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13-决策树2——决策树生成、剪枝

机器学习13-决策树2------决策树生成、剪枝

数据集划分为子集,构建出一棵树状结构。


文章目录


前言

【机器学习】12-决策树1------概念、特征选择

  • 特征选择:在构建决策树时,首先需要从数据集中选择最具分类能力的特征。这通常通过计算特征的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或基尼指数等指标来完成
  • 决策树的生成:根据选择的特征,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子集,并为每个子集生成相应的子树。这个过程是递归进行的,直到满足某个停止条件。
  • 停止条件
    为了防止决策树过拟合,常用的停止条件包括:
    -- 树的深度达到预设的最大值:限制决策树的深度,避免树过度复杂。
    -- 叶子节点的样本数量小于某个阈值:当某个节点上的样本数量过少时,停止继续分裂。
    -- 信息增益、基尼指数或其他分裂标准的增益小于某个阈值:如果继续划分的收益不足,停止划分。
  • 剪枝技术------由于决策树容易过拟合数据,生成过于复杂的树,因此在树生成之后通常会进行剪枝:
    -- 预剪枝:在构建决策树的过程中,通过设定最大深度、最小样本数量等提前停止树的生长。
    -- 后剪枝:先生成一棵完全树,然后从下往上修剪掉不必要的叶子节点,减少模型的复杂度。

1. 信息增益(ID3算法)(Iterative Dichotomiser 3):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

由Ross Quinlan于1986年提出。它使用 信息增益 作为选择最佳特征的标准

流程

    1. 计算数据集的熵(Entropy) :熵越大表示数据集越不纯。熵的计算公式为:
    1. 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 信息增益公式为:
    1. 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进行划分: 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来作为当前节点的划分标准。
    1. 递归构建子树: 对每个子集递归地重复步骤1到3,直到数据集不可再划分或满足其他停止条件(如所有样本都属于同一类或没有可用的特征)。
    1. 生成叶子节点: 当所有样本都属于同一类别时,生成叶子节点,并将该类别作为分类结果。如果没有可用的特征,使用多数类作为叶子节点的分类结果。

ID3 算法适用于小规模数据集的分类问题,特别是当特征数量较少且数据较为清晰时。

例子和代码

    1. 我们计算是否适合出门的熵:有 5 个样本是"适合出门",5 个样本是"不适合出门"
    1. 为每个特征计算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进行划分。
    • 第一个特征:天气

      四个晴天中,三个否,一个是

      多云

      雨天

      特征的熵

      信息增益
    • 第二个特征:温度



      信息增益0.029
    • 第三个特征:湿度
      同理:

      第四个特征省略
    1. 选择"天气"作为当前节点进行分裂。将数据集根据"天气"特征的不同取值分裂成子集, 对于每个子集,检查以下情况:

完全纯净(Pure) : 如果子集中的所有实例属于同一类(如Overcast子集),则将该节点标记为该类,并停止分裂。
特征用尽 : 如果没有更多的特征可以用来分裂数据集,则将该节点标记为子集中最多的类。
继续分裂: 如果以上条件均不满足,则计算当前子集中的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高的特征进行进一步分裂,重复步骤

构建代码

py 复制代码
import math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 计算熵
def entropy(data):
    label_counts = Counter(data)
    total = len(data)
    return -sum((count/total) * math.log2(count/total) for count in label_counts.values())

# 计算信息增益
def info_gain(data, feature, target):
    total_entropy = entropy(data[target])
    values = data[feature].unique()
    feature_entropy = sum((len(data[data[feature] == value]) / len(data)) * entropy(data[data[feature] == value][target]) for value in values)
    return total_entropy - feature_entropy

# 构建ID3决策树
def id3(data, features, target):
    # 如果所有样本都属于同一类,返回该类
    if len(set(data[target])) == 1:
        return list(data[target])[0]
    
