基本单元是一个逻辑门。
- 中等颗粒度:FPGA属于这一类别,其基本单元不是单个逻辑门,而是由多个逻辑门组成的更大规模逻辑块。
- 大颗粒度:CPLD(Complex PLD)属于这一类别,它由多个小规模的SPLD(Simple PLD)作为基本逻辑块,通过开关连接而成,形成中规模(大规模)PLD。这种结构避免了单纯扩大AND-OR阵列规模导致的资源浪费,因为CPLD的逻辑部分和开关部分的延迟时间比较固定,设计较为容易。
3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编程方式有哪些?
按照编程工艺可以分为4类:
- 【非易失】熔丝(Fuse)和反熔丝(Antifuse)编程器件
- 【非易失】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UEPROM)编程器件
- 【非易失】电信号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2 PROM)编程器件(如CPLD)
- 【易失】SRAM编程器件(如FPGA)。
3.1 SRAM 编程技术
SRAM使用标砖CMOS工艺设计加工。通过传输管控制存储信息的读写。当传输管导通时,SRAM单元内存储的信息可由数据端读取或改写;当传输管截止时,存储的信息被首尾相连的两个反相器锁定,由Q和Q′端输出。理论上,SARM单元可被配置无数次。
图2 5管 SRAM单元结构
基于SRAM单元的可编程技术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 断电后,SRAM存储的信息将全部丢失,所以通常使用外部非易失性存储器来存储相关配置信息,如Flash或E2 PROM等。
- 上电复位后,配置信息需从外部存储器写入器件,配置信息有可能被窃取。
- SRAM单元用来控制传输管的导通或截止,对FPGA内的信号传输路径进行编程,传输管并不是一种理想开关元件 ,对信号传输会带来相当大的阻性和容性负载,降低信号完整性。
3.2 Flash/EEPROM 编程技术
与SRAM相比,Flash结合了非易失性和可重复编程的特点,上电后无须配置。用Flash结构替代FPGA中的5管或6 管SRAM存储单元,可大大减少晶体管数量,降低静态功耗,整个器件的静态电流可低至微安量级;而基于SRAM存储结构的主流商用FPGA产品,静态电流普遍在毫安量级。但是,基于Flash结构的FPGA具也有其自身局限性,表现在:
- Flash存储单元擦写寿命是有限的,如Actel公司的PorASIC3系列产品,只能编程500次左右,这个次数对于大多数FPGA开发应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 Flash结构需要特殊的半导体工艺,无法在第一时间应用最新工艺技术,器件规模和密度也远低于基于SARM可编程技术的FPGA。目前基于Flash结构的最大规模的商用FPGA器件只有约300万系统门容量,而最新基于SRAM存储单元的产品容量可达数千万系统门。
- 同SRAM技术一样,Flash技术也具有传输管带来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3.3 反熔丝编程技术
反熔丝结构在编程之前通常是开路的,通过编程使反熔丝结构局部小区域内具有相当高的电流密度,瞬间产生巨大的热功耗,将薄绝缘层介质熔化形成永久性通路。采用反熔丝结构的FPGA具有非易失性,面积小,信号传输路径具有较小寄生电阻和电容 ,可上电后直接使用 ,信息安全性高 等优点。
但是,反熔丝技术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无法重复编程,不适用新产品开发。
- 一次性编程不利于器件可靠性检测,编程后器件一次成功率低于另外两种技术。
- 在不同工艺下,反熔丝材料的电性能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在最新工艺节点下实现反熔丝结构非常困难。
采用反熔丝结构的FPGA在工艺上往往要落后于最新的工艺节点,规模和密度也低于采用SRAM可编程技术的FPGA。
3.4 编程技术比较
使用反熔丝技术和Flash技术可以获得最佳的面积和速度性能;使用EPROM和E2 PROM技术也可以获得较好的面积,但是性能较差;使用SRAM技术需要占用最大的芯片面积。
图3 5种编程技术比较
参考资料
《Xilinx FPGA高级设计及应用》汤琦、蒋军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