    # 如果没有特征可用,返回多数类
    if len(features) == 0:
        return data[target].mode()[0]
    
    # 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
    best_feature = max(features, key=lambda feature: info_gain(data, feature, target))
    tree = {best_feature: {}}
    
    # 根据最佳特征的每个取值划分子数据集,递归构建子树
    for value in data[best_feature].unique():
        sub_data = data[data[best_feature] == value]
        subtree = id3(sub_data, [f for f in features if f != best_feature], target)
        tree[best_feature][value] = subtree
    
    return tree

# 示例数据集
data = pd.DataFrame({
    '天气': ['晴天', '晴天', '多云', '雨天', '雨天', '雨天', '多云', '晴天', '晴天', '雨天'],
    '温度': ['高温', '高温', '高温', '低温', '低温', '低温', '低温', '高温', '低温', '高温'],
    '湿度': ['高湿', '高湿', '高湿', '高湿', '低湿', '低湿', '低湿', '低湿', '低湿', '高湿'],
    '风力': ['弱', '强', '弱', '弱', '弱', '强', '强', '弱', '强', '弱'],
    '是否适合出门': ['否', '否',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否', '是']
})

# 特征
features = ['天气', '温度', '湿度', '风力']

# 构建决策树
tree = id3(data, features, '是否适合出门')
print(tree)

优缺点

优点:

原理简单,易于理解。

能够处理具有缺失值的数据集。

生成的决策树结构清晰,易于解释。

缺点:

只能处理分类问题,不能处理回归问题。

对噪声和异常值敏感,容易过拟合。

倾向于选择取值较多的特征作为分裂特征(因为信息增益会偏向取值多的特征)。

无法处理连续型特征,需要先进行离散化处理。

2. 信息增益比(C4.5算法):对信息增益进行修正

与 ID3 算法的不同之处

  • 可以处理连续属性
    在 ID3 算法中,只能处理离散属性。而 C4.5 算法能够将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处理,从而可以处理连续属性值的情况。
    对于连续属性,C4.5 算法首先将其值排序,然后逐一尝试在不同取值点将数据集划分为两部分,计算信息增益比,选择信息增益比最大的划分点进行离散化。
  • 使用信息增益比代替信息增益

计算流程一样,只不过根据信息增益比选择特征

代码

py 复制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class C45:
    def __init__(self, min_samples_split=2):
        self.min_samples_split = min_samples_split
        self.tree = None

    def fit(self, X, y):
        self.tree = self._build_tree(X, y)

    def _build_tree(self, X, y):
        num_samples, num_features = X.shape
        unique_classes = np.unique(y)

        # Stop conditions
        if num_samples < self.min_samples_split or len(unique_classes) == 1:
            return self._most_common_class(y)

        # Calculate gain ratio for each feature
        gain_ratios = []
        for feature_index in range(num_features):
            gain_ratio = self._gain_ratio(X, y, feature_index)
            gain_ratios.append(gain_ratio)

        # Select the feature with the highest gain ratio
        best_feature_index = np.argmax(gain_ratios)
        best_feature = X[:, best_feature_index]

        # Create the tree node
        tree = {best_feature_index: {}}
        unique_values = np.unique(best_feature)

        for value in unique_values:
            sub_X = X[best_feature == value]
            sub_y = y[best_feature == value]

            # Recursively build the tree for the subset
            subtree = self._build_tree(sub_X, sub_y)
            tree[best_feature_index][value] = subtree

        return tree

    def _gain_ratio(self, X, y, feature_index):
        feature_values = X[:, feature_index]
        unique_values = np.unique(feature_values)

        # Calculate entropy of the parent
        parent_entropy = self._entropy(y)

        # Calculate weighted average entropy of the children
        weighted_entropy = 0
        split_info = 0

        for value in unique_values:
            sub_y = y[feature_values == value]
            prob = len(sub_y) / len(y)
            weighted_entropy += prob * self._entropy(sub_y)
            split_info -= prob * np.log2(prob)

        # Information gain
        gain = parent_entropy - weighted_entropy

        # Gain ratio
        if split_info == 0:
            return 0
        else:
            return gain / split_info

    def _entropy(self, y):
        unique_classes, counts = np.unique(y, return_counts=True)
        probs = counts / len(y)
        return -np.sum(probs * np.log2(probs + 1e-10))  # Adding a small constant to avoid log(0)

    def _most_common_class(self, y):
        return np.bincount(y).argmax()

    def predict(self, X):
        return np.array([self._predict(sample, self.tree) for sample in X])

    def _predict(self, sample, tree):
        if not isinstance(tree, dict):
            return tree

        feature_index = next(iter(tree))
        feature_value = sample[feature_index]

        if feature_value in tree[feature_index]:
            subtree = tree[feature_index][feature_value]
            return self._predict(sample, subtree)
        else:
            return None  # Unknown value

# 示例使用
if __name__ == "__main__":
    # 示例数据集
    data = {
        'Outlook': ['Sunny', 'Sunny', 'Overcast', 'Rainy', 'Rainy', 'Rainy', 'Overcast', 'Sunny', 'Sunny', 'Rainy', 'Sunny', 'Overcast', 'Overcast'],
        'Temperature': ['Hot', 'Hot', 'Hot', 'Mild', 'Cool', 'Cool', 'Mild', 'Mild', 'Hot', 'Mild', 'Mild', 'Hot', 'Cool'],
        'Humidity': ['High', 'High', 'High', 'High', 'Normal', 'Normal', 'Normal', 'High', 'Normal', 'Normal', 'High', 'Normal', 'Normal'],
        'Windy': [Fals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True, False],
        'Play': [False, False, True, Tru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True, False, True, True]
    }

    # 将数据转换为DataFrame并编码
    df = pd.DataFrame(data)
    X = df.drop('Play', axis=1).apply(lambda col: pd.factorize(col)[0]).values
    y = df['Play'].values

    # 训练C4.5决策树
    c45 = C45(min_samples_split=2)
    c45.fit(X, y)

    # 进行预测
    predictions = c45.predict(X)

    print("预测结果:", predictions)

3. 基尼指数(CART算法)(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选择基尼指数最小的特征。

既可以用于分类任务,也可以用于回归任务

生成二叉树结构。

  • 在分类任务中,选基尼指数小的特征作为划分数据集的特征

  • 在回归任务中,用均方误差作为准则

  • 对每个特征,遍历所有可能的切分点。对于每个切分点,将数据集分为两个子集:

    L左子集:特征值小于或等于切分点的样本。

    R右子集:特征值大于切分点的样本。

    计算每个切分点的均方误差,选择使得均方误差最小化的特征和切分点。 (特征,特征取值)

例子

从"面积"特征开始,尝试不同的切分点。假设我们选择一个切分点,比如2000平方英尺。

左子集(面积 ≤ 2000)

右子集(面积 > 2000)
这个2000是要通过计算求的,最小化均方误差得到的值这里只是举例计算argmin MSE,得到2000这个结果,这是一个特征的,对不同特征,用相同思想计算切分点(这里的2000)的值

这屋里总的误差可以加权,也可以左右子集的结果直接相加

找到MSE最小的切分点。(特征,特征取值)对每个子集进行相同的切分过程

剪枝

预剪枝(Pre-Pruning)

在构建决策树的过程中,提前停止树的生长。在创建每

个节点时,会根据某些准则决定是否继续分裂。

假设我们有一个决策树节点,包含10个样本,如果设置的最小样本数为5,则不再对该节点进行分裂,而是将其标记为叶节点。

  • 优点:降低过拟合风险,减少训练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 缺点:可能会因过早停止划分而欠拟合,错过一些有价值的划分。

后剪枝(Post-Pruning)

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分支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 从下到上,逐步检查每个非叶节点的子树。如果该子树的替代叶节点(即将该节点变为叶节点)在验证集上的性能更好,则进行剪枝。
  • 如果替代叶节点的误差率低于子树的误差率,则将该子树替换为该叶节点。


假设有一个用于分类的决策树,有以下几个节点:

节点 A:特征为"是否有工作",分为有工作和无工作两个分支。

  • 有工作分支节点 B:特征为"是否有房产",分为有房产和无房产两个分支。
    • 有房产分支节点 C:类别为"批准贷款"。
    • 无房产分支节点 D:类别为"不批准贷款"。
  • 无工作分支节点 E:特征为"收入水平",分为高收入和低收入两个分支。
    • 高收入分支节点 F:类别为"批准贷款"。
    • 低收入分支节点 G:类别为"不批准贷款"。
  1. 错误率降低剪枝示例:

    • 假设在验证集上,节点 B 及其子树的错误率为 30%,将节点 B 替换为叶节点,类别标记为该节点子树中样本数量最多的类别(假设为"批准贷款"),此时错误率为 25%。由于错误率降低了,所以进行剪枝,将节点 B 标记为叶节点,类别为"批准贷款"。
  2. 悲观错误剪枝示例:

    • 假设节点 B 在训练集上的错误率为 20%,样本数量为 100。根据悲观错误率计算公式, p = e + k 2 m = 0.2 + 0.5 2 × 100 = 0.2025 p = e+\frac{k}{2m}=0.2+\frac{0.5}{2\times100}=0.2025 p=e+2mk=0.2+2×1000.5=0.2025。将节点 B 替换为叶节点后,假设错误率为 18%。比较替换前后的悲观错误率,发现降低了,所以进行剪枝。
  3. 代价复杂度剪枝示例:

    • 假设决策树在训练集上的错误率为 15%,叶节点数量为 7。对于节点 B,计算其子树的代价复杂度指标。假设参数 α \alpha α为 0.1。根据代价复杂度指标计算公式, R α ( T ) = R ( T ) + α ∣ T l e a f ∣ = 0.15 + 0.1 × 7 = 0.85 R_{\alpha}(T)=R(T)+\alpha|T_{leaf}|=0.15+0.1\times7=0.85 Rα(T)=R(T)+α∣Tleaf∣=0.15+0.1×7=0.85。依次计算其他节点的代价复杂度指标,选择代价复杂度最小的子树进行剪枝。
相关推荐
罗小罗同学1 小时前
医工交叉入门书籍分享:Transformer模型在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个人观点·24-11-22
深度学习·机器学习·transformer
孤独且没人爱的纸鹤1 小时前
【深度学习】:从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原理到循环神经网络的先进技术,跨越智能算法的关键发展阶段及其未来趋势,探索技术进步与应用挑战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ai
羊小猪~~1 小时前
tensorflow案例7--数据增强与测试集, 训练集, 验证集的构建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cnn·tensorflow·neo4j
不去幼儿园3 小时前
【MARL】深入理解多智能体近端策略优化(MAPPO)算法与调参
人工智能·python·算法·机器学习·强化学习
无脑敲代码,bug漫天飞4 小时前
COR 损失函数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HPC_fac130520678165 小时前
以科学计算为切入点:剖析英伟达服务器过热难题
服务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gpu算力
老艾的AI世界13 小时前
AI翻唱神器,一键用你喜欢的歌手翻唱他人的曲目(附下载链接)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ai·ai翻唱·ai唱歌·ai歌曲
DK2215113 小时前
机器学习系列----关联分析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FreedomLeo114 小时前
Python数据分析NumPy和pandas(四十、Python 中的建模库statsmodels 和 scikit-learn)
python·机器学习·数据分析·scikit-learn·statsmodels·numpy和pandas
风间琉璃""14 小时前
二进制与网络安全的关系
安全·机器学习·网络安全·逆向·二进制